《广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已于2023年4月12日发布。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决策背景和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到2023年基本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做到哪里有预算,哪里就有绩效,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二、制定依据和总体考虑
党的十九大作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2018年9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提出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总目标,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全面实施预算缋效管理的总方向。2019年3月份,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皖发〔2019〕11号),我市于2021年11月2日印发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广发〔2021〕14号),对预算绩效的管理范围、管理链条、管理手段及激励约束等作出制度性安排,进一步明确了改革重点和推进措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通过建机制、扩范围、抓重点、补短板,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形成以绩效为核心的财政政策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大幅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立足解决当前预算绩效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为广德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随着我市城市规模发展越来越大,城市管理项目繁杂多样,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经费绩效管理和使用效果不够突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绩效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花钱问效的意识还未深入人心。特别是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面临疫情和自然灾害的考验,如何进一步管好、用好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经费,以最小的投入发挥出资金最大的效益,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此,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关键点和突破口,探索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努力解决好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城管执法局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基础上,起草了我局预算绩效工作方案,通过以下过程正式印发实施。
一是形成初稿。根据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相关文件内容,并利用网络渠道收集学习了全国部分先进地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的制定情况,根据掌握到的情况草拟了《广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草拟稿)》。
二是征求意见。3月2日就草拟稿发文征求各相关科室、部门意见。根据各单位意见反馈情况,经修订形成《广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于3月10日-3月24日在局内部科室流转公开征求各科室、各部门意见。
三是合法性审查。3月27日提交局法制科进行了合法性审查,根据各渠道收集的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广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送审稿)》。
四是集体研究。向分管负责同志汇报同意后,提交局党组班子成员研究审阅通过,修改完善后印发。
四、工作目标及要求
《工作方案》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为“通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规范预算资金使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通过评价结果的运用,来促进评价对象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及时总结预算管理经验,完善预算资金管理办法。”为实现这一目标,市城管执法局提出明确工作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二是落实责任,协调配合;三是严格自律,公正严谨;四是评价结果作为对所属单位(科室)的年度考核依据,建立绩效问责机制。在全局形成了上下联动、合理推进的管理格局。
五、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包括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应用五个环节内容。有针对性地明确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等环节的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对构建我局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作了具体安排落实。通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规范预算资金使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通过评价结果的运用,来促进评价对象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及时总结预算管理经验,完善预算资金管理办法。
六、《工作方案》主要创新举措
《工作方案》在贯彻落实上级文件基础上,明确职责分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服务意识,立足我局实际,进一步落实落细具体措施,着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高质量落实。
将年度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以后年度编制预算、编报绩效目标、实施绩效评价的重要参考,促进“立项科学、管理规范、注重绩效”的项目管理机制的形成。具体做法为:办公室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至业务处室(单位),各业务处室(单位)应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意见的要求,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在规定时间内将反馈意见和整改结果书面报送局办公室。建立绩效奖惩问责机制。各业务处室(单位)负责人为预算绩效工作第一责任人,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对各业务处室(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绩效评价结果与个人绩效考评挂钩。
七、保障措施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全市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为确保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完善绩效管理相关制度,以制度推动绩效工作全面开展。依据省、市各级文件精神,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初步形成我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涵盖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应用各环节的绩效管理全链条,以制度协调各方面关系,使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进有章可循,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健全预算绩效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要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标准等衔接匹配,突出结果导向,重点考核实绩。
三是引入第三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引导和规范第三方参与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评价等,同时加强对第三方的考核和监管,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整改、报告、公开进行规范,实现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预决算信息公开的“三结合”。改变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现状,对评价结果为一般和差的项目,扣减下年度部门项目预算控制数,形成预算绩效管理的刚性约束。全面提高部门绩效水平,真正体现绩效评价的使用价值。
解读机关:广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解 读 人:广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扶元金
咨询电话:0563-602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