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雷电调控与强电磁效应皖南野外实验研究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广德市柏垫镇。作为我国雷电科学与防护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该基地将构建集科研攻关、技术验证与产业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标志着长三角地区再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广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兴华出席并主持签约仪式。
在全球防灾减灾研究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雷电灾害因其对电力、交通、航天等关键基础设施的严重威胁,被联合国列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领衔的科研团队,协同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历经两年科学论证与全域选址,最终选定雷电活动频繁的柏垫镇建立实验基地。项目依托60亩核心科研用地,规划建设人工引雷实验区、强电磁防护验证平台及智能监测网络三大功能模块,重点突破雷电主动调控、精准预警与智能防护关键技术。
据项目技术团队介绍,基地将开展火箭引雷、激光引雷等前沿技术探索,推动新型防雷装备研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构建全球首个“监测-调控-防护”全链条科研体系。通过建立重要基础设施防雷实验场,显著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及轨道交通、航空领域防灾能力。
签约仪式上,政企校三方代表共同表示,该基地建设不仅是科技攻关的重要载体,更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科研突破-技术转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预计带动防雷装备、智能传感设备等产业链在当地的集聚发展,为广德培育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广德市相关负责人强调,将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支持基地构建“基础研究-中试验证-场景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随着这一综合性科研平台的落地,皖南地区有望成为我国雷电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战略高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重大基础设施运行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汪成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