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市人社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人社局 > 重大决策预公开 > 意见征集
索引号: 11341723563444561Y/202301-00048 组配分类: 意见征集
发布机构: 市人社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关于征求《广德市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6-10 发布日期: 2022-06-10
索引号: 11341723563444561Y/202301-00048
组配分类: 意见征集
发布机构: 市人社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关于征求《广德市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6-10
发布日期: 2022-06-10
关于征求《广德市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2-06-10 10:29 来源:市人社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根据市政府部署要求,现将《广德市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发给你们,请于613日(星期一)上午下班前将修改意见(加盖公章)书面反馈至市人社局办公室(OA公文邮箱),逾期不反馈视为无意见。

联系人:张光智,电话:6028688

附件:《广德市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2022610

广德市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有效应对疫情等多重因素对就业工作的影响,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一)促进社区居民就近就业、充分就业。以城市社区、乡镇企业聚集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劳动者、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建设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线上线下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三公里就业圈,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及其他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家门口就近就业,推动更加充分就业。2022年,全市17个城市社区、4个城乡社区、1个行政村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2023年,13个城乡社区、50%行政村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2025年,所有行政村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二)促进人力资源精准就业。着力搭平台、强服务、促匹配、提技能、优环境,帮助企业缓解用工短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支撑。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广就业创业,鼓励支持技工院校与主导产业企业合作,实施定向培养。每年举办招聘会不少于72场次,服务企业不少于890户次,达成就业意向不少于5000人,企业缺工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支持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广就业创业,力争留广率达30%以上。

二、推进措施

(一)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1.加速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大力宣传推广三公里就业圈,帮助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便捷掌握就业政策、岗位招聘信息等,达到三公里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的目标,促进更多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2.加大社区就业岗位开发。综合运用资金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等政策杠杆,加强对家政服务、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支持力度,按规定给予各类就业创业补贴,稳定岗位供给。鼓励各地开发更多灵活就业、新形态就业岗位,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就业需求。加大社区就业岗位摸排,及时精准推送给社区居民。

3.扩大基层服务岗位供给。结合广德社会发展实际及基层工作需求,在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开发疫情防控员、社区管理员、安全信息员等临时性专项岗位,安置有就业意愿的因疫等原因失业人员,安置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由同级财政资金给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2022年,全市开发临时性专项岗位不少于190个。

4.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每年开发公益性岗位不少于310个,确保每一名有安置需求、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能安置到公益性岗位。每年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不少于390个,确保每一名有见习需求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能参加见习活动。2022年,针对当前就业严峻形势,全市开发短期就业见习岗位不少于190个,安排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3-6个月就业见习、参与疫情防控等服务。

5.积极兑现抗疫稳岗扩岗奖补。落实落细《广德市当前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若干政策》,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应届高校本科(具有高级工及以上等级证书的专科)毕业生,分别兑现1000/人的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0000/人的一次性就业奖励。

(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1.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广就业。实施百企进百校人才招引计划,开展太湖西岸、安徽门户招才引智云直播活动,大力宣传《广德市人才兴企二十条2.0版》及就业创业有关政策,对专科生及以上学历人才落实薪酬补贴、租房补贴、安家费补助、留才补贴等政策,探索出台企业员工首次购房契税返还政策。每年开展一次本科、专科高校毕业生基本信息调查活动,积极引导本地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支持国有企业、优质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城乡社区服务和乡村振兴领域。2022年,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三支一扶等岗位招录(招聘招募)计划不低于278个。

2.促进农民工本地就业。落实《广德市招工引工奖励办法》,

建立外出务工技能岗位人员信息库,乡镇、街道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有序转移本地农村劳动力。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为有需要的农民工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个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2022年,全市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不少于2000人,开展补贴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3000人。

3.推动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开展退役军人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退役军人就业起航行动,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拓宽就业渠道,精准提供创业指导、就业援助、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2022年,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78人,创业培训不少于30人。

(三)强化企业用工服务

1.持续推进保障企业用工服务。常态化开展“2+N招聘四进一促稳就业和人社服务专员服务企业行动,围绕市经信部门评定的A类、B类企业,建立重点企业名录,实施企业用工包保责任制,为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招工用工援企”等服务,让重点企业用工有保障。4个外出招工专班常年外出开展招工活动,吸引更多外来人员来广就业。2022年,新吸引外来人员来广就业不少于3000人。

