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打造“工业强镇、农业重镇、文旅新镇”三个目标,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经济发展步履铿锵。经济数据有质有量。2024年全镇共实现税收2.53亿元、同比增长2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56万元、同比增长21.7%;规工总产值37.6亿元、同比增长23.4%;规工增加值6.7亿元、同比增加23.5;高新技术产值15.2亿元、同比增长23.2%;固定资产投资13.62亿元、同比增长21.6%。各项经济数据稳步提升,我镇连续两年荣登2024年全国乡镇综合竞争力千强、安徽省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园区建设提档提级。坚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强链延链补链做强主导产业,不断打响长三角(广德)航天科技产业园品牌。全镇现有规工企业69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2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3家。完成全部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推广,安徽轩鸣成功申报省级企业研发中心,产业竞争力、创新性不断增强。提前完成8个低效用地提质增效任务,跑出园区升级“加速度”。项目建设高速高效。2024年全镇30个各级重点项目(续建项目11个,新开工项目19个)均按序时进度推进。共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新开工项目13个,新投产项目9个。西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主体完工,广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阿斯麦诺有限公司等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投产动工,全诚新材料、功堂科技等重点项目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税收超千万元,掀起了项目建设的磅礴浪潮。
(二)以农旅融合为目标,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总抓手,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抓紧抓牢“三农”工作。一是聚焦耕地保护。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扎实推进流失耕地找回任务。全年找回流失耕地3259.91亩,已完成永农非耕地4868.52亩,增减挂钩市级验收通过150个地块、258.5亩,补充耕地通过市级验收面积325.95亩。二是提高产业质效。以粮食稳产为根本,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超13万亩,种植茶叶3.72万亩,烟草、中药等特色经济作物超6000亩。全速推进149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名列安徽省25个省级指挥田名单;构建“一山两岭”茶叶生产核心区,打造阳山岭“黄金芽”直播、电商基地及品牌展示大厅。深入实施华电光伏“茶光互补”、西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石鼓村烟叶炕房等村集体经济带动项目,预计2024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总数突破1300万元。三是掀开文旅新篇。以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民宿旅游,打造石鼓云涧竹居、苏村惜浩、双岭农庄等一批新型乡村度假部落,成功举办广德市首届挖笋节、广德黄金芽开采节,争当农旅融合“新顶流”。围绕桐汭省级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湿地公园宣教馆已建设完成,推进铂龙湖生态旅游颐养园、善辉乡村酒店、广福湾生态园、海棠小镇森林木屋等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涵盖航天文化、清凉避暑、民俗水韵、健身运动等康养元素的精品文旅路线。
(三)以品质提升为抓手,城乡环境焕然一新。一是擦亮生态环境底色。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全年共排查整改并销号15家,处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8处。大力实施固体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共完成9起案件的闭环处理。桐汭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集镇(河西片区)雨污水管网提质增效EPC项目完成90%。常态化开展黑臭水体治理、秸秆禁烧巡查、湿地公园保护区管护行动,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底更加坚实。二是人文环境更宜居。科学编制《誓节镇村庄布点规划》,结合竹乡画廊沿线文旅产业融合,以“湖畔明珠 画廊坞沙”“智慧田园 水韵洪桥”为主题,验收通过坞沙村、洪桥村洪村2个省级和美乡村,新启动阮村社区草街、胜利村章家弄、巫冲村下黄冲3个省级和美乡村规划,整治提升自然村34个,完成改厕1320户。整合“吾誓青年”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全年共开展理论宣讲、科普教育、移风易俗、爱心慰问等文明实践活动共计70余场,惠及群众1000余人,累计择优评选出“誓节好人”24名,“广德好人”1名,誓节镇及茆林村、余枫村等14个村社区获评“第十届宣城市文明村镇”。三是营商环境更优质。完成前进路延伸段、经四路(西区大道-外环路段)等园区道路改造提升,延伸建设科创路(源泉路-经四路段)、德兴路南段等道路路网,确保交通运输畅通。建设完成西区职工休憩中心及生态停车场,即将投入使用商贸区一期以及3万吨西区水厂,西区人才公寓及安置小区(一期)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全面推进。完成各类金融融资贷款约1.5亿元,申报各类助企补贴500余万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四)以民生福祉为根本,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社会保障有力度。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68.21万元、农村低保资金1046.36万元、农村分散特困供养资金635.4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41.5万元,共救助94名生活困难群众,救助金额达18.89万元。民生事业有温度。深入实施46项民生实事,加快推动塘坝、农田水利等14个财政建设项目,杨柯、石鼓等4个老年助餐点全年助餐超7.55万人次。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加强第三人民医院与南京市中医院协作交流,开展中医康复科帮扶共建交流活动,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开展SYB创业培训班1期,“百日千万”暨“12+N”招聘活动10次,完成招工近500人。超额完成全年征兵任务,镇武装部荣获“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巫俊瑛同志荣获“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练兵比武总决赛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初赛个人一等奖”。治理效能有深度。完成乡镇(街道)审批执法事项承接,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走访园区企业83余次,检查各类食品、药品门店460余次,持续筑牢安全防线。深入开展“三大”专项行动,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5起,查获各类违法犯罪案件95起。