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四合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四合乡 >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325441X201604-00016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四合乡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16年四合乡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6-04-11 发布日期: 2016-04-11
索引号: 00325441X201604-00016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四合乡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16年四合乡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6-04-11
发布日期: 2016-04-11
2016年四合乡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04-11 00:00 来源:四合乡 浏览次数: 字体:[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4月9日在四合乡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乡长   邱秀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四合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建议。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乡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继续实施“生态立乡,旅游兴乡,文化活乡,和谐建乡”战略,坚持发展主线不动摇,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法治建设成效显著,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5年财政收入完成5949万元,比上年增长8.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7亿元,比2010年增长79%。2015年,农商行存款约2亿元,比2010年增长185%,贷款余额3936万元,比2010年增长5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750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1.22亿元。

(一)经济发展更加稳健,发展方式更加优化

坚持推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发展。认真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快“调、转、促”的有关精神,引导丝绸服装企业由外贸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转变,鼓励宏祥公司和新丰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十二五”期间两家企业为适应经济新形势,加大了技改和环保的投入力度,开展了节能降耗活动,生产效率有了较大提高。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加大了对丝绸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开展项目申报,提供用工服务,完善党政领导联系帮扶机制,促进了丝绸服装经济稳步向好。丝绸行业年产白厂丝300余吨,真丝绸系列产品400余万米,出口服装80万件(套),促进了传统产业加速转型。

坚持推进现代农业升级发展。继续加大对“一村一品”产业的扶持力度,太平村成功创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015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全乡已达20家,其中乌松岭、灵峰、贵山、龙源等一批成长型的农业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广德徽白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龙源山核桃合作社被评为省级林业合作社,太平乌松岭白茶获省级著名商标,宏霞村省级红壳竹示范基地发展良好,焦村村竹鞭产业进一步活跃,水塘“金鸡岭”牌高山大米响誉苏浙沪,耿村竹工艺初具规模,徐村石材产业集聚度增强。为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投入1300余万元的中小河流域治理暨水系连通项目已全面完工,“八小水利”项目新增投入230万元,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坚持推进旅游经济全域发展。2015年在全县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理念,全域旅游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编制四合乡全域旅游规划,灵山大峡谷景区通过了3A级评审,灵溪漂流实现运营,“教授村”实现入住,宏霞村被评为市级旅游示范村。天堂山度假山庄通过四星级农家乐评审,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响水滩旅游景点得到初步开发,农家乐集聚区建设已经启动,文旅联动有了实质性突破。成功举办了两届皖南书画院笔会及乡村旅游节、文艺汇演等节庆活动,成功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5年全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坚持推进石材产业绿色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乡镇的定位,开展了石材园区的综合治理,关停了一批小型矿山企业。强化了环保、安监、复绿管控机制,督促重点矿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与企业技改力度,着力提升矿山企业的绿色发展能力。

坚持推进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坚持“一切工作项目化、一切项目责任化、一切责任具体化”的思路。把项目落实作为促进发展的抓手,政府类和社会类投资项目均完成了年度目标。其中:投入6000余万元的“前焦路”改扩建工程顺利通车。结合徐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了集镇改造工程,街面道路、立面门楣、管网改造、绿化亮化等子项目总计投入700余万元。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及避让搬迁项目投入资金300余万元。2015年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农村网化工程、危房改造、宏霞村科技示范园项目、平安四合“天网工程”项目、2个村级便民中心项目、敬老院消防工程、校安工程以及其他社会类投资项目的建成和推进,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坚持推进招商引资借力发展。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乡村干部主动参与招商、企业以商引商氛围渐浓。围绕建设生态旅游乡镇,结合四合现有资源精准招商,取得较好的成效。新签约项目、新开工项目、新投产项目均完成年度目标。

(二)社会事业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期间,全乡共创成美丽乡村点6个,总投资2380余万元,受益1.9万人,实现了整乡推进目标。“三线四边”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全乡整体卫生保洁水平大幅提升,涌现了耿村土村组、焦村村王徐村组、徐村平地组、太平村杉树庙组、水塘村下村组、宏霞村中心村庄等一批环境整治示范点。投入300余万元的乡保洁处理中心正常运转。对违法开采黄砂、石材,偷运风景石、古树苗木保持高压态势,以森林增长工程为抓手,生态修复成效明显,环境承载力得到加强。

