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聚焦村干部管理的难点和堵点,积极创新村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完善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着力锻造一支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的基层村干部队伍,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外招内培聚良才,在选优配强上下功夫。为破解村级班子“人难选”的问题,广德市认真谋划,摸排本地优秀人才,拓宽选人渠道,想方设法从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选班子、配队伍。通过换届工作,配齐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有效破解了优秀人才供应不足的难题,也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起施展才华的舞台。坚持后备干部储配培养计划,结合全市中心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发布公告招聘村级后备干部、网格员等,将一些优秀人才力量安排到各类基层岗位,让他们主动参与村级相关事务,用实务历练干部,真正做到“备而有用”。坚持开展后备力量评估考察,由联系村领导、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走访党员群众,对其政治品性、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并作出综合评价,及时调整滥竽充数、评价不合格的人员,保证村干部队伍不断优化。
教育培训强本领,在育才赋能上创新招。针对村干部“想干不会干”“发力不着力”的问题,广德市将村干部培养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拨付专项资金,开展多期村干部集中培训班,组织全市领导干部、党校讲师、业务骨干组成市委宣讲团,深入各单位开展“理论指导学+现场观摩学”,通过面对面教、手把手带的方式,全面提升村干部的履职能力,让村级发展有了“主心骨”。同时,结合历史建筑与红色故事,打造了月克冲纪念馆、皖南红军独立团纪念馆、广德抗战第一党支部纪念馆、时空长广等多个可供参观的红色阵地,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地学习观摩。通过“理论+实践”“观摩+研讨”的方式,达到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让大家看有样板、学有目标、比有标准,推动全市上下形成了抓基层党建比学赶超争上游的浓厚氛围。
严管厚爱激活力,在管理规范上寻路径。积极探索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制”、周例会制,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明确“十个坚持”“十个不准”要求,对触雷池、越红线的村“两委”干部实行“零容忍”,坚决从严查处。强化履职评价考核,从政治建设、基层治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多个方面细化考核指标,每年对村干部进行综合考核,将考核成绩与村干部报考事业编相挂钩,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坚持正向激励,解决“动力不足”问题,健全村级干部工资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工资+绩效报酬”工资体系,出台并执行“四位一体”激励保障政策保证村级专职工作者薪资待遇。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的力度,拓展发展空间,切实打破村干部成长的“天花板”,全面激发村干部担当作为、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袁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