全年接访74件144人次,带案下访8件次,会商6件次。常态化做好扫黑除恶工作,确保人员情况稳定。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誓节镇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四个排头兵”目标,把握“四个一流”标准,积极抢抓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等重大机遇,统筹推进、锐意进取,全面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发展,持续建强经济主轴。工业发展再提质。充分发挥603基地资源优势,加快总装项目建设,争取在2025年内成立属地子公司。以创新园区建设为导向,不断叫响长三角(广德)航天科技产业园品牌,稳步开拓航天科技产业新质生产力。力争2025年新入规企业10家,总数突破8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力争2025年全镇全年实现规工总产值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农业产业再升级。以粮食安全为底线,加快建设以茶叶产业和优质大米产业为主线的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继续优化建设“美丽田园、优质茶园、有机菜园、生态果园”农业产业经济“四园”模式。高标推进绿林村、胜利村、杨杆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优化完善党建引领茶产业发展实训基地,补齐冷链物流等农村商业设施短板,线上推广“黄金芽”茶叶、“宣米”“沙塘谷”粉丝、坞沙木榨油等“一村一品”农特产品,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步伐。集中谋划推进各村(社区)集体经济项目,加快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西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助推2025年集体经济突破1500万元。文旅融合再深入。抢抓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及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机遇,配合实施大健康产业园康养基地谋划,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体育赛事、文化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新赛道”,着力打造根植大黄山、面向长三角的誓节特色综合康养项目,积极推动广德603探空火箭发射场旧址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助力康养名城建设。
(二)聚焦项目建设,持续注入创新动能。紧盯项目招引。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持续建强“双专双实”招商队伍,依托603基地优势禀赋,加强与航天六院、上海航天八院合作对接,力争2025年完成新签约项目超20个,力争在10亿元、5亿元项目上继续突破,全年新开工项目超18个,新投产项目超12个。紧盯项目建设。全年共谋划重点项目32个,加速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面配合G50、G318等国省干线建设。确保长三角(广德)航天科技产业园、603基地配套项目、凤凰山水库、凉亭水库、竹乡画廊建设等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紧盯要素保障。加强要素环境制度创新,推动完善生产性配套设施、加快发展服务性配套设施、有序推进生态性配套设施,助力企业发展。确保科创路、德兴路南段、迎宾大道南段建成通车,西区人才公寓及安置区一期完成建设,二期开始动工。加快推进经四路中段、外环路等路网及商贸区二期建设。完善“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机制,全方位做好为企服务。
(三)聚焦绿色发展,持续优化镇村环境。持续推进城镇建设。完善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常态化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全面升级改造工程。完成益民、石鼓、杨杆水厂收购工作,加快全镇安全饮水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建设进度,推动完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持续打造美丽风貌。坚定不移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美超市”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与示范作用。确保阮村社区草街中心村、胜利村章家弄中心村、巫冲村下黄冲中心村省级美丽乡村完成建设并验收。开展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加速推进危房改造与农村旱厕改造工程,全方位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环境质量。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严厉打击非法开采、毁林等破坏生态资源行为。加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秸秆禁烧监管和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采取“两断三清”工作措施进一步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进一步推动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推动萤石等战略性矿产增储上产。
(四)聚焦民生优先,持续共享发展成果。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认真落实民生实事主体责任,有序推进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四好农村路”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加强低保制度动态管理,完善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运作机制,指导督促4家老年助餐点服务水平提升,推动暖民心老年助餐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持续做好农家书屋新书配送、“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提升卫计工作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市卫健系统“医疗服务与作风状态提升年”行动。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发挥“民声呼应”工作机制效能,继续做好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特困人员供养、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补助等各项工作,做好养老保险提档政策宣传。进一步加大燃气安全、道路交通、食品药品、企业生产等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依托《誓节镇网格员考评暂行办法》实现网格治理新格局,实现矛盾纠纷抓小、抓早、抓化解。全面提高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工作水平,做好省级示范司法所创建工作,常态化打击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好防溺水、扫黄打非、反邪教等专项工作,做实做细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公共事件等应急预案,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