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东亭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东亭乡 > 美丽乡村
索引号: 11341723003254698T/202305-00165 组配分类: 美丽乡村
发布机构: 东亭乡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安徽广德:小小竹篾 编织非遗文旅新体验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5-22 发布日期: 2023-05-22
索引号: 11341723003254698T/202305-00165
组配分类: 美丽乡村
发布机构: 东亭乡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名称: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安徽广德:小小竹篾 编织非遗文旅新体验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5-22
发布日期: 2023-05-22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安徽广德:小小竹篾 编织非遗文旅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3-05-22 14:59 来源:东亭乡 浏览次数: 字体:[ ]

竹编果篮、竹编暖水壶瓶身、竹编挎包、竹编提篮……5月19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宣城实践”主题采访团在安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宣城市广德市高峰村的一家非遗驿站里,见到了这些琳琅满目的竹编工艺制品。这些竹编制品来自安徽省级非遗项目——高峰唐氏竹编的第六代传承人唐圣丽。在这里,以竹编制品为代表的非遗项目已成为广德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图片1.png

高峰唐氏竹编制品 摄影:吴硕凌

广德市盛产竹子,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竹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据《广德州志》记载,唐代广德就有竹篮编织加工的记录。到了宋代,广德竹篮编织在现今江苏、浙江的溧阳、宜兴、湖州、长兴、安吉等地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竹编同时也是唐圣丽的祖传技艺。清代道光年间,唐氏族人由浙江绍兴迁居至广德,唐氏竹编与广德的竹子产生了共鸣。

图片2.png

唐圣丽向采访团介绍竹编技艺 摄影:储玮玮

经过几代人的传承,现在的唐氏竹编有了新的发展。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同时,唐圣丽也根据时下年轻人喜欢的风格加入了很多现代的元素。“比如说通过多种颜色竹篾的穿插,新的编织技法的使用,让年轻人也能爱上我们的竹编制品。”唐圣丽介绍,“像一些竹编的包包,我们会在里面增加一层内衬,在防止物品磨损的情况下,增加竹编包的实用性。”

2017年,高峰唐氏竹编技艺被列入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年,小小的竹篾也串联起高峰村乡亲们的增收之路。

“我们通过拆分的方式,将一件竹编制品的不同组成部分交给不同的村民去制作。最后将这些做好的组件收集起来,再拼装成一件成品。这样既扩大了产量,也为村民们增加了收入来源。”唐圣丽说,“现在整个高峰村已有二十余名村民在从事竹编工作,我们会按照计件的方式支付报酬。”

正如宋代时的广德竹篮编织走出广德,走进江浙一样。现在的高峰唐氏竹编也远销至上海、安吉等地,同时通过电商平台的加持,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如今,广德市非遗项目已深度融入当地文旅产业发展。非遗文化展示、非遗手工体验、非遗旅游纪念品销售等项目正不断为当地游客带来旅游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