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主题:广德市高龄津贴“免申即享”政策解读
发布会时间:2024年6月7日下午15:00
发布会地点:市融媒体中心三楼综合演播厅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解读广德市高龄津贴“免申即享”相关政策
新闻发布会出席人员:市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俊,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程自文
出席媒体:广德市人民政府网、广德市融媒体中心、广德新闻网、广德传媒网。
新闻发布会议程:1.解读广德市高龄津贴“免申即享”相关政策; 2.答记者问。

广德市高龄津贴“免申即享”政策解读
市民朋友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龄津贴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福利,日益受到广大老年人的关注。为健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民利民,让老年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22〕15号)有关要求,推动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实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广德市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实施方案》。现将我市高龄津贴“免申即享”政策作如下介绍:
一、发放对象和标准。
发放对象为具有广德市户籍,年满80周岁及以上(计算到月,含当月)的老年人。
发放标准是80周岁至9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高龄津贴的标椎为30元;10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高龄津贴(长寿保健金)的标准为300元。
二、办理流程。
(一)免于申报:采取数字化主动发放的方式,无须老年人及其家属申请,通过“广德市高龄津贴管理系统”应用提前1个月将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信息推送至乡镇(街道)平台,由乡镇(街道)组织村(社区)调查核实,在系统平台提交新增高龄老人信息台账上报市民政局审批。
(二)资格认证:实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对于信息不全无法确认是否健在的高龄老人,村(社区)网格员通过电话或入户上门取得联系后,通过手机登录“皖事通”APP中的“广德市高龄津贴领取”专栏进行资格认证。对自愿放弃高龄津贴享受资格老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若老人改变意愿,需通过“资格认证”后享受津贴,自认证符合享受资格的当月起计发。
1.村(社区)初审。村(社区)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对“资格认证”提交的高龄老人信息进行初审,并及时上报乡镇(街道)。
2.乡镇(街道)审核。乡镇(街道)收到初审材料后,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及时上报市民政局。
3.民政局审批。市民政局对乡镇(街道)的审核意见进行审批,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审批通过。对不符合条件的,应予以驳回,并注明原因。
(三)比对发放:市民政局每月根据公安、卫健、人社等部门大数据比对后,对符合享受高龄津贴老年人确认标准及发放金额,于每月15日前形成高龄津贴发放初步名单发各乡镇(街道)复核。各乡镇(街道)于每月25日前将复核结果报市民政局,市民政局最终审核后确认发放对象及金额,报同级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资金,并于下月10日前将高龄津贴直接打卡发放到高龄老人的“一卡通”或其他银行账号上。
三、职责分工。
市民政局:负责高龄津贴对象的认定、审核、发放、监管等工作。负责每月向市数据管理局提供殡葬火化信息,并对数据管理局提供的高龄老人相关数据进行提取、比对,每月将年满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信息反馈至各乡镇(街道)复核,组织高龄津贴资金发放。
市财政局:负责做好资金保障工作,根据民政部门测算的高龄津贴需求,及时足额保障资金到位。
市公安局:负责每月向市民政局提供广德籍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信息(含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户籍地、联系方式等),以及户口注销、迁移等信息。
市人社局:负责每月向市数据管理局提供全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社保发放情况基础信息(含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户籍地、社保卡开户行、社保卡账号、联系方式等)。
市卫健委:负责每月向市数据管理局提供全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死亡退档信息(含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户籍地、现居地、死亡退档日期等)。
市数据管理局:负责全市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基本信息、社保发放情况基础信息以及死亡人员信息等数据归集,实现数据的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为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发放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每月复核高龄津贴发放初步名单,并及时推送至各村(社区),督促各村(社区)按要求做好高龄津贴资格认证、年审认证及信息公示,确保高龄津贴发放工作及时、动态、准确、高效。
四、工作要求。充分认识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履行职责;强化管理,落实专人负责,定期开展核查;加强宣传,通过电视台、电台及互联网等媒体,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发放政策,向社会公开高龄津贴发放对象、发放标准和办理流程,让这项老年人福利政策家喻户晓。
此次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达到高龄津贴由8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自己申请”转为“免申即享”这一目标。通过大数据对比,实现政策找人,主动发现符合条件的高龄津贴享受对象,由高龄津贴系统平台每月自动生成符合高龄津贴申领条件的老年人名单推送至各级平台,再由村(社区)网格员根据推送信息主动联系符合申报条件的老人及其家属帮助其进行资格认证,真正实现“系统多跑路、群众不跑腿”,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作用,进一步探索创新养老服务工作,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市民朋友们,媒体朋友们,高龄津贴是对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一种保障和关心。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尊严,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广德市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文件落实到位,按照时间节点及工作要求开展龄津贴“免申即享”。
问题1:您好我是广德市融媒体的记者。
请问:老人如何享受高龄津贴“免申及享”?
周俊回答:高龄津贴采取数字化主动发放,无需老年人及其家属申请。老人家属可通过手机登录“皖事通”APP中的“广德市高龄津贴领取”专栏进行资格认证,确认老人信息及银行卡(存折)账号。
资格认证的目的一是为了确认老人是否健在;二是确认老人补贴发放账号是否正确,确保补贴及时准确发放到老人手中。
问题2:您好我是广德市人民政府网的通讯员。
请问: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实施后,补贴是如何发放的?
周俊回答:老人资格认证提供的信息经村(社区)初审、乡镇(街道)审核、市民政局审批后,在通过审批的下一个月起计算发放,由财政局根据民政局提交的审核名单通过银行按月将高龄津贴划入老人的银行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