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市司法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司法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3003253783Q/202205-00018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广德市司法局五年工作规划(2022—2026年)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5-27 发布日期: 2022-05-27
索引号: 11341723003253783Q/202205-00018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广德市司法局五年工作规划(2022—2026年)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5-27
发布日期: 2022-05-27
广德市司法局五年工作规划(2022—2026年)
发布时间:2022-05-27 10:16 来源: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广德市司法局五年工作规划
20222026年)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领导,厘清工作思路,善于谋大事、抓全局,制定出台全面依法治市重点工作指引清单、提醒清单、警示清单,健全完善请示报告、协调督办、专家咨询、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等制度,不断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优化协调高效。推动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部署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情况督察,推动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法治述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法治建设评价和法治谈话等制度。积极构建全链条动态统筹协调督办机制,发挥党委法治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加强分类指导、督导检查和跟踪问效,制定法治宁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完善法治建设考核方式。

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重点围绕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责任、督察工作清单。努力实现建成“安徽省法治教育建设示范市”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具体制度。加强合法性审查队伍能力建设,强化业务培训指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升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质效。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大力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对全市复议应诉案件综合分析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指导,做好积案攻坚和疑难案件审理、矛盾化解工作。持续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实地督查,督促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落实,实现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各部门执法机构全覆盖。将“减证便民”工作扩展至公共事业领域。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健全权责明晰的执法责任主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不断加大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能力。持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

三、全力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切实抓好“七五”普法总结和“八五”普法的规划组织实施。深入开展宪法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分众式、差异化普法。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开展法律服务”普法责任制,推动普法责任清单落实到位。坚持普治并举,推动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双培养工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健全完善“平台+单位”“基地+部门”宣传机制,推进法治宣传服务方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服务内容从“碎片化”向“整体性”转变。

四、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工作

继续探索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速构成大调解工作格局,参与推动调解中心平台建设, 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加快形成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提高依法调解的效力。继续深化“标准化调委会”创建活动和“百姓说事点”活动,“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县规范化调委会达到100%,“百姓说事点”各行政村全覆盖。

五、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以社区矫正法为指导,进一步健全规范运行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社区矫正委员会指导下,建立同社区矫正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社区矫正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工作保障机制。要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快速增长趋势,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提升执法水平,做到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健全监督考核机制。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各项要求有效贯彻落实,确保工作健康有序推进。继续探索社会化管理模式,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再就业、生活和心理遇到的问题进行帮助,借住各种外部资源,为社区矫正工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六、建设完备高效法律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强公共法律资源整合力度,补齐短板,提升质效,尽快建成相对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市场供给等多种渠道,丰富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群众需求、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体系,将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不断拓展公共法律服务范围。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优化,努力在全市基本形成管理规范、运行高效、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