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长辈版 智能问答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公报 > 信息浏览
  • 索引号:113417230032537673 /202301-00006
  • 主题导航:
  • 发布机构: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组配分类:市政府办文件
  • 发布文号:
  • 生成日期:2023-01-09 14:54
  • 内容概述:
  • 关键词:
  • 信息来源:广德市政府(办公室)
  • 浏览次数:1700

关于印发广德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文件下载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广德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方案(2022-2025年)》业经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21031

 

 

 

 

 

 

 

 

 

 

 

广德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工作方案(2022-2025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论述,认真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和《安徽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工作部署,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面向城市、县域、园区开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国知办函运字〔20211197号)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和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的通知》(国知发运函字〔202213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广德市将知识产权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皖发〔202133号),打通创造、管理、运用、保护和服务全链条,积极引导企业运用专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法规制度健全、保护严格公正、运行顺畅高效、服务规范便捷、文化自觉自信、开放合作共赢的创新型知识产权城市,为推动广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大力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鼓励更多政策、资源向高价值知识产权倾斜,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推动质量变革,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

  坚持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信用监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加强部门联动执法运行机制,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和手段,强化知识产权风险意识,构建相应的预警机制,提高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持要素市场化配置。坚持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搭建知产桥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国内外交流合作,促进市场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坚持改革创新。树立新发展理念,立足广德市创新优势,积极推动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推进知识产权与产业、科技、金融、贸易等政策的衔接。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三、工作目标

  力争用三年时间,我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拥有一批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对产业升值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效提升。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产权管理效能稳步提升

  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建立,与市科技人才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相融合,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产业知识产权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二)知识产权创造产出量质提升

  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导向不断强化,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商标申请和注册量稳步提升。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稳步增长,知名品牌、版权精品、优良植物新品种、优质地理标志等高价值知识产权不断涌现。到2025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00件,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6000件。知识产权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量迈上新台阶。知识产权资助奖励政策逐步合理化。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或专利预警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重点产业领域专利布局,形成、集聚一批高价值专利技术。

  (三)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

  行政执法更加便捷,执法水平有效提升,与司法保护衔接更加顺畅,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使维权渠道更加顺畅。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增强。积极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果,促进民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知识产权运用效果显著提升

  初步建立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和管理模式,引导、推动、扶持一批依靠专利技术产业化实现发展的企业。20222025年新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笔,新增融资金额1.3亿元;力争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家,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3家,助力我市知识产权事业高效发展。

  (五)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实现服务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加强平台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整合政府科技服务资源以及社会专业化服务资源深入对接服务企业。出台服务机构扶持政策和工作规范,集聚各类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2家以上。知识产权人才供给迈上新台阶,专利代理师数量不断增加。

  四、重点任务

  (一)增强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1.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深入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科学划分知识产权部门政策引导、公共服务、市场监管职责。强化工作联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一地一策发展模式。强化广德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知识产权考核体系与广德市发展考核指标相结合,健全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沟通、重大情况通报和重大事项会商的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联络员机制,协调解决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责任单位:各乡镇、各街道、广德经开区管委会、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完善知识产权激励政策,优化知识产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激励导向。现有专利授权资助对象所获得的各级各类资助总额不得高于其获得专利权所缴纳的官方规定费用的50%,即当年国内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每件奖励0.15万元,在2025年以前逐步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各类财政资助。利用企业调研、高企培育、四送一服等工作契机,广泛普及知识产权常识,编印知识产权服务手册,在各产业园更新知识产权政策展架,提高知识产权政策知晓率。(责任单位:各乡镇、各街道、广德经开区管委会、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1.加大高价值专利培育和产出。实施高价值专利创造提升行动,完善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海外专利权同族发明专利申请,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创新难度高、保护范围合理稳定、市场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积极推荐高价值专利或核心技术专利参评中国专利奖和省级专利奖。到2025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00件。(责任单位:广德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各街道、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高知名度商标培育。实施知名商标品牌培育计划,重点促进电子电路产业以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国内商标注册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建设,发挥商标品牌指导站作用,大力发展区域品牌经济。推进商标富农战略,引导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村经济合作社申请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围绕地理标志产业推广公司+商标+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地理标志产业产值。到2025年,全市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6000件。(责任单位:各乡镇、各街道、广德经开区管委会、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探索实施版权创新发展工程。加强版权登记保护,鼓励推行完善作品著作权登记制度,引导企业努力打造精品版权。大力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建立软件正版化长效管理机制。加强部门沟通,打击利用版权诉讼进行投机性牟利等行为。(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广德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各街道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1.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机制。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信用监管等协同衔接,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完善我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改革。充分发挥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每年开展知识产权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区域行政执法专项行动2次以上。(责任单位: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探索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调解、仲裁、公证、第三方存证等环节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和体系建设。健全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受理处理、诉讼调解对接、调解仲裁对接、行政执法与调解仲裁对接等机制。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发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劣质商品工作机制作用,抓好部门间重大案件联合查办和移交工作。(责任单位: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健全高质量创造支持政策,加强电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优化专利资助奖励等激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形成激励与监管相协调的管理机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水平

