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市文旅局(广播电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文旅局(广播电视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35675104660/202202-00055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文旅局(广播电视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公民
名称: 广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2-22 发布日期: 2022-02-22
索引号: 113417235675104660/202202-00055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文旅局(广播电视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公民
名称: 广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2-22
发布日期: 2022-02-22
广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02-22 10:32 来源:市文旅局(市广电新闻出版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1年,广德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战略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全省领先,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品牌营销推广亮点纷呈,市场监管执法规范有序,文旅企业呈现提质增效、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通过不懈努力,广德市先后入选中国文化建设百佳县市和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获评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名城、长三角最佳悠享旅游城市。广德市文化和旅游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授予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积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一是规划编制,高质量编制《广德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旅游专项规划》。多次赴乡镇、街道、太极洞管委会开展规划编制调研,征求各乡镇、街道办和市直有关单位的意见。二是项目推进,大力开展文旅产业项目招商,制作《广德市文旅招商项目册》。截至目前,召开农旅文化项目预审会4次、上会项目18个、过会项目14个,提高过会项目质量。组织文旅项目初审会2次、文旅项目调度会2次,深入调研摸排项目进展和存在问题。遴选太极山庄、龙云山休闲旅游等2个项目申报第三批省“512”重点项目。加强对前两批5个省“512”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的指导,全年完成投资1.9亿元。三是为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帮扶力度。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服务企业200余家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做好为演出企业、旅行社等市场主体融资服务工作,指导竹乡假日旅行社等7家企业办理融资贷款。安徽明德竹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安徽强邦印刷材料有限公司入选第七批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组织李氏扇业、唐氏竹编、吴氏柴烧等参加第16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四是业态创新,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队赴安吉县考察学习旅游新业态安全生产监管,结合广德实际,制定《关于存量风险性旅游项目试营业相关问题的建议》,指导乡镇、街道加强对风险性旅游项目的监管,规范风险性旅游项目审批。做好省、宣城市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申报,海棠小镇、金钥匙书店、麦地音乐餐厅入选宣城市夜间文旅消费十佳夜娱活动、十佳夜读空间、十佳深夜食堂,组织企业参加2021安徽夜间文旅宣传推广活动。

二、持续健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标准化和均等化的要求,加强全市137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建设,构建阵地健全、功能完善、活动丰富的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二是设施提升,9个乡镇文化站配套设施均免费向公众开放。加快全市全域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建设,确定卢村、四合旅游交通标识牌建设方案,推进文化场馆、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无障碍设施提升,全年10座旅游厕所建设任务,现已建成8座,新增流动阅读服务点5个。三是场馆开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入馆人次稳居宣城市第一、全省前列。其中,文化馆接待群众95129人次,举办各类文艺活动81场次、培训辅导335期,惠及群众37万人次;图书馆新办证1499张,图书流通168577册次,接待读者182536人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95场次。四是志愿服务,加强文明与旅游同行志愿服务队建设,推进文明诚信旅游。成功举办安徽旅游诚信日”“服务质量江淮行和文明旅游七进等文明旅游品牌活动,开展环境整治、文明餐桌、向不文明旅游行为说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参与志愿者400人次。定期开展记录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11起,曝光不文明旅游行为4批次。

三、创新开展文旅品牌创建和宣传推广。一是品牌创建,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认真对标对表,梳理问题清单,制定任务清单,明确部门责任,注重统筹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迎评工作正在查缺补漏、抓紧准备。调度箐箐庄园创4A景区和笄山、牛山等创3A景区工作。拟定《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创建实施方案》,开展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作培训。指导卢村、新杭等乡镇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指导丁冲、九房、金鸡笼等9个村申报省级特色旅游名村。柏垫镇获评长三角最佳悠享旅游小镇,雨燕谷荣获长三角最佳悠享旅游民宿酒店拟定《关于促进广德市民宿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做好旅游民宿等级评定,推荐水上人家等民宿申报丙级旅游民宿。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申报省六大主题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省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省美丽茶村,其中笄山竹海获评省十大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二是宣传营销,参加2021首届长三角(宣城)文旅嘉年华、第四届国际旅游年会、安徽省自驾游大会、安徽省民宿大会、宣城市文房四宝节等活动,荣获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名城称号。开展春游江淮请您来百家媒体旅游推介活动,组织广德文旅美拍达人赛线上宣传,与马蜂窝旅游平台联合策划5条广德市旅游精品线路,并在20余家主流媒体发布。广德市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成功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三是区域合作,深化长三角一地六县文旅合作,参加旅动中国红首发仪式。赴江苏溧阳参加2021一地六县文旅联盟高端对话暨精品线路发布会,联合发布长三角之心文旅联盟品牌Logo。积极参加2021国际滨湖度假大会暨湖州度假博览会,全力筹备举办一地六县康养游推介大会暨嘉年华启动仪式。四是智慧旅游,制定《广德市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游安徽三级联建工作,录入游安徽”APP广德板块旅游资讯。主动与人社局对接,落实社保卡一卡通在文化旅游领域应用工作,指导三馆、太极洞景区做好相关设备改造。对接修改广德市旅游手绘地图,更新完善一机游广德智慧旅游平台数据内容。

