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桃州镇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桃州镇 > 生态环境 > 改水改厕
索引号: 003254647/201904-00123 组配分类: 改水改厕
发布机构: 桃州镇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桃州镇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04-17 发布日期: 2019-04-17
索引号: 003254647/201904-00123
组配分类: 改水改厕
发布机构: 桃州镇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桃州镇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04-17
发布日期: 2019-04-17
桃州镇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9-04-17 00:00 来源:广德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桃州镇2018年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形成良好卫生习惯,根据省住建厅《关于下达2018年度自然村农户改厕任务的通知》(建村函〔2018〕508号)文件及县住建委《关于做好2018年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工作的通知》(建设〔2018〕84号)文件,今年我镇需完成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任务500户。现将工作开展方案制定如下:

一、深入核查,选定改厕对象

各社区(村)根据2018年改厕任务数(见附件1),进一步做好摸底排查,筛好改厕对象。改厕对象为不能纳入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的自然村常住农户及零散农户非卫生厕所(旱厕)。由农户提出申请,社区(村)初审,乡镇复核,通过翻建、改造、拆除等方式优先对厕屋具备改造条件、农户配合度高、危房改造新建户、道路两边、水域周边、风景名胜区等非卫生厕所(旱厕)实施改造。

二、严格标准,确保改厕质量

我镇将严格按照《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修订版)》(见附件2)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全力确保改厕施工质量。

1、改厕以省住建厅提出的“进院入户”为主导,以拆除非卫生厕所(旱厕)、严禁新建厕屋为原则,引导农户在原有卫生间基础上进行改造。

2、厕屋改造所用建筑材料应符合相关防火和结构安全耐用的基本规范规定,厕具应满足国家相关节水型质量标准,产品必须自带存水弯具备隔臭功能。

3、三格式化粪池池顶覆土深度应不小于200MM,进粪管在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短而直。

4、考虑农户清掏粪皮、粪渣时的安全和防止雨水倒灌等功能性要求,应在化粪池池顶增加砖砌检查井,井盖采用强度较好的塑料或水泥预制井盖,严禁在检查井上方直接覆土。

5、化粪池污水出口应建设滤井(沉淀池),污水不得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河道或沟塘内。

三、加强监管,强化改厕成效

1、各社区(村)要做好改厕工作的监管,成立改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社区(村)改厕工作的主要经办人和分管负责人,进一步落实包保责任,确保工作职责层层落实和改厕工作有力推进,取得实效。

2、各社区(村)应全面加强改厕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巡查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督促整改,做到立行立改,我镇将对各社区(村)改厕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并适时进行通报。

3、化粪池由县级统一采购,改厕施工及其他厕具由我镇统一招标,并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协议,由施工队进行验收工作。

四、 多方筹措,加强资金保障

为保证和提高改厕质量和标准,在县、镇级补助标准基础上(含省、市补助资金),各社区(村)可结合本地情况酌情配套改厕资金,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自筹资金参与改厕。

五、其他要求

1、合理安排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改厕任务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

2、健全非卫生厕所改造“一户一档”资料,做到改造一户、建档一户,要将农户非卫生厕所改造的相关信息及时整理归档,并依据省、市、县节点要求,准确及时将农户改厕信息录入信息系统,注意施工前、施工中、施工验收后的照片收集。

3、各社区(村)要充分利用召开专题会议、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单、电子显示屏播放和悬挂宣传挂图、横幅、标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深入宣传改厕工作的内容、要求、目标等。

                                  

 

 

 

 

 

附件1:

2018年桃州镇非卫生厕所改造计划表

序号

社区(村)

户数

1

白洋村

60

2

白桥村

60

3

佛堂村

40

4

和平村

40

5

塘口村

15

6

高湖社区

40

7

荷花社区

15

8

凤井社区

15

9

钱村村

40

10

团山村

40

11

山关村

40

12

富家村社区

40

13

苏觉社区

20

14

祠山岗社区

15

15

南塘社区

20

合计

 

500

 

附件2:

 

 

 

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试行)

 

(2018年修订版)

 

 

 

 

 

 

 

 

 

 

 

前   言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由: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与建造、验收要求、运行与维护、安全警示等部分组成。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目     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4 设计与建造.................................... 4