  1.建立专利导航决策工作机制。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建立健全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围绕电子电路产业开展1项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积极申报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深化专利导航成果应用,完善专利导航决策机制。鼓励支持重点企业自主备案实施专利导航项目,助力破解一批卡脖子、进口替代、首台套等关键核心技术。(责任单位:广德经开区管委会、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充分发挥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及评估机构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质押风险补偿机制,推进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工作。培育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加快拓展专利保险市场。试点建设期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累计达1.3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10笔。(责任单位:各乡镇、各街道、广德经开区管委会、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知识产权贯标行动。积极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推动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试点建设期间,全市新增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每年不少于1家,累计达4家。(责任单位:各乡镇、各街道、广德经开区管委会、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促进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创建。推动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体系,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建设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商标品牌示范企业。到2025年,全市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家,安徽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商标品牌示范企业2家。(责任单位:各乡镇、各街道、广德经开区管委会、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1.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持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运营服务向专业化、高水平发展,拓展知识产权服务范围。积极培育引进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鼓励支持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依规在广德注册或设立分支机构。到2025年,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累计达4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探索制定广德市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互联网+监管,切实提升监管效能。持续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代理行为,严厉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严厉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和代理行为,规范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鼓励开展社会信用承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构建共治格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负责)

  3.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人才培养。围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主题,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积极参与各类知识产权学术交流会议、世界制造业大会知识产权论坛。实施知识产权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健全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责任单位:各乡镇、各街道、广德经开区管委会、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市长为副组长的广德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场监管局,并将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题。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知识产权工作每年1-2次。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组织推进和督促落实工作。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事业单位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各街道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资金保障。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和知识产权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工作机制,增强知识产权工作经费保障力度,知识产权工作经费投入逐年增长。拓宽知识产权投入的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全社会大力增加知识产权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专项经费,形成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投融资格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监督考核。建立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较为完备的考核评估体系。强化工作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严格目标绩效考核。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推进方案和措施,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对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各类计划项目立项、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及优势企业认定等推荐的重要指标。(责任单位:市委督查室、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各街道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广泛宣传引导。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普法教育,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使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理念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夯实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坚实基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融媒体中心、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各街道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广德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广德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工作领导小组

 

为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工作开展,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决定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钱  会(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张勇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蒯浩宁(副市长) 

  成  员:徐海强(市政府办公室)

      姚大军(市委宣传部)

      王  军(市法院)

      郎大江(市检察院)

      余  维(市发改委)

      戴启发(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邱秀敏(市教体局)

      张志坤(市科技局)

      陈安幸(市经信局)

      胡贤仕(市公安局)

      卢贤德(市司法局)

      王青松(市财政局)

      郑  重(市人社局)

      张绍玉(市农业农村局)

      张  斌(市商务局)

      余  娟(市文旅局)

      窦永高(市统计局)

      阮永海(市数据资源局)

      汤  敏(市金融服务中心)

      陈永网(市林业发展中心)

      周  炜(市经开区管委会)

      李传强(桃州镇)

      刘德怀(新杭镇)

      刘绍珣(邱村镇)

      梅德朝(誓节镇)

      易  露(柏垫镇)

      郭  洁(杨滩镇)

      周  锋(四合乡)

      段梦云(东亭乡)

      刘社林(卢村乡)

      石家敏(桐汭街道)

      慎先培(祠山街道)

      毛  欣(升平街道)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戴启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李勇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设联络员,由各成员单位相关科室负责同志担任。因人事变动或分工调整需要调整人员时,由成员单位相应职务人员自行递补,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闭窗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