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市科技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科技局 >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2300325409XR/202412-00005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市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广德市科技局(科协)2024年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12-19 发布日期: 2024-12-19
索引号: 1134172300325409XR/202412-00005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市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广德市科技局(科协)2024年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12-19
发布日期: 2024-12-19
广德市科技局(科协)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12-19 09:01 来源:市科技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展现蓬勃朝气,科技创新能级不断提升,全社会创造创新氛围不断浓厚,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位列第97位。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技创新工作

1.聚焦主体培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牵引作用。一是发挥带头作用。在园区平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会,召开科技中介工作座谈会,不断强化科技服务能力2024年,共推荐7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含重新认定30家),预计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170家左右。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0家,同比增长48.8%。二是长三角合作纵深推进。积极融入G60科创走廊建设,推动金融产业和科创深度融合,芯聚德科技(安徽)有限责任公司获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2000万投资,这是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在皖的首笔投资。组织芯聚德科技(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参加“创赢未来”第三届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承办安徽双创汇·科大百名博士宣城行专场活动、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与光气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创新融合暨赋能高质量发展学术会等活动,与上海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合工大就建设技术转移中心达成初步意向,上海理工大学温州技术转移中7-8月走访近十家企业开展技术需求征集。依托高校专家教授资源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赋能,2024年我市荣达禽业等3家企业成功聘任科技“副总”。

2.加大政策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一是落实平台“孵化器”。强化政府、高校、企业间互动,围绕重点产业,积极服务企业牵头组建创新平台,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创新格局。积极支持创新港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年毕业企业预计达10家。新杭星火产业园、邱村金博通制造产业园申报宣城市级孵化器待批。2024年组织宝达精密电路17家企业成功申报省企业研发中心,占宣城市申报总量的37.8%二是加强研发“资源池”。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加强研发经费投入统计基础工作,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归集纳统水平。完成重点制造业企业“三清零”任务,2023年度全社会R&D经费12.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0%,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三是开启政策“直通车”。贯彻落实省、市相关科技政策,对企业研发等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资金扶持。积极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将其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努力让惠企政策直达企业。全年兑现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740.76万元。

3.着眼合力要素,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融合作用。是推进创新型县(市)创建工作,提升县域科技创新活力。2023年1月我市获批第二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建设周期3年,2023—2025年)。2024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广德市省级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组的坚强领导下,各项建设工作统筹有力,全面有序推进。二是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科技特派员动态管理,科技特派员能扎根基层、扎实工作,发挥专业优势,以点带面,加快农业领域“四新”成果推广应用,增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力。不断壮大服务队伍,印发《关于选派2024年市级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行政村的通知》广科特办〔2024〕1号文件,选派125名市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全市125个行政村。是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强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产业攻关联盟,进行技术攻关和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我市永茂泰汽车零部件、东威电镀两家企业成功申报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获省级资金支持1100万元固德威等6家企业申报宣城市专精特新企业科技研发专项

(二)科学普及工作

1、强化整合力度,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加强联合协作。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职能,结合“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系列活动,举办食品安全、防震减灾、生态文明等各种科普宣传活动和讲座50余场。邀请省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助力“全国科普日”活动,全市2000余名学生参与观摩学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为提升全市科技辅导员科学素养,做好教育“双减”中科学教育加法,市科协联合教体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全市中小学科技教育暨科技辅导员培训会,邀请合肥市创造学会秘书长、“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来广授课。二是强化阵地建设。利用相关场馆设施建设科普阵地,实现应建尽建。指导广德市水土保持试验站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大木桥防震减灾科普馆成功申报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箐箐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成功申报为“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推荐太极洞、市博物馆为省级科普研学基地。精选全市7家科普基地,发布了广德市首条“科普研学路线”,向公众开放科普场馆,引领广大青少年走出学校,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探究。利用健康科普馆、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扬子鳄科普教育基地等开展了一系列科普研学活动。依托广德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大木桥社区防震减灾科普馆,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讲,让孩子们直观了解什么是地震,如何在危机发生时保护自身安全。

2、丰富科普形式,突出活动影响。一是创新科普模式。结合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等主题,开展科普研学、科普剧场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成功举办了广德市2024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研学活动,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特邀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相关专家开展了广德市2024年“中国航天日”科学家精神进校园。邀请省科技志愿服务专家团成员开展心理健康巡讲。暑期组织开展“七彩课堂”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街道、社区等辖区青少年,共计200余名。成功举办了“广德市2024年全国科普日暨科技教育嘉年华系列主题活动”,在中国科技网首页宣传报道。二是实施精准科普。面向五大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活动。依托“智爱妈妈”“农村少儿爱科学”“科学伴成长”“科普惠民乡村行”等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市人民医院、蓝天救援队、心理咨询师协会等专业团队人员开展了“老年人自我照护”“应急救护安全知识”“水稻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各种主题的科普知识讲座。“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特邀国家“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任教授等知名专家来广为学生授课,在师生中获得一致好评。

3、加大举培力度,激发创新活力。一是优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加入科技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全市注册科技志愿服务队180多支,志愿者人数超过2000人。充分发挥“广德市科技(科普)志愿服务专家团”的专业优势,让各领域优秀科技工作者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兼顾科普宣传,提升了科技工作者对科普价值的认同和社会获得感,有效改善了我市科技人员不想做科普、不屑做科普、不善于做科普、不敢做科普的“四不”尴尬处境。组织科技辅导员参加“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均衡化活动”和“送培到基层”交流研修会,提升科技辅导员自身水平。实验小学集团李桃老师成功获评为“2024年度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者”。二是开展强基提能。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科技类赛事。在青少年科创大赛中,推荐18个项目参加宣城市赛,其中14个项目获奖,6个项目荣获一等奖,居宣城市首位;推荐2个项目参加省赛,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组织参加宣城市第一届青年(中学组)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荣获二等奖。成功举办了广德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赛,全市共有10所学校,89个项目参赛。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亲身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为科技辅导员的快速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