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广德市政府(办公室) > 六稳六保 > 执行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230032537673 /202409-00002 组配分类: 执行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保基层运转】笄山村:借康养“东风” 拂绿乡村沃土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9-02 发布日期: 2024-09-02
索引号: 113417230032537673 /202409-00002
组配分类: 执行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保基层运转】笄山村:借康养“东风” 拂绿乡村沃土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9-02
发布日期: 2024-09-02
【保基层运转】笄山村:借康养“东风” 拂绿乡村沃土
发布时间:2024-09-02 09:43 来源:幸福广德 浏览次数: 字体:[ ]

作为我市首批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前、创示范”行动3个试点先行村之一的卢村乡笄山村,坚持“生态立村、文旅强村”发展路径不动摇,聚焦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这一难题,借助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建设“东风”,在项目招引上不断发力,以项目落地实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换挡提速”。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从2022年度33.07万元增至2023年度99.66万元,涨幅201.35%。2024年争取项目8个,项目投资超1000万元,预计集体经济将突破100万元,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华丽蜕变。

实现了村容村貌从“农村”到“景区”的蜕变。

笄山村抢抓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建设契机,大力推进“竹乡画廊”建设。全域整治人居环境。2022年以来,以卢湖大道入口到笄山景区沿线为重点,全面提升“竹乡画廊”沿线村庄人居环境,2024年新投入52万元对全村基础设施及绿化进行维护和补植,投入29万元开展笄山郎村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后在大王村等6个自然村修建污水处理设施2座、污水处理管道约5000米,完成86户厨房污水治理,累计改厕220户,基本解决污水直排问题。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国家登山步道、彩虹骑行道等特色旅游线路,完善旅游引导标识标牌,提升笄山沿线29家农家乐标识标牌,新增标牌11块,修建便民停车场6个,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承载力,为发展全域旅游打下坚实基础。全力创建卢湖竹海旅游度假区。把国家3A级笄山竹海景区纳入度假区创建范围,完成度假区编制规划,实施创建区景观提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成景区内旅游厕所2处,增加便民活动场地8处,打造竹海山门、月亮湖等网红打卡景观点,种植景观竹1.1万株,景观树500余棵。

实现了农村资源从“沉睡”到“唤醒”的蜕变。

笄山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摸清家底、盘活资源是关键。盘清盘活优势资源。笄山村从“自身”上下功夫,对全村闲置、沉睡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推出一批文旅“标准地”,努力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依托笄山村“万亩竹海”的生态优势资源,打造以竹代塑运用推广基地、竹林高效培育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毛竹产业四季丰收,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经济目标。深入讲好“三峰叠翠”“席帽奇踪”等自然景观故事,目前已流转山场500余亩,整改150余亩抛荒地,打造10余亩共享菜园,共带动村集体增收近25万元。先试先行村企合作。以优质文旅项目为依托,通过集体资源资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等方式入股企业带动集体增收。在笄山村指日冲村民组,村集体流转土地130余亩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徽康宁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合作开发“笄山竹海养生阆苑”项目,总投资超3000万元,带动附近村民就业50余人,村集体经济增收达23万元;依托笄山竹海风景区名片效应,以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指挥中心、停车场、接待中心用房以及公共资源配套等方式入股行者公司,打造笄山竹海乡村文旅集市项目,促进村集体增收47.8万元。引才引智助力发展。创新开展“乡贤回引、助村发展”“文旅招商攻坚行动”等,通过乡贤恳谈会、产业对接会等,加强与在外乡贤、相关行业成功人士等联系对接,鼓励本土乡贤做“家乡代言人”,引导外地企业家做“乡村建设者”。2022年,在村党总支动员下,朱村组村民冷培毅然回乡创业,流转整合本组12户村民闲置土地,村党总支通过公共配套资源等方式与其合作,联合创办笄山雨竹生态园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

实现了产业发展从“单一”到“多元”的蜕变。

笄山村坚持景区发展和村庄规划一体化、景观提升和基础建设一体化,将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有机融合,延长旅游发展产业链、放大旅游品牌效益,实现“快进慢出”的旅游综合效益。产业品牌化集聚人气。通过体育赛事、文娱活动、美食文化等,打造“皖南星7天”艺术乡村建设品牌,带动游客云集。依托省内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设,成功举办广德笄山越野赛、国家步道全民体验赛、第四届骑行赛等有影响力的文体活动,举办首届“笄山养生阆苑菊花文化旅游节”,总客流量超3万余人次,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条化集合效益。挖掘本土美食资源优势,发挥“安徽省特色美食村”品牌效应,举办笄山村美食文化节、“康养广德寻味卢村”卢村好味道农家乐榜单争夺赛,推动实现以“餐”带“游”、以“餐”带“购”、以“餐”带“娱”。做好“土特产”文章,创优笄山笋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拓宽产品种类和市场,开发更多以“笄山笋”为原料的美食和深加工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产业丰富化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全村共有农家乐(民宿)43余家,竹香溢舍、枫香乐获评首批安徽省“皖美银牌民宿”,以登山、自驾游、骑行、农耕文化、研学、体验为主营地,不断解锁旅游新玩法。积极发展“夜经济”,开展“夜骑行、夜爬山、夜露营、夜电影”等系列活动,丰富拓展夜消费场景,打造一批“席地而坐”景点。大力发展特色创意产品,开发“卢小笋”“卢小栗”文创IP,推行农家乐线上订购模式,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年游客量已达30万人次。

接下来笄山村将继续本着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结合康养卢村、卢湖竹海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以“笄山竹海旅游风景区”为龙头打造集旅游观光、餐饮住宿、健康养生、团队拓展、研学竞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村,不断推动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

(耿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