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充分挖掘劳动文化、劳动精神和劳动教育资源,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工作,探索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举措,培育学生劳动观念、能力、精神、习惯和品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不断创新和完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
二、工作目标
1.以家长言传身教为主,家校携手,教会孩子家务劳动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孩子每学期至少学习掌握1至2项新的家庭劳动技能。
2.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各种动作技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总结能力;让孩子学会感恩和珍惜。
3.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聚焦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劳动精神,获得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弘扬学校品正精神,充分发挥学校自然环境、校园文化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培育有学校特色化的劳动教育课程,把我校打造成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让劳动教育成为我校的品牌课程。
三、工作要求
1.每天劳动后及时进行记录,填写劳动项目相对应的内容,学校将定期对家庭劳动情况进行总结,并记入个人成长档案。
2.每周星期日进行本周的自我评价,家长(教师)根据孩子本周在家中的劳动表现进行家长评价并签名。
3.家长(老师)对劳动任务的分工要妥善安排,要让孩子认识到“家”是属于每个人的,所以“家”里的每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做。
4.建议学生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与配合下将参加劳动的美好瞬间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妥善保存。
四、劳动内容
(一)学校劳动
1. 1-3年级
①帮助老师收发作业。
②整理课桌椅,保持桌面整洁。
③整理讲台、图书角等,保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④自主借阅和归还图书,整理班级书柜。
⑤与同伴合作完成班级值日工作,如擦黑板、擦门窗、排桌凳、清除垃圾等。
⑥进行卫生包干区打扫,定时进行保洁。
⑦节约用水,清洗拖把、抹布时有意识控制水量。
⑧节约用电,做到人离断电,会开关灯、电扇等。
⑨餐后将餐盘清理干净,餐盘摆放整齐。
⑩进教室后,主动开窗通风。
⑪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2.4-6年级
①保持抽屉、书包整洁有序,无杂物。
②参加班级大扫除,把清洁工具清洗干净、摆放好。
③协助老师分餐,餐后进行桌面整理。
④为班级养护绿植,参与教室美化。
⑤参与学校绿化养护,为花草树木制作名称牌等。
⑥参与班级板报、学校墙报栏、宣传栏等布置。
⑦为学校设计和制作安全标志、安全宣传标语、安全逃生路线等。⑧参与学校接待、引导、解说等志愿服务。
⑨对班级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二)家务劳动
1. 1-3年级
①做好个人卫生,如刷牙、洗脸、洗手、洗脚、洗头、洗澡、剪指甲等。
②自己系鞋带、佩戴红领巾等,自己的书包自己背。
③清洗及叠放自己的内衣、红领巾等个人物品。
④爱惜文具和书本,整理自己的书桌。
⑤择菜、剥鸡蛋、清洗和摆放水果。
⑥协助家人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餐具,擦桌子。
⑦扫地、拖地、擦桌椅,丢垃圾,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清洗拖把、抹布等。
⑧在家人指导下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2. 4-6年级
①清洗自己的衣服、鞋子、书包等。
②能够安全使用洗衣机、电饭锅等简单的家用电器为家人服务。
③清洗碗筷、晾晒衣物、叠被子、整理床铺、整理自己的房间等。④按照需要购买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帮助父母购买日用品,尝试对比商品价格,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商品。
⑤制作水果拼盘,会做简单菜肴。
⑥主动协助父母招待客人,清洗、削水果等。
⑦为家中动物喂水喂食、清理屋舍,为家中植物除草施肥浇水等。⑧外出前,协助家长关好门窗、自来水龙头、天然气阀门等。
(三)社会劳动
1.1-3年级
①认识一些常见的农作物,学习蔬菜播种的方法,尝试种植一种比较容易成活的蔬菜,参与蔬菜、瓜果采摘等活动。
②主动维护小区楼道或院门口等公共区域卫生。
③随同家人参加社区、街道等组织的公益活动。
2.4-6年级
①学习树木种植的基本步骤,积极参与植树、护树等活动。
②了解父母职业性质和工作情况,走进父母工作岗位,参与体验部分工作。
③参加社区、街道组织的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如熟知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创建相关知识、并参与宣传。
④随同家人积极参与社区、街道组织的助残、敬老、扶贫等公益劳动。
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父母陪同下,参与常见农作物的播种、田间管理等。
⑥到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实践基地参加劳动。
五、总结评价
1.根据家长(老师)对学生在劳动中的表现,每学期每班评出五名劳动小能手,予以表彰,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感情。
2.学期末,每位学生将自己本学期的几项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在班级中展示。
3.每学期,各年级、各班级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汇报学生的劳动情况,并记入学生本人成长档案。
六、注意事项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在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扫大街”。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