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3003254102J/202505-0002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广德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5-14 发布日期: 2025-05-14
索引号: 11341723003254102J/202505-0002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广德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5-14
发布日期: 2025-05-14
广德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5-14 15:32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打造“全省领先、比肩江浙”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发展目标,以“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为工作思路,以实施乡村振兴“1+2+3”行动和建设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为重要抓手,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走深走实。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获省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优秀集体、省数字农业工作优秀集体、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获省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等次;入选省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单位。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力稳产保供,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一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年粮食生产55.63万亩、23.66万吨;午收小麦10.09万亩(3.46万吨)、午收油菜11.98万亩(1.97万吨)。发放稻谷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强农惠农资6000余万元。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新建3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高标准农田,20243.5万亩(新建0.5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正按序时进度推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58万亩。三是构建多元供给体系。积极开展生猪产能调控工作,全市规模生猪养殖场达到28家,累计建成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家),安泰公司界牌场通过2023年度省级达标养殖场验收,“广德毛腿鸡”通过省级遗传资源鉴定。全面落实“菜篮子”责任制,全市蔬菜总播种面积约7.03万亩,总产量约10.82万吨,总产值约6.3亿元其中设施蔬菜总播种面积约3380。已养水面3.5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681吨,较去年增幅2.98%

(二)突出提质增效,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一是培育培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共发展龙头企业23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1家)、合作社592家(省级以上23家)、家庭农场4601家(省级以上74家)。二是搭建搭好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三兄弟、丫丫谷成功创成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市共认定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7家。三是延链补链农产品加工业。君辉蔬菜大棚、简田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建设、荣达深加工产品等项目陆续投产。耘兆食品、优维坊二期、安泰100万头生猪屠宰及深加工冷链物流园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四是打响打亮农产品品牌。成功举办广德黄金芽开采节、广德黄金芽(济南)品牌推介会,提升广德茶叶品牌影响力;研制出以无性系黄化品种鲜叶为原料的茶叶新产品广德黄金饼茶。五是做大做强新产业新业态。全市共有规模休闲农业新业态298其中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5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8家,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省级12个;形成竹乡画廊”“山水竹乡、农游乐园4条旅游线路。

(三)瞄准生态宜居,乡村面貌实现新提升。一是加快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新建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10个,2023年度桃园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整体建设进度达90%,预计2025年通过省级验收;2024年度甘溪村、茅田村、东亭社区3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有序推进。二是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规划范围内重点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工作,全年完成220个重点自然村整治提升,创建11个精品自然村。三是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完成农村改厕5000座,完成省级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县创建,搭建农村改厕长效管护管理系统,新购置吸粪车16台,建设储粪池7个、提升乡镇农村改厕管护站11个。

(四)聚焦富民强村,农村改革蹚出新路径。一是有序推进农村土地二轮延包试点工作。四合乡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试点方案,市财政已落实工作经费41.36万元,完成182个村民小组5749户农户延包合同签订。是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争取各级财政资金950万元,专项用于实施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确定实施8个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为14个村增加收入165万元。13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益50万元村达118个,经营收益超100万元村达34个。发展强村公司8家。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全市闲置房盘活381宗,吸纳社会资本704.7万元,带动农民就业12户,村集体增加收入349.7万元,涉及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206万元。

(五)守住防返贫底线,巩固成果获得新成效。一是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大排查。开展日常走访、数据预警,审核预警信息15000条;共识别监测对象72213人。平台标注风险消除监测对象60160人。对全市监测对象285768人,落实帮扶措施1384条;落实跨省外出务工交通补贴13人,兑现补贴资金6500元。二是用好财政衔接资金。2024年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实施项目5个,用于产业发展比例100%,总投资1330万元,其中使用中央财政衔接资金250万元,省级50万元,市级380万元,支付进度100%。完成了年度衔接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及2023年项目移交、确权、管护工作。三是抓好县域结对帮扶。高质量完成《2024年广德市—砀山县县域结对帮扶工作计划》,参与共建单位21个,结对村2个。完成1520万元结对帮扶资金拨付并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了审计,受益脱贫和监测对象4234人;采购砀山农副产品5935万元;培训砀山脱贫劳动力133人,帮扶低收入人群就近就地就业46人,转移就业5人。

二、2025年工作安排

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面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落实省千亿斤江淮粮仓规划,大力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六大工程,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稳定在55.53万亩、23.48万吨以上高效推进省厅下达的新建、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做好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监管工作,确保广德市规模猪场保持在25家以上、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在7000头以上。积极开展省级食用菌示范县创建工作。培训高素质农民150人。

(二)进一步引导产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邱村、誓节、桃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向园区集中布局,实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合理配套、有机衔接。做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工作,力争到2025年底新创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持续擦亮“地道广德”“广德黄金芽”等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高我市优质粮油、精品果蔬、特色畜禽、黄金芽茶等优势农产品在长三角地区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三)进一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加快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推进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完成2023年度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桃园村)和2024年度10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序时推进2024年度3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甘溪村、茅田村、东亭社区)。启动2025年度2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3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新建和美乡村市本级中心村8个。完成农村改厕4000座、整治提升重点自然村100个。

(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工作经费,按照农业农村部的“八步工作法”全面推进二轮延包工作。持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服务、休闲旅游观光、餐饮民宿等居间服务,承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项目,推广“抱团发展”模式,带动共同富裕。

(五)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开展监测对象识别认定工作。加快落实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落实县域结对帮扶工作要求,完成2025年度帮扶资金拨付,深化多领域交流,实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进一步优化中央和省、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分配使用机制,落实2025年衔接资金项目,提升联农带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