4.1厕屋、厕具要求............................... 4

4.2 池坑开挖与回填.............................. 5

4.3 化粪池选型与要求............................ 5

4.4 化粪池技术要点.............................. 6

4.4.1 一体化三格化粪池技术要点.................. 6

4.4.2 装配式三瓮(双瓮)化粪池技术要点.......... 7

4.4.3 砖砌式三格化粪池技术要点.................. 8

4.4.4 钢筋混凝土三格化粪池技术要点............. 10

5 验收要求..................................... 10

5.1 材料验收................................... 10

5.2 安装及竣工验收............................. 11

6 运行与维护................................... 12

7 安全警示..................................... 12

 

1 总则

1.0.1为规范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过程中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工作,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安徽省内不能纳入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的自然村常住农户以及零散农户的非卫生厕所改造工作。

1.0.3施工前应做好粪便污水与其他生活污水的分流工作。

1.0.4农村改厕后的户厕由厕屋、厕具(便器、冲厕器具)、化粪池等组成。

1.0.5农村改厕建设工作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农村改厕rural latrine reform

对不能纳入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的自然村常住农户以及零散农户的非卫生厕所进行改造,使之具有方便、卫生和舒适的使用环境,且具有一定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功能的一个过程。

2.0.2户厕household latrine

供农村家庭成员便溺用的场所,标准户厕由厕屋、厕具(便器、冲厕器具)、化粪池等组成。

2.0.3装配式化粪池assembled three-septic tank

装配式化粪池分为一体化三格化粪池、装配式三瓮化粪池、装配式双瓮化粪池。

一体化三格化粪池是由三个相互连通的密封粪池组成,粪便由进粪管进入第一池依次顺流到第三池,内部空间分为初级腐化、深度腐化、澄清无害化的功能;材料多为聚乙烯、玻璃钢等,由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

装配式三瓮化粪池,在双瓮式化粪池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瓮体,由过粪管联通前、中、后三个瓮体,三个瓮的功能与装配式三格化粪池相同;材料多为聚乙烯,由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

装配式双瓮化粪池,由过粪管联通的前、后两个瓮体组成,瓮体由上罩与下缸两部分构成,进粪管与前瓮联通;材料多为聚乙烯,由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

2.0.4砖砌式三格化粪池 brick three-septic tank

由砖砌的三个相互连通的密封粪池组成,池壁需做抹灰和防水处理,确保池壁无渗漏且三格之间无相互渗漏;砖砌式三格化粪池是在现场砌筑而成,在进行试水试验确保无渗漏后,方可投入使用。

2.0.5钢筋混凝土三格化粪池Reinforced concrete three-septic tank

由钢筋混凝土的三个相互连通的密封粪池组成,池壁需做抹面和防水处理,确保池壁无渗漏且三格之间无相互渗漏;钢筋混凝土三格化粪池是在现场砌筑或预制而成,在进行试水试验确保无渗漏后,方可投入使用。

2.0.6资源化利用resource utilization

指粪渣、粪皮、粪液等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于农业、林业等。

3 基本规定

3.1农村改厕应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粪池出口粪液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7579的要求。

3.2本导则按照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改厕入户提出单户分散+不直排+资源利用的模式。改厕后,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无害化处理后宜作为肥料进行资源化利用。

3.3化粪池粪渣及粪便污水严禁直接进入雨水管道、河道或沟塘内。

3.4 洗衣、做饭、洗澡等生活污水严禁进入化粪池中。

3.5 农村改厕鼓励“进院入户”。

3.6改厕工程的施工单位应通过招投标确定,并与相关部门签订《工程施工协议(合同)书》。

3.7改厕施工人员须经过农村改厕技术培训。

4 设计与建造

4.1厕屋、厕具要求

4.1.1厕屋净面积不应小于1.2m2

4.1.2厕屋内地坪的高度应至少高于室外地坪100mm,防止雨水倒灌至户厕内。

4.1.3厕屋应通风良好,由农户自配照明设施。

4.1.4便器应选择陶瓷、金属或表面光洁的合成材料制造的节水型便器。

4.1.5便器排污孔直径不小于100mm,以按便器下口中心为基础,距后墙的距离不小于300mm,距边墙不小于400mm。

4.2 池坑开挖与回填

4.2.1池坑的开挖应充分考虑土质、地下水等情况,确保周围建筑及施工安全。

4.2.2化粪池基础应先夯实素土,再铺100mm碎石夯实,最后用素混凝土浇筑厚80mm垫层。

4.2.3化粪池池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200mm,并应避开道路。

4.3化粪池选型与要求

4.3.1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用适当形式的化粪池,确保达到安全卫生、方便使用、便于管理的目的。