深入推进民生工程。2015年全面完成了省定33项民生工程任务,其中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6个,累计投入96万元,已全部竣工。人饮工程、中心幼儿园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危桥改造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等有效实施。整合各部门资源培训新型农民800余人次,完成新增就业650人的年度目标任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率达92%,4532名到龄人员按时领取养老金,新农合参保率达96%。救灾救济及时有效,乡敬老院集中供养61人,高龄津贴和惠残资金按时发放,全乡社会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深入夯实“四个一票”否决。进一步完善计生工作基础管理,计生奖扶政策及时兑现,计生技术服务得到加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间断地进行专项治理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革创新,加大乡村两级综治信访网络建设,改善了公安司法办公条件。认真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周一接访、班子成员带案下访的工作机制,利用“三进三访驻村包片”等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乡村干部走村入户,积极主动化解矛盾。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成效突出,有效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党风廉政建设形成高压态势,通过强化招投标管理、“三资”管理、“四议两公开”、村级项目民主评议决策制度、小微权力运行等举措,从源头治理腐败现象的发生。

深入推进文教卫体事业的繁荣。中小学基础教育得到全面发展,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四合中学升学率始终保持在全县农村中学的领先位次。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升温,美丽乡村系列文娱活动、大学生篮球赛、广场舞等休闲活动逐渐成为四合的文化品牌,“火狮子、地花鼓”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大力发展,乡卫生院获得国家卫计委表彰,6个村的村级卫生室得到改善,为65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成为常态。武装、共青团、妇联、工会、统计、老龄、关心下一代、档案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效。年度“最美四合人”评选表彰,弘扬了正能量,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三)自身建设更加扎实,政务服务更加高效

我们始终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推进政府工作的基础,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一是修订规范了系列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认真梳理了政府权力清单,建立了各部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大力实施县乡村三级信息化联网工程,实现了为民服务事项能在乡、村办理则在乡、村办理,办事效益大为提高。以“机关普法学法月”活动为平台,提升机关工作人员自身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二是认真落实机关干部包村联户绩效考评制度,推进政府工作的下移,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周一驻村和大走访为契机,认真整治政务村务中不严不实的问题,为民解决民生方面问题600余件。三是继续开展民主考评机关和基层站所活动,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五年中办理代表建议64件。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了办公用房、固定资产、乡村财务等清理和审计,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全面规范公务支出,乡村行政成本大幅下降,政府的公信力和为民服务意识得到增强。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在幸福四合建设上我们亮点纷呈:

过去的五年,全乡综合实力大幅度攀升。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呈稳步增长。借助国家级生态乡镇、安徽省丝绸之乡、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优秀旅游乡镇、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等金字名片,生态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社会化投资逐渐进驻四合旅游业。全域旅游规划在南部乡镇率先启动编制,取得初步进展。

过去的五年,全乡综合环境大为改善。交通路网建设成效明显,“前焦路”、“村村通”、“康达工程”等一批交通项目相继交付使用,乡村组三级路网基本形成。集镇改造工程的实施,基础配套条件逐步优化,给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强了承载力。综合环境的整治有效提升了四合的对外形象。

过去的五年,全乡经济转型发展不断加快。丝绸服装传统产业面对困难,克难攻坚,实现了稳中求进,宏祥公司宏祥牌产品获省级名牌,创成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域旅游成为主攻方向,现代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电商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过去的五年,全乡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教育、文化、卫生、计生、民政、人社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共享发展成果成为现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五年的精心耕耘,我们收获满满;五年的拼搏奋进,我们凝聚共识。五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乡各级组织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在这里,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向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我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集聚优势不明显,结构性转型内生动力不足,旅游集聚优势还未形成,乡财政压力巨大,可用财力有限,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少数干部不敢担责的现象较为突出,统筹协调各方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等等。以上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思路和2016年工作要点

十三五时期,是美好四合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是精准扶贫的攻坚期,是加快调转促建设四合全域旅游的关键期。未来五年,全乡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战略,结合四合自身的实际,以全域旅游为统领,以特色小镇为抓手,围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现代服务业、丝绸特色产业等业态,依托美丽乡村以及地方民俗文化底蕴禀赋,打造乡村旅游、乡村生活的新标杆。深化改革、精准发力,持续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民生五个统筹发展,力争通过五年的时间,实现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公民素质显著提高,文化旅游取得突破性发展,和全县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

