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市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教体局 > 新闻发布 >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索引号: 11341723556342452T/202204-00059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发布机构: 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文字实录】广德市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新闻发布会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4-25 发布日期: 2022-04-25
索引号: 11341723556342452T/202204-00059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发布机构: 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文字实录】广德市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新闻发布会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4-25
发布日期: 2022-04-25
【文字实录】广德市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2-04-25 16:43 来源:市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韩家红: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市扎实推进“双减”政策以来的工作成效,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情况,二是落实校内减负提质工作。

第一部分,介绍一下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情况。主要是两方面内容。

(一)工作成效。“双减”政策前,经我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共102所,其中学科类59所,非学科类43所。截止2022年2月,我市59所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至0所,压减率100%。59所学科类培训机构均已“注销”,学科类培训机构“清零”。

根据审批权限,结合《安徽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安徽省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安徽省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科技类、文艺类、体育类培训机构审批及监管工作分别属于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教体局。原教体局审批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43所经公示无异议后均已“注销”,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审批、监管工作已移交到相应主管部门。

通过大力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持续整治违规培训,进一步减轻了全市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

(二)主要做法。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广德市“双减”工作暨暑期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以市委副书记陈俊炎为组长,市领导刘群、马亮、司红星、江晓华为副组长,27个乡镇、市直单位为成员的广德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委教体工委、市教体局成立教体系统“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统筹落实“双减”政策。二是积极部署行动。严格执行“双减”政策规定,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印发《关于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的通知》,严禁幼小衔接、小升初、初升高等超前培训,严禁培训内容超过学校同期教学进度等超标培训。印发《关于暑期“双减”相关工作的通知》,严查在职教师、聘用教师有偿家教;教育学生不得到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机构接受培训、辅导服务。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对市内学科类培训提出“七个严禁”。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校外培训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市教体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城管局等部门,开展校外培训广告整治行动。三是依法打击违规培训。2021年8月份以来,市教体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各乡镇、街道办开展联合执法,关停、取缔违规学科类培训机构54所;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12人;解决退费问题11件;开展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常态性巡查60余人次。

第二部分,介绍一下落实校内减负提质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一是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健全学校作业管理细则和办法,做到总量“三统筹”,质量“三提升”;二是完善作业公示制度,学校、班级每日作业进行公示,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三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建立市、校两级作业设计教研机制,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和辅导能力;四是加强作业批改辅导,严格落实教师批改主体,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得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严禁手机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让家长给作业签字;五是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学习之余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

(二)全面推行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一是确保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印发《广德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确保有需求学生全覆盖,目前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参与率达到99.7%。二是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统筹安排午间看护服务、下午课后延时服务和晚自习看护服务,下午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正常下班时间。实施“托管+拓展”课后服务,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并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艺、劳动等活动。三是拓宽课后服务渠道,发挥教师的专业和爱好特长,适当引进第三方专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目前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参与率达96.2%,审核备案参与课后服务的校外专业人才139人。四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执行课后服务参与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办法和补助标准,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情况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一是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全学段贯通,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全学段贯通,做好幼小、小初衔接。二是打造“三个课堂”。校内课堂即第一课堂;课后服务即第二课堂;校外实践即第三课堂。三是实施强师计划。完善“县管校聘”改革,加强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和名教师建设,构建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指导学校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开展差异化教学及个别化指导;对标沪苏浙,加强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五是深化质量评价改革。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坚决克服“唯升学”“唯分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