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广德市政府(办公室) > 政策解读发布平台 > 惠民政策解读 > 其他
索引号: 113417230032537673 /202405-00154 组配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新闻发布会解读】《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5-14 发布日期: 2024-05-14
索引号: 113417230032537673 /202405-00154
组配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新闻发布会解读】《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5-14
发布日期: 2024-05-14
【新闻发布会解读】《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05-14 12:49 来源: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发布会主题:《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发布会时间:2024年5月14日下午15:00
  发布会地点:市融媒体中心三楼综合演播厅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解读《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
  新闻发布会出席人员:广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文武,广德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陈新。

出席媒体:广德市人民政府网、广德市融媒体中心、广德新闻网、广德传媒网。
  新闻发布会议程:1.解读《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2.答记者问。

《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

(试行)》新闻发布会上政策解读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来给大家解读《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

首先,介绍《扶持办法》出台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一是上级有要求。2019年以来,中央明确提出: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

二是发展有需要。原《广德县发展现代农业奖励扶持办法》(广政〔2013〕101号)文件中关于农业创业带头人、土地规模流转等方面扶持内容已不适用于当前现代农业发展形势。

三是群众有期盼。近年来,受疫情、自然灾害等多重影响,一些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巨大压力,急需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帮助他们提振信心,继续发展现代农业。且我局在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时,多次收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希望修改现代农业扶持奖励办法,加大对全市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

下面,介绍《扶持办法》研判和起草过程如何。

2024年1月,我局启动《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起草工作。根据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市对县考核要求,相关科室及二级机构认真谋划、梳理上报了各领域现代农业扶持举措,在原广政〔2013〕101号文件基础上,形成了《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3月15日,挂网向社会公开征求修改意见。4月16日,上午发函征求市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修改意见,下午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征求农业经营主体代表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进行完善。4月17日,经局党委会讨论修改,形成《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讨论稿)》。4月30日经过市司法局司法审查。4月30日经广德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

最后,介绍《扶持办法》的主要内容。

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位进行扶持。扶持内容和标准共6大类、16条具体扶持措施。

第一大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共3条)。

1.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对开展双季稻生产(不低于5000亩)且完成年度粮食(水稻、小麦、玉米)生产任务的乡镇、街道,按完成时间、实际种植面积予以一定奖补。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已恢复耕地(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定)上种植水稻和其他粮食作物的,按200元/亩进行补贴。对自主开展“小田并大田”改革(20亩以上)且通过验收的主体,按实际面积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2.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对投资200万元以上,新建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且纳统的,按投资额的30%给予奖补,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3.稳步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对辖区土地流转率超过60%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奖补5万元;每提高1个百分点,增加2万元,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第二大类:提升“菜篮子”工程(共2条)。

1.推进蔬菜稳产保供:对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投资新建10亩以上的普通钢结构蔬菜(含食用菌)大棚、5亩以上连栋大棚进行补贴,单个主体最高限额50万元。每年对实际种植蔬菜的规模主体进行补贴,设施蔬菜(10亩以上)按500元/亩进行补贴,单个主体最高限额10万元;种植茭白、毛豆、韭菜、黄花菜等露地蔬菜的(连片种植100亩以上,轮作次数不重复计算),按200元/亩进行补贴,单个主体最高限额10万元;种植食用菌(10亩以上)的,按实际种植规模进行补贴,单个主体最高限额30万元。

2.促进生猪稳产保供:对年存栏能繁母猪1000头以上的主体,一次性奖补5万元;每增加500头,奖补2万元,最高限额10万元。对新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主体,一次性奖补30万元。

第三大类:补齐产业振兴短板(共4条)。

1.大力发展乡村土特产:推进园林水果、道地中药材、特种水产、地方优良畜禽等大类,重点扶持笄山笋、毛腿鸡、沙河鳖、桐花鱼等乡村土特产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对农业经营主体年产值200万元以上的,按其连片规模种养面积进行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

2.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对新增入统且完成投资的一产固定资产投资主体一次性奖补5万元。对新增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主体,每增加500万元奖补2万元,单个主体最高限额20万元。

3.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台阶:对当年农产品加工产值新达到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当年完成自主生产设备投资200万元以上的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按其生产设备自主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补助限额200万元。同时,在申请农业融资担保上予以支持。

4.强化科技创新创业:对开展数字化建设并通过验收的主体,按其自主投资额的30%给予一次性奖励(仅对投资数字农业设备10万元以上的),最高补助限额10万元。对当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宣城市级农村创业创新大赛的项目,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1万元。

