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局、市疾控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局、市疾控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3MB0uO83680/202312-0010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2023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12-28 发布日期: 2023-12-28
索引号: 11341723MB0uO83680/202312-0010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2023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12-28
发布日期: 2023-12-28
2023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3-12-28 15:50 来源:市卫健委(市中医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在广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德市卫健系统按照省市卫健委工作部署和要求,紧扣年度重点目标任务,以医疗服务和作风状态提升年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卫生健康各项工作。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是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全省综合医改试点示范区建设。成功举办第一期中澳全科医生高层论坛,国内外13位顶级专家、学者参会,为广德医疗卫生建设出谋划策。市医院启动等级医院创建,中医院创成三级中医医院,两家医院申报开展了20余个诊疗新技术、新项目。建成胡国俊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创成5个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持续完善智慧共享中药房运行机制。规划建设3个区域医疗次中心医疗圈体系,所有一体化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到省级标准。有序推进和规范建设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成农村30分钟急救圈。与浙大一附院、浙大二附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等共建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打造了3个长三角名医工作室。创新开展居民健康筛查、前列腺早癌筛查项目,实施省高血压、2型糖尿病一体化管理试点。开展医共体标化绩效第二阶段试点,即县乡村三级转诊网络和医防融合慢病管理体系建设,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病管理业务纳入标化绩效管理,打造了2个紧密型医共体示范医院。多项改革工作先后在省、市卫生健康会议上作经验交流。综合医改工作在省电视台专题报道。

二是努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市创建和6个乡镇(新杭镇、邱村镇、誓节镇、杨滩镇、柏垫镇、卢村乡)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深入推进卫生健康暖民心健康口腔、安心托幼行动。市医院托育中心投入使用,创成1家省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生育登记实现皖事通网上办理,完成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建设,超额完成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民生实事任务。强化重大传染病预防监测,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地方病防治成果不断巩固。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实现全覆盖。获评全国百强健走示范区,通过省级慢病综合防治县复审,健康科普馆获批安徽省健康科普实践基地。人民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四是不断夯实发展支撑体系。协调经开区连续五年,每年拨给市医院1000万元用于专科建设;建立了乡镇政府卫生健康专项经费投入机制,誓节、新杭等重点乡镇每年投入不低于100万元,杨滩每年投入30万元用于引进知名三甲医院专家。新杭、杨滩、四合等卫生院新业务大楼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二期已竣工验收即将投入使用,感染性疾病科大楼项目纳入政府重点项目库,推进阳光口腔专科医院项目、市医院停车场项目,谋划卢村乡卫生院医养综合楼改扩建项目、祠山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建项目,稳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上线公卫和家庭医生签约系统,不断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争取出台了《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市财政每年投入800万元引进和培育医疗卫生人才;编制部门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管理办法,盘活卫生系统内部用人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村医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出台到龄退出村医返聘管理办法(试行),规范退出村医管理。

四是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强化综合监督,开展关爱女性健康、规范口腔诊疗机构执业行为、住宿场所你点我查等专项检查;按时完成双随机监督抽检任务。开展重点行业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指导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成立卫健系统内部审计小组,完成10个基层医疗机构财务收支全面审计和疾控中心、妇计中心专项资金审计。建立健全卫健系统预算绩效评价常态机制,启动基层医疗机构绩效改革。落实信访包案责任制,案件调解成功率达90%;召开5次安全生产专题部署会,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燃气安全专项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五是作风状态实现大转变。积极争取成立了市委卫生健康发展工委。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成立卫健委机关党委。全力推进卫生健康系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和医疗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依法执业法律法规学习、行风建设规章学习、医保基金管理法规和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学习累计达1万余人次;11月底,组织卫健系统所有党员集中轮训,约400人参训,12月中下旬,举办了两个批次系统管理层封闭培训,计140人参加;组织参观廉政警示基地、庭审旁听5次、观看警示教育视频19场、开办了3廉课堂;开展廉政谈话200余次,签订工作日不饮酒承诺书2000余份,同供货单位签订廉洁供药、不提供回扣承诺书58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期间,廉政账户共收到退款205笔,总金额68.76万元,累计拒收、退还红包、礼品礼金13人次,累计金额15560元。竹乡画韵 医心清廉廉洁品牌内涵不断持续深化,全系统作风状态有了较大转变。

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度,我们将以服务和管理品质提升年行动为抓手,紧盯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推动以合法合规、精细精准的专业化行为,以胸怀大局、主动担当的作风状态,奋力走好新时代的卫生健康赶考之路。119日,我们召开了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各卫生健康单位的班子成员和两家县级医院的科室主任、护士长共230人全部参加。

(一)加强党对卫健工作全面领导推动成立卫健系统党工委。持续加强党风廉政与行业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推动廉洁品牌培育,继续深化开展深入一线听民意 聚焦诉求解难题活动。开展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三年行动、集中整治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获取医保基金三年专项行动等活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学思用贯通,把主题教育和卫生健康工作紧密结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二)持续深化综合医药体制改革。以综合医改省级试点示范区为总抓手,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积极主动柔性引智,推进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努力将2个医共体全面托管向全市推广;持续推进市医院、中医院三级等级医院创建,规范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开展省市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强化县域龙头、城乡纽带的功能定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持续开展居民慢病筛查、前列腺筛查和干预随访,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强化协同发展、治理改革,深化医共体标化绩效项目,不断完善整合型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如期完成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任务,不断巩固暖民心行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民生实事。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不断健全智慧共享中药房运行机制,强化乡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大力开展卫生城市、健康城市和国家级慢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创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无烟党政机关创建、青少年近视防控、慢性病综合防治、传染病防控健康知识普及等重点工作。稳妥完成疾控机构改革相关工作。落实省委省政府“1+7”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意见目标任务。组建国家级基层传染病应急分队,进一步健全平战结合机制。认真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部署要求,科学、精准、高效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大力开展双招双引,重点推进现代医药、现代中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发展,聚力关键环节、薄弱环节,营造健康产业链生态。

(四)提升重点人群服务水平。出台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措施配套文件,持续开展人口监测调查。落实托育服务设施建设要求,持续落实普惠托育机构政策和扶持支持。持续强化老年医学科机制建设和完善内部管理,设置符合标准的规范化老年医学科;推进医养结合示范创建,谋划申报1-2个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中心)创建。推动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实施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推进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化。全力支持长三角康养基地建设。实施母婴安全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做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落实出生医学证明长三角一体化一网通办电子证照工作。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救治。

(五)筑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支撑保障。尽早出台《卫健系统干部培训和警示教育工作制度》,计划在前期管理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全市护理骨干人员培训班,重点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护理服务能力提升培训。进一步修订完善《人事管理规定》和《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人事流动程序,严格内部管理。鼓励各医疗机构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工作,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推进市级医院信息化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做好长三角医药健康服务产业转移承接协调。强化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开展平安医院建设,推动普法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