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恩柱】
请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恩柱通报今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总体情况。
答: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同时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借此机会,我就今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总体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通报。
截止目前,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类事故1起,死亡1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围绕六个方面谋突破、求成效、促发展。
一是顶格部署推进。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对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市长工作例会每月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全面掌握全市安全生产动向,精准研判、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拧紧责任链条。市安委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推进工作落实,严格执行提示提醒制度,持续推进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对排查发现的4处17项重点难点问题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其中3处已整改到位,1处正在按进度推进整改中。
三、全面摸清“家底”。3月20日,市安委会印发《关于开展全面排查安全生产隐患问题的通知》,利用1-2个月时间,对全市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彻底摸排全市安全生产隐患问题“家底”,并建立台账,逐个销号。
四是紧盯重点环节。有限空间方面。3月15日至31日,市安委办组建6个督查组,督查全市有限空间事故防范落实情况。建筑施工方面。4月4日,市安委办印发《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的通知》,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全覆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承包商管理方面。4月13日,市安委会印发《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承包商安全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开展承包商安全管理专项检查。
五是服务和执法并重。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树立“服务+监管”执法理念,常态化组织专家入企指导服务,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开展安全培训,同时,建立安全生产执法办案“统计、调度、通报”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安全生产行政处罚202次,处罚金额100.95万元,责令停产整顿25家次,警示约谈46家次。
六是夯实基层基础。围绕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在队伍建设、制度保障、救援准备、应急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力,优化完善,不断提升和夯实全市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各位记者朋友,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市应急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下一步,我们在抓好直管行业安全基础上,将充分发挥市安委会办公室职能,不断强化日常调度、明查暗访、督办交办、约谈通报、公开曝光,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个狠抓”专项行动以及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力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当前,正值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借此机会,我也希望媒体朋友们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
【市应急局安全基础科科长何文佳】
请市应急局安全基础科科长何文佳介绍新出台的《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情况。
答:《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于2023年3月20日由应急管理部第10号令公布,自2023年5月15日起施行,原2017版判定标准同时废止。《判定标准》的实施,对提升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防范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意义重大。《判定标准》出台后,广德市应急局多措并举,全面、深入、扎实开展相关宣贯工作。
一是聚焦便捷性,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宣贯。我局先后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广德应急”官方微信公众号刊载《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及其解读,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针对全部64项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通俗易懂地逐条逐句解读。同时,我们还在广德市工贸企业监管服务微信群内宣贯《判定标准》的政策解读,引导企业负责人积极学习掌握并进行答疑,在线上形成良性互动。
二是聚焦整体性,针对重点群体开展集中宣贯。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关键少数”。我们在日常的宣贯中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少数”,抓住重点、抓住核心开展工作。主要利用安全培训这个平台开展课堂式的集中宣贯解读;6月8日,我们在全市非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班上,对90余人开展宣贯;6月13日,在金属冶炼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班上,对80余人开展专门的培训。这种在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课程中,我们开展《判定标准》的宣贯,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重视程度,为后期加强安全管理、防范重大风险提供了思想保障。
三是聚焦精准性,直击隐患一线开展执法宣贯。根据广德市安委会关于安全生产月工作总体部署安排,我们制定了专门的《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重点解读》图册共计500册,在日常执法检查时送到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或者车间主任手上,并重点讲解跟该企业相关的条款。同时,到企业生产车间的关键工艺环节、重点部位进行现场面对面解读。我们这种“走上门”的宣贯和服务指导,让企业知晓自己“家里”可能存在的重大隐患点,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为切实抓好《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执行落实,根据国家、省、宣城市工作部署,我局于5月26日印发了《广德市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年行动实施方案》,6月上旬开始部署准备,6月至8月上旬企业开展自查自改并积极上报。此次专项行动中,我们考虑到企业发展,兼顾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在方案中明确了一种包容审慎政策,激励企业及时自我纠错,消除危害后果,即:在8月10日前,对企业自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已按规定报告并正在采取措施消除的,我们依法不予处罚。在此,我们也呼吁各相关工贸企业,根据国家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认真自查自改并积极上报属地主管部门,全面消除本企业重大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向辖区工贸企业进行宣贯,确保应知尽知。同时,继续加大力度督促、指导,让相关工贸企业进一步重视《判定标准》的落实落地,积极主动开展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并对标对表开展自查自改,实行闭环管理,全面防范化解重大事故隐患,确保工贸行业高质量的安全发展。