未来五年,我乡的主要发展指标是:到2020年,确保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规工产值23.4亿元,农民可支配收入2.37万元,旅游经济总量占总产值的26%,现代服务业经济总量占总产值的6.5%,努力打造全域旅游和特色小镇的先行区与示范区。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务实做好今年的工作十分关键,我们的目标是:工农业生产总值2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8亿元,规工产值17.1亿元,财政收入6425万元,农民可支配收入1.612万元,农商行存款2.25亿元。为此,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调整转型发展,提升综合实力

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以县委全委会和乡两会确定的工作任务为基调,围绕“生态立乡、旅游兴乡、文化活乡、和谐建乡”战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引导丝绸服装、现代农业等产业集群的转型发展,实现量质双提升。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乡村旅游集聚区的建设,以宏霞村为牵引,加速农家乐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鼓励周边农民有序发展“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民宿改造和乡村旅游、乡村生活,力争2016年形成500张床位的农家乐规模,实现集聚效应,让主客共享的乡村生活成为现实。帮助引导灵山大峡谷和天堂山度假山庄增加有效投入,提升品位,推动“教授村”人员的入住,鼓励发挥人才高地优势,在文化创意、书画写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指导宏祥公司做好“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品牌升级,鼓励新丰公司对厂区环境进行改造,走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启动集聚区污水管网的配套建设,创新旅游社会资本的运营模式,组建四合乡旅游投资公司,盘活存量,做好旅游项目的储备推介,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跨越,实现旅游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推进精品小镇创建。中央和国务院把浙江省精品小镇创建新经验作为“十三五”的农村重大发展战略,在全国进行试点推广。我乡毗邻浙江安吉,借鉴吸收其成功经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内强素质,外学安吉”,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紧抓创建“生态养生特色小镇”的有利契机,计划组织乡、村干部到江、浙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围绕特色小镇的规划编制、产业定位、核心功能区划分、推进时间表等,完成前期基础性工作,围绕环境优化、生态优先、社会文明、彰显特色的思路,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在全县率先打造一个集观光、体验、养生为一体的多元化特色小镇。

推进丝绸服装产业的转型发展。继续在搭建融资平台上、产学研合作上、劳动用工上、项目争取上、技术改造上加大对宏祥公司、新丰公司、宜华公司等重点企业的帮扶,实现稳中求进、进中趋好的发展目标,助推传统产业的升级与稳步发展。

推动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扶持“一村一品”产业,形成洼地效应,加大对茶叶、笋干、山核桃、高山林产品、竹工艺等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力争2016年新增合作社1家,新增家庭农场4家,完成1个无公害农产品商标注册,带动农民增收。

推动新兴服务业壮大发展。围绕旅游业主导产业,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积极引入“互联网+”新业态,整合各种资源开展电子商务的培训推广,促进电子商务助推经济发展。

推进石材产业绿色发展。加大对石材园区粉尘排放、噪音污染、石材运输的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督促园区企业改进工艺,严格排放标准,依法查处违规作业,提高环保化和精细化生产能力,实现石材矿山企业和加工企业的绿色发展。

(二)加快项目建设力度,提升发展牵引力

2016年按照县政府下达的重点项目分解表,及乡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层层落实,强化责任,按“3+1”工作法,强化调度、督查,严格项目考评考核措施,超前谋划对上项目争取工作,确保政府类和社会类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一是抓好政府类投资项目的招标、监管、审计、验收,重点推进何村至七里冲、刘村至茅田山两条交通要道建设,适时启动徐村新桥至宏霞叠水坝三级公路建设,做好集镇、交通、水利、美丽乡村、旅游集聚区、“一事一议”、危房改造、清洁工程、农电改造、焦村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其他项目的推进。二是抓好社会类投资项目的推动,继续抓好灵山大峡谷、天堂山、教授村等项目的延伸拓展。三是抓好文教卫体等民生类项目的落实与管理。四是引导好乡贤文化馆、家风家训馆、曹寿槐艺术馆的建设。五是抓好接龙湖、马鞍山、泰山、省级自源保护区等文旅项目的储备、推介,形成各类项目的集聚效应。

