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皖能开发区三期管线及LNG储气调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相关要求,现对广德皖能开发区三期管线及LNG储气调峰项目环评进行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广德皖能开发区三期管线及LNG储气调峰项目;
建设地点:本工程新建起点为开发区调压站,终点为开发区三期LNG 储气调峰站;
建设单位:广德皖能天然气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规模:管道工程:采用三层PE防腐+阴极保护系统联合阴保方式,管道外防腐层全线采用常温型加强级三层PE结构,阴极保护采用牺牲阳极方式。
开发区高中压调压站改建: 站址位于广德市开发区光藻路北、临溪路东侧,地块现状为LNG气化站和高中压调压站的合建站,地块东北侧为河道,60m外存在企业,西侧和南侧均为城市道路,站区主要出入口位于原场站西侧,与临溪路相连通。本次在原工艺装置区预留用地内新建收/发两用球筒1座,用于至调峰站管道的清管。
开发区三期储气调峰站扩建:拟选址于规划示范大道西侧,规划南山路北侧,地块现状为水塘及一般林地,局部存在种植大棚,施工前需进行拆迁和场地平整。
开发区三期储气调峰站扩建:拟选址于规划示范大道西侧,规划南山路北侧,地块现状为水塘及一般商品林地,施工前需进行拆迁和场地平整。
开发区三期储气调峰站站内新建
6 座
150m3LNG立式储罐,站内主要新建建筑物为门卫、辅助用房和消防泵房各一栋,均为单层建筑,其中辅助用房内设有机柜间、值班间、会议室、更衣室、工具间、卫生间、仪表风间、配电间、柴油发电机间和热水炉间等功能,站内同时新建两座埋地钢筋混凝土消防水池,总有效容积为1740m³。
项目占地:工程总征地面积(包括永久征地(开发区三期调峰站)13000.32m2 和临时占地(管道工程)59066m2)。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地表水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及泥浆废水、管道安装完后清管试压排放的废水。生活污水依托当地周边农户生活污水设施处理。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或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降尘。废泥浆在泥浆池中通过 PH调节、沉淀、过滤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用水及场区洒水降尘。项目试压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清管、试压。清管、试压完毕后,废水经沉淀尽量回用于临时占地绿化用水,多余部分排入广德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禁止排放在附近水体区域。
此外,项目水域河流穿越均采用定向钻,定向钻施工工艺均不涉水,不会对水质产生影响。随着施工结束对河流的影响也随之消失。对河床及水体环境产生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运营期:开发期三期储气调峰站为有人值守站,开发期三期储气调峰站位于开发区规划范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暂存后纳管入广德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尾水入无量溪河。
2、地下水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当管道敷设时,当开挖深度在地下水水位以下时,需要对管沟内积水进行外排疏干,此时可能会降低地下水水位,从而可能对影响区范围内的井、泉造成影响。站场施工产生的污染物可能会残留于浅表土壤中,随着降雨的淋滤入渗到潜水含水层中,影响区域地下水质。河流穿越工程施工时,河谷地段水位埋深均较浅,若有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中,容易对水质造成污染,应加强管理,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废渣以及废坑,尽可能的减少污染。
运营期:正常状况下站场基本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非正常状况下或事故状况下,对地下水环境有轻微的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持续时间短。
本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期间应采取源头控制、分区防渗、跟踪监测和应急响应的污染防治措施,避免施工运营期污废水和物料的跑冒滴漏。在认真落实各项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3、环境空气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废气主要来自施工作业扬尘、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尾气、焊接防腐施工产生的废气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
施工期间通过洒水、加蓬、增加围挡物等措施可以减少废气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采用优质煤油及符合标准要求的机械设备,定期保养;焊接采用优质焊条。加上施工期的大气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扬尘及施工机械等尾气排放影响也就随之结束。因此在采取环保措施后,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营运期:本项目管线所输送的介质为经过净化后的洁净天然气,不涉及脱硫,全线采用密闭输送,正常工况下生产装置无气体泄漏,排放的废气主要为站场清管、检修作业以及系统超压时排放的少量天然气,主要成份为 CH4,通过 15m高放空管直接外排。水浴式气化器设置有0.75t/h的天然气锅炉,一用一备,主要用于配套开发区三期工业企业用气需求,三期工业用气单位不间断的生产流程需要持续供应加压后的天然气,热水锅炉通常会24小时连续工作,以保证水浴式气化器有稳定的热水供应,使天然气持续气化并加压输送,满足生产需求。经过预测分析,运营期占标率较小,运营期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
4、声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分布有居民住宅,施工期如不采取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将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环评要求施工期合理安排施工强度,做好施工设计和组织,加强施工区内机械设备管理,禁止夜间施工,较强噪声源尽可能远离周边的敏感点;在临近居民点施工时,可采用移动声屏障;施工前加强与附近居民的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总的来说,由于施工周期短,且不在夜间施工,待施工结束后这种影响也随之消失。工程施工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可接受。