四、大力繁荣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一是戏剧孵化,围绕建党100周年重要节点,创排现实题材皖南花鼓戏《河水清清》,热情讴歌基层优秀共产党员,先后入选2021年度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和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计划,并在全市完成巡演36场次。二是文艺创作,新创情景剧《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我在竹乡等你》。依托广德群文书场,选派相声《彩礼》参加省第十届曲艺展演,创作演出《共产党在广德——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书》。持续加强解宗来名家工作室建设,做好名家工作室主持人、成员的任期考核和日常管理。三是文化活动,开展柏垫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演出活动。积极参加我们的旗帜宣城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成功举办永远跟党走广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策划举办广德市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党史展,编排《画里竹乡》参加宣城市第十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联合市委宣传部、总工会、妇联等单位,筹备开展百姓百声颂百年”2021年广场舞集中展演。四是文化惠民,克服周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切实加强巡查管理,顺利完成2021年度送戏进万村演出137场、戏曲进校园”20场,实现每年每村一场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进校园,完成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1632场,观众20.5万人次,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太极洞景区参加第八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

五、扎实做好文物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一是文物安全,严格执行文物安全制度,狠抓日常安全巡查和汛期安全检查。更换全市文保单位临期灭火器120个,确保技防、人防措施落到实处。对九四零厂部分厂房水毁冲下的泥石进行紧急清淤,完成柏垫镇粮长村查园村古民居抢修加固。二是文物保护,天寿寺塔周边环境保护与展示工程有序推进,正按计划施工。桥头村祠山庙戏楼修缮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加快编制张光藻墓、李宪义宅修缮方案,完成省保小三线九四零厂机修动力车间、实验室修缮工程招投标。制定刘氏家族住宅群、下阳祠山庙等台风期间受损文物的修复计划和预算。三是文物利用,结合农历牛年和建党百年,联合省市文博单位推出《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红耀皖东南——宣城市革命文物图片展》等3场较高规格临展。以文物藏品和图片展板的形式,讲述文物故事,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四是非遗传承,《王氏折扇》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安徽明德竹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推荐高庙米酒制作技艺等7个项目申报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和第三批广德市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申报。积极参与安徽非遗购物节,组织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主场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展示活动、第二届长三角城市非遗特展和第五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皖南紫砂雕塑》入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薪传奖传统工艺(陶瓷工艺)大赛。持续组织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非遗展览展演,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六、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和监管执法水平。一是政务服务,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和省、宣城市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开展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全年完成互联网办件量25000件,法人注册20多个,皖事通用户活跃度达每月30000次,安康码亮码核验2万余次,互联网+政务服务”108个事项运行良好。进一步简化、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审批事项办事环节、材料、时限分别压减70%以上,办理深度均达90%以上,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向企业、群众提供事项完备、流程简约、服务规范、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窗口全年接受业务咨询100多人次,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00件,变更换发各类经营许可证50多家按期办结率100%,服务满意率98%,始终保持零投诉记录二是监管执法,出动执法人员1050余人次,检查文旅经营场所480家次,收缴盗版书籍183册,妥善处理旅游投诉9起,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起。坚持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相结合,与公安、网信、市监及乡镇、街道办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0次。采用错时执法、突击检查等手段,加大文旅市场监管力度。三是扫黄打非,深入推进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与郎溪、江苏溧阳开展文化市场交叉检查和执法交流,强化区域协作,维护文旅市场意识形态安全。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和中、高考文旅市场保障行动,严查出版物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七、统筹推进文旅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是疫情防控,第一时间传达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宣城市、市防指办疫情防控要求,全力部署检查A级景区、网吧、星级酒店、影院等文旅行业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截至目前,共检查文旅经营单位3256家次,出动执法人员9600人次。督促企业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严格落实扫码测温、佩戴口罩、人员摸排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摸排干部职工、从业人员、旅行社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广旅客信息。开展文旅行业疫苗接种宣传动员和集中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截至目前,局机关、三馆在职人员已完成接种100人,接种率97.1%;文旅行业从业人员已完成接种1440人,接种率98.7%。全面启动二码联查,实行无健康码、未接种疫苗人员实名登记和日报告制度。做好风险职业人群(导游人员)核酸抽检工作。二是安全生产,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和文旅市场安全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开展重大节点和重要节假日专项检查,做好汛期景区防汛工作。全力消除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并整改完成各类安全隐患59处,做到登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全年未发生重大文化、旅游安全事故。落实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组织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培训,不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八、抓紧抓实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管理。一是广电安全播出,大力开展广播电视行业安全播出的检查、整改及督导,顺利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工作。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节目三审三查和广告播出管理,对广电播出机构和网络传输单位实行常态化安全检查。二是非法卫地整治,组织开展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开展专项整治的宣传、摸排及拆除工作。坚决打击非法销售和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行为,对乡镇、街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累计拆除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7985台套,取缔非法销售点9个。同步开展无小耳朵社区创建及打击黑广播专项整治。三是应急广播建设,全力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广播建设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应急广播安装施工的督查、指导及协调工作。积极与省广电局对接,现已按期完成全部目标任务的建设工作,预计年底前完成项目验收。四是农家书屋管理,做好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组织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等主题活动,完成年度出版物补充更新和报刊征订,开展2021年度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等重要主题活动,联合市疾控中心依托农家书屋开展疫情防控等卫生健康知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