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市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教体局 > 普通中小学信息公开 > 实验小学 > 教学教研
索引号: 11341723556342452T/202409-00167 组配分类: 教学教研
发布机构: 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 通知
名称: 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研训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9-01 发布日期: 2024-09-01
索引号: 11341723556342452T/202409-00167
组配分类: 教学教研
发布机构: 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 通知
名称: 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研训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9-01
发布日期: 2024-09-01
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研训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9-01 09:04 来源:市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研训工作计划

风起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2024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学校教导教研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教学管理目标,以教体局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教学为核心,以“双减”工作为突破,以各项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指导思想

    秉承“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双减”政策及“五项管理”要求,在学校的整体工作框架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强化过程管理,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品牌文化建设目标。

二、工作目标

1.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修订并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教师职责与教学评价标准,提升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校本研修工作为依托,积极开展多元的教学教研活动,通过多元化培训和激励机制,加速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提升全体教师专业化水平。

    鼓励每位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教学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教育资源的共享。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抓实常规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加强“五项管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聚焦高效课堂建设,开展强课提质行动。

4.加强领导责任制

强化各教研组长负责制。组长要增强角色意识,自主开展活动,要有效地指导和协调教研组成员的教学工作。

5.提升课后服务品质

深入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6.拓展学校办学特色内涵

通过教学活动主题月、学生活动比赛、主题实践课程等教育教学活动,展示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做好学校特色品牌建设。

三、重点工作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探索“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格局,认真落实备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评什么,以及怎么做,如何改进。精心做好各学科的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工作,确保学校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2.严格落实作业管理制度。通过各年级每周作业清单管理,严格控制作业时长,提高作业质量,杜绝机械重复、无效的作业。

3.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研组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增强我校教师的整体教学实力。

四、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全面执行课程计划是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我们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足开齐所有学科课程。根据教育部规定,制定详细的课程表,确保每门学科的课时符合要求,杜绝随意增减课时的现象。加强课程计划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按照计划开展教学活动。

2.细抓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石。我们将通过细化管理,随堂听课,了解教师上课的状态,确保每一节课高质量完成。认真检查教师备课笔记,并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关注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充分利用每周半日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立足把教学问题转化为教研课题,把教学交流汇聚成教学研究,借以达到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每周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笔耕耘心”活动,并请学校书写水平较高的教师对青年教师上交的作品进行点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4.重视课题研究,深化教育科研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重视课题研究,遵循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的原则,以各教研组为单位,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力求多出成果。

4.课后服务:内挖外引、提质增效

进一步优化课后延时服务,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注重“上水平、强保障”,构建以课业辅导、自主阅读、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体系。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五、工作安排

9月份:

1.做好开学初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开展学生报名工作,加强学籍管理,及时上报学生报名情况;

2.拟定教学研训工作计划,安排本学期教导教研工作,根据课程计划初步进行教师分工,下发课程表;

3.各学科老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排好教学进度表,教导处进行检查;

4.协助教材、教辅及教师教学用书的发放,确保各班正常上课;

5.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培训;

6.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明确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任务,督促各组长认真传达、落实;

7.迎接市教体局开学工作检查;

8.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

10—11月份:

1.开展常规教研活动,组织各学科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2.认真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检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

4.各学科组织大组教研活动。

12月份:

1.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2.继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

    3.进行各科备课笔记检查,并作好记录;

4.各学科组织大组教研活动;

5.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活动。

1月份:

1.开展常规教研活动,继续进行推门听课;

2.检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3.各学科组织大组教研活动;

4.督查各学科教学进度,落实期末复习工作;

5.进行各科备课笔记检查,并作好记录;

6.辅导员着手完善网上综合素质评价;

7.组织期末测评工作;

8.各学科进行期末总结;

9.教师整理上交各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