2.建立人力资源协作机制。聚焦四大主导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需求,常态化组织我市企业赴省内外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劳务对接,与结对帮扶砀山县开展皖皖合作,建立劳务合作基地。依托技工院校,完善招生、助学、奖励等政策,重点吸引安徽省砀山县、河南省光山县籍学生来广入学、就业。引进1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市场化服务,帮助企业招工引工。

3.实施技能提升行动。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6700人。加快广德高级技工学校二期建设,每年招生不少于10002023年建成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短期培训,为企业量身打造技能人才。鼓励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自主评价,为企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每年新增技能人才不少于33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不少于800人。

三、支持政策

(一)“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奖补。每年组织认定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按照不低于10000/年的标准给予奖补,主要用于社区就业创业服务、政策宣传及三公里就业圈宣传推广等,所需资金从市级财政资金列支。

(二)“三公里”就业圈就业补贴。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运营机构组织重点群体稳定就业、灵活就业的,根据就业人数,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运营机构稳定就业服务补助、灵活就业服务补助。对运营机构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根据就业人数,给予运营机构就业援助服务补助。对经营实体开发公益性岗位,组织公益性岗位对接,服务就业困难人员到岗就业,由就业补助资金按规定给予经营实体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具体补助标准按照宣城市购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指导目录执行。

(三)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聚焦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需求,精准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2022年,因疫情防控实施静态管理7日以上的县(市、区),可对因疫情防控停产停业的中小微企业,依据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按500/人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次,所需资金由失业保险基金承担。

(四)阶段性稳就业补贴。根据省、市出台的援企稳岗相关政策,对在疫情防控期间保持正常生产、不裁员或少裁员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

(五)设立就业风险储备金。市财政局统筹安排就业专项配套资金,设立地方就业风险储备金,积极预防和应对突发性、规模性失业风险。

附件: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2022610


附件

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序号

重点任务

时限要求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1

实施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建设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

2022年,全市17个城市社区、4个城乡社区、1个行政村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2023年,13个城乡社区、50%行政村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2025年,所有行政村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市人社局

各乡镇、街道

2

举办“2+N”特色招聘会,加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服务。

每年开展招聘会不少于72场次,服务企业不少于890户次,达成就业意向不少于5000人。新吸引外来人员来广就业不少于3000人。

市人社局

市教体局、市退役军人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街道

3

开发基层服务岗位。

2022年,在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开发疫情防控员、社区管理员、安全信息员等临时性专项岗位不少于190个,安置有就业意愿的因疫等原因失业人员。

市人社局

各乡镇、街道

4

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每年开发公益性岗位不少于310个。

市人社局

市民政局、市残联、各乡镇、街道

5

加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

每年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不少于390个。2022年,开发190个短期就业见习岗位,安排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3-6个月就业见习、参与疫情防控等服务。

市人社局

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团市委、各乡镇、街道

6

抗疫稳岗扩岗奖补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应届高校本科(具有高级工等级及以上等级的专科)毕业生,分别兑现1000/人的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0000/人的一次性就业奖励。

市人社局

市经开区(东区、西区、北区)

7

加大政策性岗位和国有企业岗位开发。

探索出台企业员工首次购房契税返还政策。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和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岗位招录(招聘)计划不低于278个。

市房管中心、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体局

市委编办、市税务局

8

引导本地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

每年开展一次本科、专科高校毕业生基本信息调查活动,积极引导本地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

市教体局

市人社局

9

促进农民工本地就业。

为有需要的农民工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个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引导外出返乡就业不少于2000人,每年开展补贴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3000人。

市人社局

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10

推动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

开展退役军人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退役军人就业起航行动。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78人,创业培训不少于30人。

市退役军人局

市人社局、各乡镇、街道

11

建立人力资源协作机制

建立皖皖合作机制,完善招生政策。

市人社局

宣城机电学校

12

大力提高技能人才供给。

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6700人,新增技能人才不少于3300人。加快广德高级技工学校二期建设,每年招生不少于10002023年建成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

市人社局

宣城机电学校

13

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奖补

每年组织认定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按照不低于10000/年的标准给予奖补。

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

14

设立就业风险储备金

设立地方就业风险储备金,积极预防和应对突发性、规模性失业风险。

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各乡镇、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