4.3.2化粪池应选用无害化、防腐性能好且具有防渗漏功能的材料,推荐使用装配式化粪池(一体化三格化粪池、装配式三瓮化粪池、装配式双瓮化粪池)、砖砌式三格化粪池和钢筋混凝土三格化粪池;装配式化粪池中一体化三格化粪池有聚乙烯和玻璃钢等材质,装配式三瓮(双瓮)化粪池有聚乙烯等材质。

4.3.3化粪池距建筑物距离以不影响已建房屋基础和保证周围建筑安全为前提。

4.3.4化粪池距离地下取水构筑物直线距离不得小于30m。

4.3.6改厕中化粪池容积选择可参考下表中的数值。

4-1 三格化粪池容积参考取值

设计农户人数

1~5人

6人以上

有效容积(m3

1.5

2

4.3.7地下水位较高时,化粪池应采取相应的防浮措施。

4.3.8化粪池井盖应坚固且有固定设施,宜采用铸铁或者混凝土材质的盖板。

4.3.9化粪池应做防渗实验,确定不渗漏后方可投入使用。

4.3.10装配式化粪池应满足《塑料化粪池》(CJ/T 489—2016)、《玻璃钢化粪池技术要求》(CJ/T 409—2012)与《玻璃钢化粪池选用与埋设》(14SS706)中相关规定。

4.3.11砖砌式三格化粪池应满足《砖砌化粪池》(02S70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中相关规定。

4..3.12钢筋混凝土三格化粪池应满足《钢筋混凝土化粪池》(03S70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中相关规定。

4.4 化粪池技术要点

4.4.1一体化三格化粪池技术要点

4.4.1.1一体化三格化粪池上下半体安装时应加装密封垫条,确保其整体不渗漏。

4.4.1.2一体化三格化粪池内挡板应与池体牢固、密封连接,确保化粪池内部各池之间无渗漏。

4.4.1.3在便器与三格化粪池之间安装进粪管,其管径不小于110mm,进粪管应短而直,与水平面的角度不小于20°,确保粪便污水在管道中流动通畅。

4.4.1.4进粪管下端出口超出三格化粪池第一池池壁50mm。

4.4.1.5进粪管与化粪池之间承插连接,并用胶圈等柔性材料密封。

4.4.1.6过粪管可选用PVC或PE等内壁光滑材料,内径不小于110mm,设置成倒“L”型;连接一池至二池的过粪管入口应在第一池池壁的下1/3处,溢出口应在第二池上沿至少保留100mm;二池至三池的过粪管入口可在第二池池壁的下1/3或1/2处,溢口同一池至二池的过粪管。

4.4.1.7一体化化粪池深度不应小于1200mm。

4.4.1.8安装完成的化粪池应进行检查,对整个系统做抗渗漏检测,确保各连接位置无渗漏后方可进行下个工序的施工。

4.4.1.9应在第一池安装排气管,排气管应高于厕屋,并在管口处安装管罩或弯头,防止雨水灌入。

4.4.1.10其他未尽事宜应按《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的要求执行。

4.4.2装配式三瓮(双瓮)化粪池技术要点

4.4.2.1单瓮上下半体安装时应加装密封垫条,确保其整体不渗漏。

4.4.2.2前瓮瓮体中部内径不得小于800 mm,瓮体上口内径不得小于360 mm,瓮体底部内径不得小于450 mm,前瓮的瓮深不得小于 1500 mm。

4.4.2.3后瓮瓮体中部内径不得小于900 mm,瓮体上口内径不得小于360 mm,瓮体底部内径不得小于450 mm,后瓮的瓮深不得小于 1650 mm。

4.4.2.4在双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瓮体,形成前、中、后三个瓮体,要求粪便必须在前、中瓮贮存30天以上。

4.4.2.5进粪管下端出口超出前瓮瓮壁50mm。

4.4.2.6瓮体与过粪管紧密连接防止渗漏,且相邻两瓮之间距离不应过远,确保粪液在化粪池内顺畅流通。过粪管接口,前瓮接口应在距前瓮底部400 mm位置,后瓮接口应在距瓮顶部250mm~320 mm位置。

