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桃州镇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桃州镇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003254647/201612-00040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桃州镇 主题分类:
名称: 桃州镇“十二五”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工作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16-07-22 发布日期: 2016-07-22
索引号: 003254647/201612-00040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桃州镇
主题分类:
名称: 桃州镇“十二五”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工作规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16-07-22
发布日期: 2016-07-22
桃州镇“十二五”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2016-07-22 00:00 来源:桃州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桃州镇“十二五”工作总结和“十三五”

工作规划

 

过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桃州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创先争优,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指标,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一、“十二五”工作总结

 

一、始终围绕保增长调结构,经济保持稳健发展

2015年实现可用财力超过5000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54万元,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0.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17亿元。工业发展进程加快。贯彻落实“工业强镇”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五年共引进内资14.8亿元,有广德恒辉、明捷机械2家投资上亿企业;引进外资5000万美元。现代农业效益提升。“平安农机”活动有效开展,小麦、水稻基本实现机收。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76家和104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发放工作基本完成。佛堂草莓产业、苏觉千亩现代农业产业园经济效益明显

二、始终围绕服务城市发展,城乡面貌整体优化

五年累计拆迁99.4万平方米,征地满足各类项目建设需要,为促进全县重大项目落地、工业化、城镇化、四区同城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认真执行巡查发现机制,查违拆违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共查违1472处,拆违17.5万平方米有力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

在城区,文明创建成效显著。以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累计投入约1500万元,完成49条城区背街后巷的硬化和1000余盏路灯的安装和日常维护,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2015成功创成省级文明村镇并被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景贤、天寿、升平三社区被评为省第四届文明社区。开展“最美桃州人”评选表彰活动,累计评选出“最美桃州人”40人,其中28人当选“广德好人”,4人当选“宣城好人”,1人当选“安徽好人”,1人当选“中国好人”,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得到弘扬。社会治理创新力度加大。网格化管理、居家养老、开放式小区改造等改革创新项目稳步推进,成效明显。网格化管理全面实施,全镇划分管理网格145个,为民服务更加快捷方便花园新村、田园小区等开放式老旧小区重新规划改造完成,居民满意度高分别在景贤、天寿、大木桥、万桂山社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打造活动平台,惠及辖区老人8000余人。

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扎实开展“三线四边”综合整治,对广宁、广溧、新老318国省道、村村通道路沿线的环境卫生、经营秩序进行集中整治,累计清理垃圾18万吨,沿线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出城道路的绿化提升成效明显。完成森林长廊建设任务,秸秆禁烧逐渐为群众接受。创成美丽乡村8个,创星提升6个,省级示范点1个,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三、始终围绕民生民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工程高效实施。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累计发放各类救灾救济款1.04亿元。完成祠山岗、团山、钱村等20个社区(村)3.5万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投入4868万元,建成“康达”工程167.4公里。投入1880万元,完成南山冲、汤村、包家厂等13处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及260余处塘坝的清淤加固工程。为1123名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通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帮助42位贫困患者重见光明。新建敬老院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入住老人达110人;探索试行社会化养老,入住老人14人。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220户。组织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人员3000余人。顺利完成5个“老字号”群体、老民师、老村干部身份工龄认定和补助发放。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续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费等工作有序推进。

社会局面安定有序。综治维稳网络更加健全,依法治镇氛围不断浓厚,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开门接访和机关干部周一下访,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及时化解县交办信访积案。“六五”普法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社区矫正进行有序。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对全镇150余家小服装加工场所进行专项整治,排查隐患85项,关闭、整治砖瓦窑厂、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工等企业30余家,五年来,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全镇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始终稳定在97%以上。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一等奖、二等奖各2次。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招聘计生专干50余人,基层计生队伍进一步优化。

 

二、“十三五”工作规划

 

今后五年,桃州镇正处于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处于深入推进“四区同城”建设、努力建成皖江城市带重要节点城市、实现撤县设市的重要时期。今后五年我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以全县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为契机,深入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战略,扭住“提速扩总量、转型增质效”不放松,在加快经济建设、服务城市发展、促进城乡统筹、改善民生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全面开启“十三五”、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主要奋斗目标是:

——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努力把握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全县“1485”行动方案为总则,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工业主导地位,调整经济结构布局2016年实现财政收入1.78亿元,到2020年力争达2.28亿元;规模工业产值21.36亿元,到2020年力争达25.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24.79亿元,到2020年力争达32.49亿元,镇域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

——推进城乡格局集聚优化。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形象。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深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创建美丽乡村2个,力争2020年,全镇建成美丽乡村达到16个,创成省级美丽乡村达3个。

——推进社会民生均衡提高。深入推进“平安广德”建设。切实关注民生,加大民生投入,认真组织实施扶贫工程,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覆盖面,不折不扣落实省定各项民生工程,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在全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6年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城乡养老保险续保率达9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67万元,到2020年力争突破2.37万元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增加可用财力,保持镇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抓紧抓实项目建设。围绕国家倡导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项目、引进项目。明确招商重点,创新招商方法,提高招商“成功率”。积极拓宽收入渠道。积极向上争取税源调整划分,改变税收短板,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确保可用财力持续增加。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

(二)以和谐稳定为目标,着力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依法阳光推进征地拆迁查违拆违。征地拆迁要更加阳光透明,要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依法有序推进,全力做好S215S230道路、北外环、商合杭高铁、开发区、新老城区等征地拆迁工作。查违拆违要继续履行巡查发现职责,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密集巡查时间,创新巡查方式,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制止、报告,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秩序。

文明创建巩固提升。要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标准,扎实推进“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城区环境秩序综合整治,突出抓好背街后巷综合治理。以提升市民素质为核心,深化开展文明创建,创新活动载体。继续开展“最美桃州人”推选活动,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

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高效推进、全面铺开。网格化管理要充分运用全县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违建巡查、计生服务、民生保障、综治维稳等各项工作要以网格化为基础,发挥网格长作用,严格工作考核,确保稳步提升。居家养老要深入研究探索,进一步总结试点成功经验,规范管理模式。结合社区实际,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在全镇范围逐步推开。开放式小区改造要在巩固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进。同时,镇相关部门、各社区(村)要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中来,组织发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巩固提升老点、强力推进新点、探索创新机制”思路,统筹做好中心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线四边治理等工作。突出农民主体,严格落实卫生保洁经费分担等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环境卫生市场化运营全覆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做好2016年团山村、白洋村美丽乡村创建规划和重点自然村整治规划编制,精心施工,由点到面、整体推进,提高建管水平。

(三)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认真落实省定33项民生工程,完善社会养老、医疗保障等制度,抓实抓好低保、五保、医保、新农保等工作。周密安排实施2016年度“一事一议”、农村道路畅通、“八小水利”等项目工程,严格按照程序公开招投标,加强施工监管。加强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强化危旧房改造“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按照“三个精准”要求,在全镇范围开展调查,摸清贫困人员基本情况,建立扶贫台账,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深入推进依法治镇。认真做好“七五”普法规划,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扎实开展“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着力提高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推动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环境。围绕打造法治政府目标,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支持镇人大、政协工委依法履行职责。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明确责任,健全信访维稳网络体系,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扎实做好群众来信办理、来访接待。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要求。严厉打击非法开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机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液化气、小服装加工等行业的监管。提高政策知晓率、群众满意度,全面落实二孩及各项计生优惠政策。扎实做好双拥、统战、民族宗教、人民武装等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商会、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