【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张强】
请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张强就我市目前防汛抗旱形势进行分析解读。
答:
一、天气情况
降水:总体偏少(常年500~788毫米)。沿淮淮北、江淮之间东部和江南东部暴雨日数偏多,其他地区偏少。
梅雨:淮河以南6月中旬后期入梅,较常年(6月15日)偏晚,出梅接近常年(7月12日),梅雨期偏短(常年27天),梅雨量偏少(常年江淮之间257毫米、沿江江南363毫米),梅雨强度偏弱。
气温:平均气温较常年(24.8~27.8℃)偏高1℃左右,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较常年(11~31天)偏多,主要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
台风:影响广德的台风1~2个,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至9月。
综上所述,预计主汛期气候状况总体一般到偏差,区域性洪涝灾害及高温影响明显。
蓄水情况:全市水库总库容16309万方,兴利库容10769万方。截至目前,全市水库蓄水总量6111万方,可用库容5603万方。
其中:卢村水库水位80.67米,蓄水量2212万方;粮长门水库水位128.84米,蓄水量1146万方;张家湾水库水位46.05米,蓄水量445万方。全市承担安饮工程水源任务的25座水库目前蓄水量为1216万方。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抓体系建设,认真落实防汛责任。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制,及时调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人员组成名单和市领导联系乡镇、街道工作名单;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山洪灾害威胁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防御工作机制,监测预警、人员转移等均落实了责任人。二是抓汛前检查,细致排查风险隐患。2月20日,市防指印发了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文件,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组织开展辖区、行业安全度汛隐患排查。三是抓预案修编,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参照省市预案重新修编了广德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根据需要,市发改委补充采购了装配式防汛子堤、吸水膨胀袋等各类防汛抗旱物资。四是抓队伍建设,强化抢险救援能力。依托市消防救援大队、城乡综合应急救援大队、蓝天救援队组建了100余人的防汛应急队伍,将安徽皖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5家专业施工企业纳入防汛抢险力量。5月10日在桐汭河开展了全市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演练。5月24日在杨滩镇横冲村在杨滩镇横冲村组织多部门开展全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6月5日-9日组织全市第二批20名冲锋舟(橡皮艇)操作手赴浙江丽水开展实战考核训练。五是抓宣传培训,提升基层防汛能力。通过“报、网、台、微”相结合的融媒体宣传手段,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范围的防汛宣传。
三、灾害预估及防御建议
1.暴雨洪涝和城市内涝。特别防范局地强降水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
2.高温热浪。主汛期高温日数偏多,有阶段性高温热浪,关注高温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准备工作。
3.台风。预计影响广德的台风接近常年,要防范台风带来的风雨灾害。
4.气象干旱。淮河以南入梅偏晚、梅雨量偏少,部分地区有阶段性气象干旱发生发展,防范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5.强对流。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为频繁,建议密切关注预警信息,采取措施降低其对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人身安全的影响。
【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张强】
请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张强对我市减灾救灾工作准备情况进行介绍。
下面,我向大家通报今年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增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
一是摸清物资底数。年初,会同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盘点了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库存情况,仓库现储存有价值500余万元的生活包、折叠床、棉衣被等生活类救灾物资。二是开展协议储备。与大润发签订了救灾物资协议储备合同,协议储备价值20万元的方便面、饮用水等;同时指导乡镇及村(社区)以预采购或者协议储备的方式储备生活类救灾物资,以保障灾害期间的紧急调用。目前,我市救灾物资储备能基本满足应急期救灾需要。
二、做好全市农房保险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农房保险政策,提升农房保险工作知晓度和影响力,使农房保险工作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二是做好信息采集。配合保险机构做好全市农村住房信息采集工作,确保采集信息数据真实准确,有序推进农房保险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完成工作任务。四月初,完成了2023年度农房保险合同签订,为全市126992户农户的农村住房投保农房保险,共支付保费203.1872万元。通过购买农房保险,能够有效减轻群众住房因灾倒塌损坏的损失,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部署“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工作
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集中宣传。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我局联合市科技局、市自规局、市气象局、市发改委等单位在夫子庙公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咨询日活动,向群众发放防灾减灾宣传册,普及防灾避险知识。二是开展“五进”活动。发动各乡镇(街道)、减灾委成员单位和社会组织,通过电子显示屏、拉横幅、贴海报等方式,同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把防灾减灾知识精准直达社会最基层。三是组织应急演练。市消防救援大队、市城乡综合应急救援队、蓝天救援队通过开展现场模拟讲解、演练,广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
四、组织参加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5月下旬,我局成功承办了2023年安徽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市应急局、公安局、交运局、卫健委等多个部门和市消防救援大队、城乡综合应急救援大队、蓝天救援队等救援队伍参与演练,通过承办、参与此次演练,达到了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科普宣教的目的,有效提升了我市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汛期已经到来,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稳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