运营期:输气管道埋地敷设,不会产生噪声污染。仅站场运行会产生噪声,经预测,站场厂界噪声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的 3类标准,周边声环境敏感目标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1类标准。放空过程将产生较强噪声,考虑到本工程仅在非正常工况下才会使用放空火炬,放空频率低,且持续时间短,在做好附近居民协商沟通工作的前提下,放空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处置措施
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间挖方可全部用于回填,无弃渣;施工期间共产生生活垃圾量约为 4.5t。与当地村民生活垃圾一起,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定向钻、顶管穿越施工期间泥浆可重复利用,最终剩余部分在泥浆池中通过 PH调节、沉淀、过滤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用水及场区洒水降尘,底部泥浆在已防渗的泥浆池中进行固化处理后,覆土掩埋恢复植被;施工废料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依托当地职能部门,采取有偿委托清运处理。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废对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清管废渣、检修废渣为一般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排污池产生的油污及废机油为危废,采用专用桶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项目所有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影响小。
6、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施工期:项目施工期对评价区域的影响包括管道沿线周边生态系统及农林复
合生态系统,包括对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本项目线状工程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范围大, 如果泥沙随水流输送到项目区外的其它地方,将造成较大范围内的不利影响。对评价区域的植被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影响甚小,通过生态恢复,基本能恢复原有自然植被,对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小。工程施工, 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进场,对该区域的野生动物将产生不利影响,但是这种不利影响有时间限制,不会对其造成长期的、不可逆的不利影响。本项目永久占地主要为水塘及一般农田,不涉及基本农田,且占地面积不大,且实现了占补平衡,对区域内耕地影响。工程临时性占地将在短期内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减小了耕地或林地的面积。工程结束后,临时占地恢复其原有土地利用方式,工程建设基本不改变工程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
运营期: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来自场站,管线埋设在地下,不产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对周围动植物生境环境的影响也将会更小。
7、环境风险分析结论
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天然气泄露事故,由于项目各个危险单元前后设置了紧急截断系统,泄漏时间短,且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采取积极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后,环境风险总体可控。。
总结论
本项目为天然气输送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线与项目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和气源规划不冲突,技术成熟、可靠, 工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工程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项目本身污染物产生量少,施工和运行过程有切实可行的污染及影响防治措施,污染物能达标排放;项目对区域的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小,不会导致站场及管道沿线环境功能明显改变。项目建设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因此,本项目完全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确保全部污染物达标排放,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三、查阅环境影响报告和其他相关信息及下载公众意见表的方式
通过附件查询,也可联系建设单位或环评机构至其办公场所查询纸质版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表填写好后请联系建设单位并邮寄至其办公所在地(应当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联系人:刘经理(0563-6819105)
2、环评机构
单位名称:安徽晋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江凤娟
联系电话:0551-65619886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项目所在区域相关单位、团体和个人等。主要事项包括您对本工程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意见以及对本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及建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征集意见范畴)。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1)直接致电建设单位;
(2)发送电子邮件至建设单位。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示起止时间:2025年02月25日至2025年03月10日(10个工作日)。
七、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网址
链接网址:http://www.guangde.gov.cn/News/show/9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