第四大类:强化绿色高质量发展(共2条)。

1.支持示范园区创建:对当年获得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场、小区)、产业园、生态农场,一次性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对当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估验收的非洲猪瘟无疫小区,一次性奖励10万元;当年通过国家级、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评定的,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对符合规范要求的稻渔综合种养,新增连片50亩以上的,按200元/亩进行补贴,单个主体最高限额2万元。对成功评定为安徽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

2.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对当年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需经农业部门审查备案)认证的,一次性奖补4万元;对当年通过农业部门认证有机产品的,一次性奖补8万元。对当年新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一次性奖补10万元。对当年新纳入“皖美农品”名录的,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注册带县域名称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体普通商标的,奖励10万元。在县内外开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体店,且销售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单个实体店一次性补助2万元。对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省级以上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等,按参展费用(含布展、特装制作)的60%给予补助。

第五大类: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共3条)。

1.推动农业产学研深度合作:对农业产业化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企业等签订的产学研合作合同、科技成果购买合同(经全国技术合同登记系统审核认定并实现产业化),按实际支付技术成交额的2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每年奖励不超过50万元。引导和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年研发投入达200万元以上的合作项目,按不超过项目研发投入10%的标准予以补助,单个企业年最高补助不超过50万元。

2.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对当年新认定为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一次性分别奖补50万元、10万元;对当年评定为国家、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一次性分别奖补20万元、10万元;对当年评定为国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一次性分别奖补5万元、3万元。

3.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对新评定的国家级、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美丽休闲乡村)、“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一次性分别奖励8万元、5万元。对新创成的全国五星、四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一次性分别奖励8万元、5万元。

第六大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共2条)。

1.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县域结对帮扶:在与砀山县结对帮扶中,进一步拓宽砀山县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参与消费帮扶的流通示范企业,采购量为2000万元以上、1000万元-20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的,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

2.促进辖区内企业参与防返贫监测对象就业帮扶:对招用防返贫监测对象,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经市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农业农村部门认定每年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1万元。

以上简要解读了《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问题1:您好我是广德市融媒体的记者。

请问:新的《扶持办法》相较于原《扶持办法》有何不同之处?

一是预算资金提高,新的《广德市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扶持资金预算提高到2000万元,体现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是扶持范围扩大,增加对粮食生产、农产品品牌、农业产学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内容;三是单项扶持奖补金额提高,进一步激发农业经营主体、单位的积极性。

 

 

问题2:您好,我是广德市人民政府网的通讯员。

请问:保障粮食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稳定和人民幸福的基石,新的《扶持办法》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新的《扶持办法》从三个方面对保障粮食安全进行扶持:一是在乡镇(街道)方面,对开展双季稻生产(不低于5000亩)且完成年度粮食(水稻、小麦、玉米)生产任务的乡镇、街道,按完成时间、实际种植面积予以一定奖补;二是在村集体方面,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已恢复耕地(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定)上种植水稻和其他粮食作物的,按200元/亩进行补贴。三在对经营主体方面,对自主开展“小田并大田”改革(20亩以上)且通过验收的主体,按实际面积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扶持政策覆盖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经营主体三级,激发多种粮、种好粮的积极性,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保障。

 

 

问题3:您好我是广德新闻网的通讯员。

请问:近年来,广德市依托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为什么《扶持办法》中没有提出对茶产业的扶持?

在2022年广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广德市推动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中,已经明确茶产业相关扶持政策,故在本《扶持办法》不再提出。


 

问题4:您好我是广德传媒网的通讯员。

请问: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已经制定出台了,请问符合政策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单位,怎么申请资金呢?

答:这个问题很多农业经营主体和单位都很关注。根据文件精神,扶持资金的拨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符合“免申即享”条件的,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申请直接拨付。哪些是“免申即享”条件的呢?比如说当年获得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场、小区)、产业园、生态农场的农业经营主体;成功评定为安徽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的主体;当年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需经农业部门审查备案)认证的主体。这些荣誉和证书,农业农村局有上级制发的文件、资格证书,凭文件和证书可以直接拨付到农业经营主体的对公账户。

还有一种是项目申报制。通过公开发布以奖代补项目申报的通知,经过农业经营主体和单位自愿申报、乡镇(街道)初审、公开公示、项目组集体讨论、联合验收、委托第三方审计、农业农村局党委讨论等严密的操作流程,再将资金拨付给农业经营主体和有关单位的对公账户。整个操作过程,信息全部公开,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将接受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