4.4.2.7当地形或空间受限时,瓮体位置可适当调整,确保化粪池安全使用。

4.4.2.8安装完成的化粪池应进行检查,对整个系统做抗渗漏检测,确保各连接位置无渗漏后方可进行下个工序的施工。

4.4.2.9三瓮(双瓮)化粪池其前瓮应安装排气管,排气管应高于厕屋,并在管口处安装管罩或弯头,防止雨水灌入。

4.4.2.10其他未尽事宜应按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的要求执行。

4.4.3砖砌式三格化粪池技术要点

4.4.3.1砖砌式化粪池各项技术指标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图集《砖砌化粪池》(02S701)有关要求执行。

4.4.3.2 根据不同的地形,三格化粪池的布局可采用日字形、可字形、丁字形、品字形。

4-1 砖砌式三格化粪池平面布局图

4.4.3.3砖采用≥MU10级多孔砖(非黏土烧结砖),砂浆采用≥M7.5级水泥砂浆,当采用其他砖代替时,应保证砌体强度不降低。

4.4.3.4砖砌式化粪池深度不应小于1200mm。

4.4.3.5 底板、盖板、圈梁采用C25级混凝土,钢筋采用HPB235、HRB335。

4.4.3.6 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盖板厚度应不少于100mm,现浇混凝土圈梁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4.4.3.7粪池上沿应高出地面5mm~100mm;池盖大小适宜,覆盖池壁外沿,防止雨水流入。

4.4.3.8 在化粪池满水实验合格后,安装混凝土盖板,然后在其周围回填土,应对称均匀回填,分层夯实。

4.4.4钢筋混凝土三格化粪池技术要点

4.4.4.1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各项技术指标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图集《钢筋混凝土化粪池》(03S702)有关要求执行。

4.4.4.2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或现浇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4.4.4.3 底板、盖板、圈梁采用C25级混凝土,钢筋:HRB335(Φ)fy=300N/mm2

4.4.4.4预制盖板、现浇盖板在浇筑混凝土时随打随抹光。现浇盖板与各个盖板之间的缝隙用1:2水泥砂浆填实,预制盖板的支撑长度为90mm。

4.4.4.5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深度不应小于1200mm。

4.4.4.6粪池上沿应高出地面5 mm~100mm;池盖大小适宜,覆盖池壁外沿,防止雨水流入。

4.4.4.7在化粪池满水实验合格后,安装混凝土盖板,然后在其周围回填土,应对称均匀回填,分层夯实。

5 验收要求

5.1 材料验收

5.1.1农村改厕选择的材料设备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具有质量鉴定报告,有条件的地区应对材料设备进行现场抽样送检。材料设备的供应须以县为单位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确定,具备与相关部门签订的《材料采购合同》及明确的售后服务文字承诺凭证。

5.1.2厕具(便器、冲厕器具)、化粪池、管材与管件在现场安装前应按照采购要求以及相关产品构造及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5.1.3装配式化粪池外表面及内表面经目测应色泽均匀、光滑平整、无裂纹、无孔洞、无明显瑕疵,且边缘整齐、壁厚均匀、无分层现象。

5.2 安装及竣工验收

5.2.1检查过粪管的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应合理。

5.2.2化粪池的各连接部位应无渗漏。

5.2.3原状地基、池坑垫层与化粪池接触均匀,无缝隙;化粪池未被挤压变形。

5.2.4化粪池检查口、清掏口应加盖密封盖,密封盖应牢固,且易于开启及封闭。

5.2.5厕具(便器、冲厕器具)的安装应平正、牢固,便器下端应有防臭装置和构造。

5.2.6砖砌式、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整体美观,池壁无干裂或裂缝,池底应有垫层,且化粪池无沉降现象。

5.2.7其他应按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有关规定执行。

6 运行与维护

6.0.1化粪池投入使用前,应向三格化粪池第一池注入清水至浸没过粪管溢口。

6.0.2化粪池应及时清掏。清掏的粪渣与粪皮应就地或就近进行高温堆肥等方式无害化处理,处理效果应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的要求。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不得直接用于施肥。

6.0.3化粪池的盖板平时须盖严,应定期检查过粪管是否阻塞。

7安全警示

7.0.1改厕完成后,需设置警示标识,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7.0.2化粪池检查口和清掏口应有双层井盖,最外层井盖可为铸铁井盖或钢筋混凝土井盖。

7.0.3化粪池填埋完成后,化粪池地坪应做硬化处理,宜用厚度为100mm的混凝土。

7.0.4不得在化粪池附近点火、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