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长辈版 智能问答 繁体版

广德:“藏”在幼儿园里的非遗

阅读次数: 作者:朱玲玲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4-30 08:17
【字体:

    “老师老师,我编的好不好看?”稚嫩的童声在广德市金峰新城幼儿园的非遗课堂中响起。近年来,位于广德市升平街道的这家幼儿园以非遗为特色,以“浸润式体验”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小小的种子。

  竹编课程进校园,小手编织大世界

  广德市素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本地更是涌现了如唐氏竹编为代表的传统竹编技艺。金峰新城幼儿园因地制宜,善用本地特色,将唐氏竹编引入了园区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之中通过编竹篮、做竹扇让孩子们与非遗竹编亲密接触。竹编课程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更通过“认识竹子—剖篾—编织—装饰”的完整流程,让孩子们直观理解“从自然材料到实用器物”的创造过程,潜移默化中培养“以竹代塑”的环保意识与工匠精神。

  因材施教显匠心,分层教学激潜能

  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幼儿园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制定了“三阶递进式”竹编教学方案。小班的孩子们以打基础为目标,在编织技术上只要求掌握挑一压一,而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小朋友则会逐步教授挑二压二、挑三压三的技法,并在此过程中让孩子们掌握六角眼、斜边等更加复杂的编法。除了竹编课程外,园内的课间竹竿舞也根据不同年级采用短、中、长三种不同长度的竹竿作为道具,在欢乐的竹竿舞中,竹竿参差、童颜烂漫,非遗也悄然驻扎于孩子们的心中。

  非遗活动润童年,文化仪式促成长

  去年国庆期间,家长们来到教室里和孩子们共同创作竹编五角星,作品悬挂在教室里、摆放在展格内,成为幼儿园独特的风景线。除了日常的课程教学外,幼儿园还结合六一、元旦等文艺汇演,将“竹元素”融入歌舞、走秀之中。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更通过“家园共育”模式,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传承链条。在这里,非遗不再仅仅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是浸润在成长里的仪式之光。(朱玲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