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从根本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以下简称“电诈")违法犯罪蔓延势头,经研究,决定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防范打击电诈专项治理行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以防为主、打防管控、群策群力、务求实效”的原则,全面动员,全体参与,提升人民群众防范电诈的意识和能力,有力打击电诈违法犯罪,健全完善管控涉电诈“四类人员"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此次专项治理行动的领导,成立防范打击电诈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附件一)由党委副书记徐洁任组长,党委委员杨勇为副组长,综治办、宣传部、司法所、乡诉讼服务站、派出所、中小学、市场监管所、城管中队、农路办、农行东亭支行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专项治理行动的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各村(社区)、市直各单位均要确定一名负责人,制定工作方案,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工作目标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乡电诈违法犯罪形势得到有效扭转,电诈案件发案数、群众经济损失数明显下降,打击惩处电诈违法犯罪能力得到提高,社会管控涉“电诈”人员水平得到提升,重点行业、领域防范电诈能力得到加强,宣传防范电诈的深度、广度、效果明显改善,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四、工作任务及分工
(一)实行以防为主,确保防范电诈宣传质效
按照“以防为主、条块结合、网格推进”的防范宣传工作思路,全面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发动“全民战役”,确保防范电诈宣传做到乡域人民群众全覆盖,整体提升主动防范电诈意识和能力。
1、用好宣传方式,塑造浓厚的防范电诈氛围。
①开设防电诈微课堂。把防电诈宣传纳入中小学学校的普法课,依托学校法治副校长,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两次防电诈宣传,把防电诈常识送进校园、送到课堂,做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 (责任单位:中小学)
②对各企业的法人代表、财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电诈宣传,及时通报新型电诈违法犯罪手段,传授防电诈技能,防止大额电诈案件的发生。(责任单位:经发办、各村(社区))
③播放防电诈MP3。制作防电诈MP3,在有广播、视频设施的沿街商铺、商场、超市等场所播放。(责任单位:宣传办)
④预防快递电诈。组织辖区的各快递收发点,在分拣外来快递邮件时进行防电诈宣传,使收件人每收取一次快递就接受一次防电诈宣传教育。 (责任单位:市场监管所)
⑤张贴防电诈提示牌和宣传海报。统一制作防电诈提示牌和宣传海报,在村居、企业、居民小区、商场超市的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防电诈提示牌和宣传海报,并定期更换内容。(责任单位:各村(社区)、市场监管所)
2、落实宣传主体职责,保障防范电诈宣传质效。
各村(社区)至少建立一支防电诈宣传队(志愿队),将防电诈宣传纳入“网格化管理平合”;实行“包片包组包户”防电诈工作制度(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包片、村支两委包村民组、网格员包户),制定包村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防电诈宣传工作职责清单,落实防范宣传责任。各市直单位在做好本行业系统防电诈宣传工作的同时,也要通过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提高本部门人员及家属、好友的防电诈意识。
(二)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电诈违法犯罪
广泛发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组干部,全面深入摸排电诈案件线索。派出所要切实提升打处电诈违法犯罪能力:一是接到电诈报警后立即开展拦截、止付,并发布“预警通报”;二是要加强对电诈案件的预警预测,定期分析研判,提高精准打击力度;三是加强“反电诈中心”建设,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切实提高侦查破案专业水平,加强与司法所的执法办案衔接,破解办案难点,做到快侦、快诉。
(三)夯实反电诈基层基础工作,管控电诈违法犯罪源头
各村(社区)、网格员应积极对“四类人员”(因电诈犯罪被判处刑罚的;因涉嫌电诈被抓获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因涉嫌电诈被立案侦查并列为网逃的;被全国公安机关抓获、在逃出境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前科人员)采取管控措施,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全面开展摸排核查工作,并将其纳入涉电诈人员进行“一人一档"管控;二是实时掌握其动态,对离开本地的涉电诈人员,及时报告,防止其流窜到境外和其他地方作案,降低输出率;三是关心其生活和就业,降低其重新实施电诈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五、健全工作机制
(一)健全工作运行体系。建立我乡打击治理电诈违法犯罪联席会议机制(以下简称联席会议),由乡综治办牵头协调,在派出所下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各成员单位明确联席会议联络员。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形势;研究制定具体推进措施。
(二)健全督导考评体系。一要严格考评问责。各村(社区)实施“无诈”村(社区)创建活动,每年评选“无诈"村(社区)并给予奖励激励。每月通报万人发案比排名靠前的村,乡联席办指导整改,连续三个月排名靠前的进行挂牌整治,落实限期整改,被挂牌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向乡政府说明原因并汇报整改情况。严格实施案后倒查,常态化开展“一案双查”,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一律倒查原因,全面查清相关部门履行主体责任情况。严格落实考核评价,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制定考评方案并下发,考核得分折算计入平安建设考核、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确保全面客观反映各村(社区)和各部门工作成效;二是强化行业监管。突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加强对公司注册办证监督,解决虚假注册空壳公司问题,对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组织相关部门对医院、培训机构等行业公民信息保护安全隐患排查,对本地非法注册域名、代理服务器、群呼业务进行实地检查并通报;三是落实倒查机制。派出所从打击末端发现行业源头监管的漏洞和短板,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完善监管机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发挥联席会议督促指导作用,定期对各村(社区)、各成员单位工作情况进行督察通报。对因失职渎职导致发生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依法予以处理;整改不力或效果不明显的对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处理。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整治电诈违法犯罪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长治久安,各村(社区)、各部门要清醒认识电诈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打击治理的复杂性、长期性,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开展全面系统治理,坚决打赢电诈违法犯罪专项治理攻坚仗。
(二)强化组织领导。各相关成员单位和各村(社区)要制定工作方案,常态化扎实推进。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参与工作方案制定,经常性开展调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狠抓工作实效。“包片包组包户”人员要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发挥协同配合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梳理本地工作开展情况,按照方案要求狠抓各项措施落地生效。
附件一
东亭乡防范打击电诈专项治理工作
领导小组
组 长:徐 洁 党委副书记
副组长:杨 勇 党委委员
成 员: 张斗勇、鲁帅国、郑梦苏、陈 欢、郑光勇、丁瑶
廖 军、丁萍萍、钦竟成、贾方勇、张 猛、刘瑞荣吴启平、卢鹏飞、龙 萌、程 震、陈红兵、吴青四卢 伟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张斗勇同志主持日常工作,程袁蓉为联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