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和依据
2023年2月22日,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做好综合医改省级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皖医改〔2023〕3号),指定广德市为10个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示范区之一。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伴随老龄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增长迅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挑战,主要体现在现有医疗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不能有效满足激增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服务需求。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提能增效的重任,以三级医院为主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不仅使用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还引起居民就医不便,造成医疗费用负担加重,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按照“县强、乡活、村稳”的改革思路,聚力于“巩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分级诊疗目标”,特制定此方案。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市卫健委草拟了《广德市县域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经征求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意见和各医疗机构、委机关各科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员单位意见修订完善后,形成了《广德市县域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送审稿)》,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于2023年5月31日正式发文。
四、工作目标
到2024年底,优质医疗资源更加丰富、布局更加合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初步建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县域内就诊率达80%以上,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5%以上。
到2025年底,患者异地就医、跨区域流动明显减少,县域内就诊率达85%以上,基层诊疗量占比达70%以上,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一般病、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五、主要任务
(一)以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创新管理制度为抓手,推动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1.通过市人民医院等级医院创建、市中医院三级医院创建、打造优势专科,积极与长三角和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等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2.组建市委卫健工委,开展薪酬制度改革,落实总会计师制度。
(二)以医共体标化绩效考核项目为抓手,激发基层医疗机构内生活力。
3.引导基层医疗机构错位发展,建立乡镇(街道)属地政府卫生健康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引进长三角及国内知名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
4.深化与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医共体标化绩效改革试点。
(三)以居民健康筛查项目为抓手,创新医疗服务新模式。
5.开展广德市居民健康筛查项目,连续3年,每年完成1万40-65周岁人群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眼病和肾病等高危因素早期筛查和随访干预。
6.在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成立慢病管理中心,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慢病管理站,在村卫生室设置慢病管理室,在医共体内形成预防、管理、医疗、康复为一体的整合型慢病管理服务体系。
(四)以支撑体系建设为抓手,保障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7.推进智慧医疗信息化项目建设、构建慢病综合防治信息化系统、实施互联网医院建设。
8.制定《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实施柔性引才,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创新医疗卫生人才使用机制。
9.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政府办医。
10.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联动改革机制,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障服务范围,推进“三医”协同发展。
六、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由一名副市长统一分管医保、医疗、医药工作,建立完善以领导小组秘书处牵头负责、部门分工协作的医改联动、推进和调度督导机制。
(二)加强综合监管。重点加强对医药流通秩序、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医疗服务行为和医保基金使用等重点环节的监管。
(三)强化调度督查。推进综合医改“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督促重点改革任务落实。
(四)强化氛围营造。积极协调相关媒体,大力宣传“亮点”改革措施。
七、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单位:市卫健委
解读人:姚天顺
联系电话:0563-602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