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3003254102J/202305-00014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广德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5-09 发布日期: 2023-05-09
索引号: 11341723003254102J/202305-00014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广德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5-09
发布日期: 2023-05-09
广德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5-09 16:05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一号、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科学谋划、高位推进,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各项事业上台阶、出实效。202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2.5884亿元,增速4.8%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49元,增速7.5%,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一个稳定:粮食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找回耕地1.82万亩,整治撂荒耕地663.8亩。建设35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5.4万亩,总产22.99万吨。

突破: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新突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完成20212.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24万亩高标准农田正按序时进度推进。誓节镇阮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被列为宣城市强一增推进会观摩点,多次承接省市领导调研。机械强农取得新突破。新建提升3个育秧工场、3个烘干中心1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创建5000亩洪桥水稻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推广水稻机插秧面积5万亩以上,连续3年年均增长1.5万亩;新增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756台,发展规模社会化服务组织28家,实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3.5%;新增茶树修剪机、茶叶初加工机械、田园管理机、微型耕耘机等农业机械362台,进一步推进“农机上山”。

三个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断提升。落实抗疫情助企促发展若干政策,补助资金105万元;为15家农业经营主体授信2310万元发放劝耕贷143户、4619万元。目前,全市发展龙头企业231家、合作社603家、家庭农场3111(其中省级以上示范主体84绿色生态农业不断提升。推广水稻+”绿色生产模式0.6万亩,组织实施三大主粮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行动,建立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7个;新增品一标农产品8个,30个生产经营主体入驻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箐箐生态通过国家级生态农场复核;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96%、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特色茶产业不断提升。新建改种良种茶园3500亩,新增标准茶园3000亩,新建清洁化加工厂6座、加工流水线8条,全市共发展茶园12.8万亩,总产9900吨,创产值14.4亿元;成功举办2022国际茶日“皖美茶香”暨广德黄金芽品鉴会、开市节,省电视台同步直播;广德黄金芽获2022年“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启动“广德黄金芽”高铁品牌专列宣传,通过《中国推介》、cctv-2《第一时间》栏目、北京天安门《辉煌中国》视频展区开展广德黄金芽品牌宣传,国家一级演员刘亚津签约广德黄金芽品牌代言人。

四个增强:村集体经济明显增强。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提升工程,2022年度共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420万元,扶持27个村发展集体经济。全市133个村(社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326万元,同比增长134.3%;村均平均经营性收入达77.64万元,同比增长119%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82个,占比61.65%,百万元以上的村23农产品加工业明显增强。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95.69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9家,完成规工产值73.28亿元三资”管理明显增强。印发《广德市村务卡使用管理办法》,推行村务卡制度,137个村(社区)实行资金无现金支付,确保每一笔村级资金动向全程留痕、可追溯。农技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组织县乡两级15个技术指导单位165名农技人员联系990名科技示范户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建设5个科技示范基地。培训茶叶、农机等专业高素质农民180人,建设3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打造数字茶园2.8万亩

五个加快。融入长三角战略进一步加快。徽白茶开发产业联合体、荣达禽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成第二批安徽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中天粮油、大溪坞生态农业入选2022 年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示范创建名单。组织4批近70吨优质农产品运往上海,有力地支援了上海抗疫。三产融合进一步加快。柏垫镇茅田村、誓节镇杨杆村创成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誓节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卢村乡、东亭乡列入宣城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名单。2022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12.3亿元。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快。强化指导促进土地有序流转。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28.93万亩,流转率达58%,其中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12.2万亩,占比42%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建成12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202216个省级、2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完成规划编制和基础工程建设准备;完成非卫生厕所改造5000户,新建“生态美超市”17个。围绕竹乡画廊建设,整治提升自然村350个。获安徽省2019年以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成绩突出县。农民收入增长进一步加快。通过实施“五大振兴”,精准发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049元,增长7.5%

六个成效斐然。五大振兴”机制创新成效斐然。成立市领导任组长的“五大振兴”工作专班,分别制定“五大振兴”实施方案,分解年度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实行月汇报季调度年考核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全年召开4次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加大财政投入。今年以来,我市已落实6.9亿元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全力织密财政支持保障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成效斐然。3个片区围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谋划重点建设项目60个,已完成投资13.08亿元。东亭片区“竹乡画廊”为轴布局产业,激活沿线产业发展新动能。卢村片区笄山景区、珀洱度假山庄、牧春等80余家精品民宿和农家乐先后营业,年接待旅客量超30万人次。新杭片区初步形成以合兴村荷花、菊花为一产代表,金鸡笼村广德黄金芽深加工为二产代表,彭村新天地度假、培训为代表的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成效斐然。2022年我市盘活闲置宅基地7宗,面积24875平方米;盘活闲置住宅674宗,面积43385平方米;吸纳社会资本14276万元,带动农民就业239户,村集体收入增加94.5万元,涉及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累计918户、521万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成效斐然。全市摸排监测对象83户、220人,明确了县、镇、村三级帮扶联系人和帮扶单位,安排帮扶措施共346条。投入资金3845万元,实施4个衔接资金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县域结对帮扶成效斐然。拨付结对帮扶资金1510万元,采购砀山农副产品4700万元;广德、砀山互访46余人次,选派3名优秀干部和6名专业技术人员到砀山县开展学习交流;帮助48名砀山农民来广务工蔬菜生产成效斐然。新增设施蔬菜130亩,共发展设施蔬菜1900亩,总产6000;全市蔬菜播种面积5.56万亩,累计产量7.66万吨、产值3.81亿(其中食用菌580万棒,总产2750),保障了市民菜篮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