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市财政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财政局 > 新闻发布 >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索引号: 003253839/201911-00183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主题分类:
名称: 警惕非法集资五大陷阱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11-07 发布日期: 2019-11-07
索引号: 003253839/201911-00183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主题分类:
名称: 警惕非法集资五大陷阱
文号:
生成日期: 2019-11-07
发布日期: 2019-11-07
警惕非法集资五大陷阱
发布时间:2019-11-07 00:00 来源:广德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什么部分市民对非法集资深信不疑?这往往是因为投资者急切的求富和侥幸幻想两大心理因素在作怪。他们缺乏理性思考,幻想“一夜暴富”;怀有赌博的心理,明知有风险还要冒险参与。另一些人明知是陷阱,仍然听信集资者的花言巧语,主动上当受骗;知道事情真相后,不及时报案甚至阻止报案,为了挽回损失,还甘心当“帮凶”欺骗别人来弥补自己的损失;案发后被查处,反而认为司法机关不查处还有望追回自己的资金。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面广,表现形式多样,确实带有很强的迷惑性。”这些不法分子大多使用虚假身份信息在幕后操作,懂得抓住大众的心理,利用营销策略,且作案手段专业。在发生的非法集资大案中,骗子惯用的手段有以下五种:

   一、利用小恩小惠诱使市民关注,承诺高额回报,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的谎话。为吸引更多的市民,不法分子往往许诺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开始是按时足额兑现,一些市民在急切求富和盲目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对高额回报深信不疑。不法分子用后集资人的钱兑付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二、披上合法外衣从事非法集资。不法分子往往在外地成立公司,在当地成立分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用豪华的门面、办公楼、厂房等骗取市民的信任,但其往往从事的并非是规定的生产、经营业务,而是“挂羊头卖狗肉”从事集资活动。

  三、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将市民带入陷阱。不法分子往往以投资开发所谓绿色农业、环保等国家支持的新兴行业等名义,或以返本销售、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或编造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骗取入股,或以林权代管等方式,承诺高额固定收益,吸收公众存款。

  四、混淆投资理财和银行存储借贷概念。投资理财类公司经营范围不包括吸储和放贷,但骗子公司却开展此类业务吸取存款;有的骗子利用投资基金、网络炒汇、P2P等新名词迷惑市民,诱使市民利用此类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投资;有的打着专卖、代理、加盟连锁、电子商务等幌子,欺骗市民投资。

  五、利用亲情、熟人、本地人的信任诱骗市民“投资”。有些已经加入的投资人想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拿到“提成”,不惜欺骗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乡或邻居参与投资,有的连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不放过,最后酿成人间悲剧。

 

  分析点评:广大投资群体特别是老年朋友,遇到投资类问题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分析,多长个心眼,正确辨别合法、违法的界限,谨防陷入骗子设置的陷阱;一定不要相信高利率、高回报的谎话,市民如发现有非法集资的行为,应立即向当地政府举报。一经查实,相关执法部门将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广德市金融监管局、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