(三)加快招商引资突破,提升资金人才集聚的精准力

进一步营造招商引资、招商选资的氛围,创新方式,以商引商,围绕全域旅游的实施和特色小镇的建设,明确引进项目的方向与重点,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精准发力,盘活现有资源,做好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现代服务业、丝绸服装、林产品开发、村集体经济等项目的储备、申报、推介,适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举办文化旅游专场招商推介会,打响生态四合品牌。

(四)加快美丽村镇建设进程,提升环境的承载力

建设生态养生特色小镇,抓好环境治理是关键。一是抓住集镇改造与建设这个龙头,继续加大集镇环境整治与项目推进力度,巩固整治成果,明确年度整治目标、具体举措、时间节点,扎实有序推进。挂牌成立四合旅投公司,利用旅投公司平台进行融资,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公厕、停车场、游客集散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城管中队,加大对经营环境、车辆通行环境、保洁环境、项目建设环境的治理力度,确保集镇建设取得新成效。二是抓住美丽村镇创建这个核心,争取2016年申报1个市级示范点,对示范点的创建工作高标准推进,精细化管理,积极融入四合的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四合旅游特色,实现美丽村镇和旅游联动发展。三是抓住农村环境治理这个打造生态旅游四合关键点,村组环境综合治理做到乡域范围全覆盖,启动“三线四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实施农村保洁全面市场化,切实提高农村环境整体水平。

(五)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提升群众获得发展成果的共享力

认真落实“四个一票否决”责任制。抓好计划生育的长效管理和服务,确保综合考核位于全县先进行列。严格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严格倒逼问责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着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理的改革创新,压实乡村两级抓信访、抓维稳的主体责任,致力发挥乡、村、组三级调解网络的作用,打防结合,对违法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坚决维护辖区稳定。乡村班子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招投标、“三资”管理、村级项目民主评议决策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打造一支踏石留痕、作风过硬的乡村干部队伍,形成风清气正、干净正派的干事创业环境。

形成文教卫体竞相提升新局面。保持财力增长和教育投入同步,支持中小学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加强师资队伍的能力提升,实现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实施四合文化名乡工程,夯实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基础,启动“地花鼓”、“火狮子”的省级非遗申报工作,精心筹备“四季四合”节庆活动,促进群众文化、民俗文化的持续繁荣。加快乡村卫生工作的改革创新,按照全县建设医疗共同体的要求,做好本地方案的实施,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加大体育活动场所的投入,整合美丽乡村资源,为群众提供便利的休闲场所。

着力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增收能力。大力实施精准脱贫攻坚计划,2016年度完成全乡70%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任务,加大救济救助力度,提高敬老院供养能力,做好社会化养老的试点工作。确保养老金、高龄津贴、残补津贴、各类优抚款、计生奖扶、农林补贴的应发尽发。切实抓好武装、统计、老龄、关心下一代、宗教、共青团、妇联、工会、档案等工作,推进各项事业的统筹发展。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服务能力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廉洁、务实、高效、创新政府。一是抓学习,在促进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开展建设学习型政府活动,完善政府工作人员法规政策培训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对干部进行轮训,抓实机关学法活动,使每一个工作人员执法和办事能力全面提升。二是抓规范,在提高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权力清单,进一步明确各领导、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按照法定职责行使权力,认真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公开应公开事项,让公众享有知情权,及时办好“网络问政”、“县长热线”等事项,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三是立规矩,在执行力上下功夫。凡是议定的事项,上级分配或交办的事项,各级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始终将纪律挺在前面,规矩立在上面,坚决制止“阳奉阴违”、敷衍塞责、“讨价还价”、推诿扯皮等现象,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压实责任。四是抓政风,在建设廉洁政府上下功夫。加强政府财务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明查暗访,从点滴入手,杜绝浪费,建设节约型政府。五是抓走访,在提高为民服务效果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三进三访驻村包片”等工作机制,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倡导“一线工作法”,让干部在实践中成长,让群众在活动中得实惠。

各位代表,同志们:“十三五”奋力崛起的最强音萦绕耳畔,建设美丽四合的重任担当在肩,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站在四合发展新一轮起点上,团结带领全乡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为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的新四合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