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桐汭街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桐汭街道 > 大木桥社区 > 村委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41723MB1K4090XK/202503-00005 组配分类: 村委工作计划
发布机构: 桐汭街道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大木桥社区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3-07 发布日期: 2025-03-07
索引号: 11341723MB1K4090XK/202503-00005
组配分类: 村委工作计划
发布机构: 桐汭街道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大木桥社区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3-07
发布日期: 2025-03-07
大木桥社区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3-07 16:39 来源:桐汭街道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社区工作总结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构建高效组织体系。纵横贯通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联合党委成员单位—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四级责任链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网络,实现服务触角向楼栋单元延伸。科学划分15个城市社区网格,全面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积极协调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红色业委会及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了“红色管家团”,社区凝聚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今年全年接收入党申请书15份,新发展积极分子7人,转预备2人。自今年4月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社区党委坚持把抓好党纪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4月15日,召开社区党委会,启动部署全体党员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各支部集中学习计划,社区共开展集中学习45次,参与针对六大纪律的学习研讨的党员139人次。

二是深化“八有八建”建设,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合理划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区域,改变以往“一站式服务”大厅的窗口模式,实行“敞开式服务”等功能室,根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八有八建”星级评定要求,2024年底依托物业社区用房建成四个小区党群服务站。设党员教育室、理论宣讲室、文化活动室、矛盾调解室、妇女儿童之家、科普馆等多个功能室,开办“老有所学”书法班课堂,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点”“小哥驿站”“母婴室”“熙春书房”等实用贴心的为民服务区,实现开放共享。2024年已建成1个以社区党委为主体的“党群服务中心”,4个以网格党支部为主体的“党群服务站”,全年受理居民事务500余件,服务居民1万余人。

三是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六尺巷工作法,成立“老夏调解室”,建立书记信访接待日制度,常态化接待来访群众;针对辖区内新建房地产项目较多的情况,线下由网格长、网格员入户走访采集信息、摸排矛盾;线上微信、抖音多平台关注,提前进行访情研判,探索“网格+信访”工作模式,全年化解矛盾纠纷176起,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四是建设智慧门牌,提升治理水平。依托“智慧门楼牌”建设和网格化管理,以全域采集、动态更新的数据作为基础,通过采集基础数据和地理空间信息,把人、地等基础数据纳入网格中进行管理,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截止2025年2月,共计登记上报社区居住人口18884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100%,社区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显著跃升。

是强化巡逻队伍,保障社区安全。联合社区民警、网格长、党员志愿者等组建治安巡逻队伍,配备红袖标、警棍等巡逻装备,在中秋、春节等重要节庆日开展全天巡逻,巡逻队以步巡的方式开展“动态巡、定点防”,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风险2024年以来,巡逻队累计开展巡逻52次,出动巡逻人员60余人,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风险点300余处。同时,加大对重点领域涉稳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2次,有效保障社区的安全稳定。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1.社区环境显著改善,继续做好小区垃圾分类、日产日清,社区拆迁区域乱倒、偷倒垃圾卫生死角全面消除。

2.居民服务满意度,通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拓展服务项目,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3.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率提升,全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4.加强社区安全管理,做好入户、矛盾纠纷摸排登记,治安案件发生率降低,确保居民生活安全有序。

(二)重点项目

1.环境提升项目: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联合共建单位、各物业清理楼道杂物、小广告等。提升环境卫生水平,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加强垃圾分类工作,营造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

2.为民服务拓展项目: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儿童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区域;继续开展“绿色行动”,组织更多的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积极倡导互助式志愿服务,组织群众亲帮亲、邻帮邻,从举手之劳小事做起,传递温暖关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特殊群体的服务范围,特别是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的关爱,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设立社区便民服务热线,受理居民咨询、投诉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现与家和社工达成初步合作计划,家和社工已接管社区熙春书房,并按要求陆续开展活动,接下来计划再联系其他社会团体针对小区居民不同需求参与到社区各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中。聚焦拓展党员发挥作用的方式途径,分类探索把新就业群体党员组织起来,线上线下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实效,积极搭建载体平台,引导党员参与行业治理和基层治理。聚焦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持续加大党建工作力量、经费、阵地等基础条件保障力度。

3.社区活力营造项目:打造社区文化,丰富社区文化生活。配备音响等设备,用于举办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活动;组建社区文艺团队,如老年舞蹈队等,邀请专业老师进行培训指导;开展书法培训等系列活动。结合社区居民需求和市场就业趋势,开展诸如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电商运营等实用技能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讲师授课,提高居民就业技能水平。

4.“平安社区”安全保障项目:深化网格化管理,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继续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组建社区治安巡逻队,加强日常巡逻力度,尤其是夜间和节假日期间;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内容包括消防安全、防诈防骗、食品安全等方面;与辖区内的商户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信访稳定工作,确保居民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5、推动社区发展项目:一是发展社区经济,积极探索社区经济发展新模式,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壮大。二是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整体形象。

(三)具体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社区“两委”、居民代表负责统筹协调社区各项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

2.强化资源整合:积极与街道、相关部门等沟通联系,争取各项支持和人力物力援助。整合社区内的场地、设施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与学校合作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利用学校的操场、教室等资源。

3.推动居民参与:通过社区公告栏、各网格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发布社区工作信息和活动通知,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晓率。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等,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鼓励居民参与社区规划、决策和监督。设立居民积分奖励制度,对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的居民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等,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激励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注重发掘和培养社区居民骨干,发挥他们在社区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