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导处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工作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 抓好理论学习,稳步实施新课程计划
确立课改理念和实施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各种学科、各种课程的综合发展,均衡发展。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学科内容与生活、科技发展的联系,冲破学科自身的知识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和综合应用。做好新旧教材过渡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新旧教材在教法、学法上的指导工作,帮助未参与课改年段的教师尽快转变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资料上课。对教师上课状况采取深入班级听课指导和常规巡课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作业设置要科学、适度、灵活、实践性强。强化教学质量监控:通过不定期检查和抽查的方式,结合备课笔记、作业的自查和互查工作,重点关注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3. 强化校本研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信息量。定期组织小型的学习理论研讨交流会,促进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
教育教学方法培训:通过骨干教师讲座、片区教研、上示范课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信息技术有效地与课堂教学整合。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阅读活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将阅读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年段、每个学期、每一周,鼓励学生阅读,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社团活动:积极开展校园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品德、个性、特长、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竞赛活动:通过学科竞赛、才艺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学习和贯彻《课程标准》(2022版),在努力提高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拓展性、探究性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6.抓好体育与卫生工作,坚持每一天的大课间活动,并配合好中小学生运动会的开展,体育工作要加强器材管理,各运动队要加强训练,力争在区运动会中创佳绩。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一要探索音乐、美术相互渗透的融合点。
7.严格搞好保学控辍工作,搞好学籍管理。规范学籍档案、资料的管理,建立电脑学籍信息档案,力求科学规范。保证学生
流失率为0,巩固率100%。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聚焦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能
1.加强教导处自身建设
教导处全体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强学习,敢于管理、勤于管理、善于管理,充分体现教导处工作勤、细、实的特点。对备课、作业设计、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工作,实行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并形成有目的的检查、反馈、再检查的跟踪管理制度。
2.关注过程与细节,提高教学效率。
抓住课堂、作业、课后辅导三个关键,要求老师精心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精心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情,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具,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合理控制作业量,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作业批改的有效性,作业订正的针对性,作业反馈的时效性,真正提优辅差。
3.加强质量监控,优化教学管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继续实行推门听课,提升教师反思意识,扬长避短,不断超越自己。进一步做好各班级学困生的辅导转化工作。继续加强校内教学调研分析工作,着力提高学生整体素养,促使学校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
4、加强集体电子备课,提升团队素质。
学校在去年试点电子备课的基础上,摸索了较为合理的电子备课流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因此,本学期将扩大电子备课的年级,要求老师在集体电子备课之前,做到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进一步落实教研组集体备课制,继续实行各学科教研日制。积极发挥教研组的合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达到整个团队素质的提升。
(二)创设多种平台,力促教师专业发展
1.坚持新教师岗前培训。
我校每年都会调入一部分进城、进编考试的老师,为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坚持开学前做好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让他们熟悉校情校史,学校规章制度,教学常规制度,帮助他们尽早融入学校各项工作和生活。
2.重视培养骨干教师。
继续主动联合县教研室和北片教研组举行教学互动研讨活动,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赛教活动,以及各层次论文的撰写和评选。给教师提供更多展示、锻炼的机会。有计划地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研讨,为骨干教师向更高层次的舞台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开展结对帮扶,老带新活动,继续加大力度,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和观摩活动,博采众长,拓宽教学思路。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青年教师、任教新学科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引领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逐步走向成熟。
4.积极倡导“科研兴教”,提高团队实力。
教导处仍将继续重视教研组建设和课题研究工作。各教研组务必在期初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活动过程要有资料记载。教导处将对教研组活动情况进行抽查,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和扎实推进,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学习,磨练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学科优质课评选、骨干教师和模范班主任评选等业务方面评优活动,并给予指导帮助。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反思及教学心得。鼓励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向更高级别职称冲刺、迈进。通过多种途径打造师德高尚、教学素养扎实、育人水平精湛的桃州一小教师团队,推动本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注重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阳光的性格和心态。尤其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留守儿童、特异体质及问题家庭等方面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结合学科教学、班队会、校会和少先队活动,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环境保护、国防、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
2.培养校园浓郁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早晨到校读书的良好习惯,给每个班配备了书架及书籍,让学生爱读书、乐读书。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事半功倍。 本学期,继续坚持每日巡查制度,抓学生课前行为习惯,晨读习惯,养成读书写字姿势科学、正确的写字习惯,课后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等,不断打造高素养的学生队伍。
4.以学科竞赛、活动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校实际,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发挥其特长,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5.以“文化长廊”,“梦想农场”“香橼树情结”“社团活动”等学校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和文化品味。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1.领取和发放教材、教学用书。
2.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
3.制定课表、配课表。
4.进行学期初学科、部门工作计划和备课笔记检查。
5.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台账,统计并上报在校学生数、贫困学生等特殊学生人数。
6迎接市教体局开学工作检查。
7.迎接省优质均衡学校检查。
8.规范学籍录入工作,完成秋季报表上报工作。
十月份:
1.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2.组织学生参加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
3,开展推门听课活动。
4.开展各学科大组教研活动。
5.开展一年级新生常规活动比赛。
6.参加市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评比。
十一月份
1.继续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2.组织教研组进行备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等教学常规的互查工作。
3.进行期中备课笔记、作业批改、素质检测工作。
4.组织教师外出培训。
十二月份:
1.组织教师外出培训。
2.组织各学科大组教研活动。
3.进行备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等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4.开展教师教学反思评选活动。
6.组织班级、学校庆元旦活动。
一月份:
1.组织各班认真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2.进行期末素质监测工作。
3.进行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
4.布置寒假生活。
桃州一小西校区教导处
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