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市民政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民政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3003253775x/202401-00010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广德市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1-03 发布日期: 2024-01-03
索引号: 11341723003253775x/202401-00010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广德市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1-03
发布日期: 2024-01-03
广德市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1-03 10:57 来源: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市民政局2023工作总结和

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民政系统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宗旨,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履行三聚三基职责,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事务、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有力服务了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全市民政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先后荣获“安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宣城市民政系统民政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等荣誉表彰,获批2023年“安徽省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县市区

一、2023工作总结

聚焦底线民生,基本保障坚实有力

社会救助日趋完善。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完成2023年低保、特困、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标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实现村级社会救助服务站和“救急难”互助社全覆盖,依托“公益创投”推进“物质+服务”救助,引导社会参与,提高服务水平。2023年保障2.5万余名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及残疾人,累计发放民政救助资金1.02亿元(12月底预测数据)。农村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66.17%,城市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94.12%儿童关爱保护不断提升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持续为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和社会参与提供平台保障统筹福彩公益金、慈善资金开展助学工程,帮扶困难学生32人次,发放助学金18.9万元,春节、六一、暑假期间发放慰问金11.4万元,温暖包、慈善礼包290。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牵手行动,顺利完成福利机构7名孤弃儿童移交事项。开展全市儿童主任集中示范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儿童队伍履职能力,柏垫镇儿童主任何燕选树为安徽省第二届“最美儿童主任”。残疾人权益保障切实加强。持续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发放、动态管理,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132.6万元(12月底预测数据)。新增建设1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今年以来全市3家社区康复服务站累计服务精神障碍患者3490人次。

(二)聚焦群众关切,民生服务显著提升

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全省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提升改造特困供养机构投入400万元将一镇三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为县级失能特困供养中心。新增建设村级养老服务站11,全市已建成村级养老服务站93家。探索推进农村互助式养老以誓节镇、柏垫镇、卢村乡三个乡镇为试点建设农村幸福大院已建成“幸福大院”6家,入住老人50余人。不断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全市3300余位特困老人提供“八助”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达53万工时,为全市369户特困老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完成暖民心老年助餐服务行动任务,新增建设20家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全市现有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60家,累计助餐服务达22.56万人次。加快发展康养产业,卢村乡甘溪村、新杭镇桃园村确定为宣城市市级康养试点村(社区),并积极向上申报力争入选省级康养试点村(社区)。结合我市实际制作《生态竹乡,颐养广德》康养宣传片,大力推介旅居康养。殡葬改革持续深化。成立殡仪馆处置工作专班,加快推进殡仪馆回购工作。完善公益性殡葬设施布局在城乡公益性公墓全覆盖的基础上,编制《广德市殡葬设施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2-2035)》,按节地生态葬式建设标准补齐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短板。全市建成城市公益性公墓1、农村公益性公墓18座、经营性公墓1座,在建凤凰山水库项目公益性公墓3座、杨邯桥公益性公墓1。扩大惠民殡葬政策覆盖面,将全部优抚对象纳入惠民殡葬保障范围,今年以来累计发放惠民殡葬补助资金28.96万元。社会服务暖心高效。完成一镇三街道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撤乡设镇事项待省政府批复同意会同毗邻县市,做好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护工作,巩固行政区域平安边界长效机制。不断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力度,今年以来救助75人次。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今年以来依法办理婚姻登记3902件。

(三)聚焦共建共享,发展保障持续增强

社区治理能力有效提升。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精简村级组织机制和牌子,推进村社区减负增效。扎实推进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服务受益15000余人,桐汭街道社工站入选安徽省首批特色社会工作服务站社会组织活力全面激发。常态化开展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及年检业务稳步推进第六届公益创投项目,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80场次,服务受益12启动实施新一届公益创投及社工站项目,各承接项目已于202310月正式实施。福利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福彩销售额屡创新高,截至目前综合排名为全省县级城市第三名,宣城市第一名,预计12月底前全年销量突破1亿元。制定实施广德市慈善协会汇聚慈爱,善行广德系列帮扶项目,已筹集善款130.5万元。积极筹备慈善协会换届前相关工作,常态化开展善款募集工作。

二、2024工作计划

(一)坚持示范先行,树立民政品牌

抓好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开放一镇三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公共活动场所及设施整合乡镇社工站、志愿服务组织、老年协会、老年食堂等服务资源,为农村幸福大院集中居住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行、助洁、巡访等服务。加快推进杨滩镇、四合乡、卢村乡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建立特困老人探访关爱服务,探索发展“社工+养老”“党建+养老”服务模式,开展分散特困、低保独居、留守老人探视巡访关爱工作。抓好康养村(社区)建设示范点。以甘溪村、桃园村2个宣城市级试点村为切入口,积极参与长三角康养基地建设工作,全力推进康养村(社区)建设工作。深化长三角养老服务合作,加强与沪苏浙旅协、养老协会、老干部协会及旅游公司等行业协会、企业对接交流,承接异地旅居康养,打造长三角“后花园”

(二)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

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落实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服务”为依托的“望闻问切”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完成乡镇、街道 救急难互助社联合会建立。加强分散特困人员探视走访走访和照料服务2024年城乡失能半失能特困集中供养率不低于67%。做好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委托下放到赋权的转变,加大培训力度,做好乡镇街道赋权后续业务指导工作。落实“一老一小”关爱保障。持续做好居家养老服务,根据省市工作安排,适时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工作。常态化对各助餐服务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做好助餐业务指导。进一步加强基层儿童队伍业务培训和指导,增强基层服务能力。落实分类保障政策,持续做好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走访摸排、生活保障、助学助困、政策宣讲、农村留守儿童牵手行动等工作。落实弱势群体福利保障。持续强化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管理,确保资金精准发放。借助社会组织力量推动我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推进康复辅具免费租赁进社区、进家庭,提高康复辅具利用率持续做好汛期、高温天气、极寒天气下街面巡查工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三)坚持为民服务,办好民生实事

加快推进殡仪馆处置工作。完成殡仪馆社会资本运营问题整改,保障基本殡葬服务公益属性,强化对殡仪馆的政府主体责任,持续改善殡仪馆治丧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的丧葬服务需求。持续完善惠民殡葬政策,逐步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生态节地、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有效治理“活人墓”等违规殡葬设施,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强化区划地名管理。加强与省厅的工作对接,力争实现卢村、东亭、四合三乡撤乡设镇做好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完善标准地名备案公告工作作为牵头方,协调做好宁国-广德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巩固和完善行政区域界线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婚姻登记服务。加快推进“公民婚育一件事”线下办理,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持续倡导文明婚恋风尚,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做好“美好节日”(520、七夕节、99日)登记工作,制定“应急措施”,为办证新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坚持创新发展,深化治理成效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开展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缺额补选工作,推进城乡社区议事协商工作,打造县级示范点。配合组织部门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进一步梳理“四个清单”内容,优化完善清单,做好“四个清单”宣传工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严格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深化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工作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对全市社会组织开展等级评估工作。结合月度汇报、季度抽访、中期评估、结项评估等,不定时对公益创投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提促福慈事业发展。加大对福彩站点管理服务的力度,强化福彩业务培训。持续开展“汇聚慈爱,善行广德”之助老、助残、助童、助困系列帮扶项目。进一步做好慈善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开展慈善政策宣传、公益市集、志愿服务等活动。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