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市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3家、省级传统村落12家。近年来,广德市在和美乡村建设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因地制宜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传承工作。
统筹规划编制与设计。该市注重加强和美乡村建设规划与传统村落村庄规划有效衔接,科学编制传统村落和美乡村建设方案。合理确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项目、实施计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保护措施和保护责任人,并建立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管体系,确保规划得到有效落实;坚持原真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原则,根据古建筑毁损程度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合理选择进行修缮、重建或改建,尽最大可能还原历史原貌。目前全市传统村落均创建为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
注重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一方面,延续和恢复传统村落原有格局和风貌特征,开展门前院后“乱堆放”集中清理及村庄“绿化”、道路“亮化”“五小园”等建设内容,合理改善传统建筑内部设施和外部条件,大力提升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水平。另一方面,依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等,健全适宜古镇古村落的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体系,系统治理周边水域环境,推进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强物流集散、文化广场、停车场等设施建设,改善宜居宜业基础条件,满足居民现代生活需求。据统计,在传统村落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全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3940万元,建成后累计投入后续管护和提升资金约3400万元。目前全市所有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均实现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自来水普及率100%。
强化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是古村落的精神内核,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侧重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发掘和保护,营造良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氛围。例如,在柏垫镇刘福桥国家级传统村落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一核五区”为主线,即一核是范仲淹文化为核心,五区包括文正之路、希文雅集、范氏家风家训长廊、范仲淹纪念馆等建设内容;四合乡立足革命遗址多、英雄辈出的实际,坚持因村制宜、内外同修,建设过程中不搞大拆大建,注重“修旧如旧”,保护旧址、遗迹原貌,注重利用闲置房屋建成红色历史教学点,目前已建成四合乡红色家风记忆馆、家风家训馆、乡贤文化馆。
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利用。以村落居民为村落的灵魂,将传统村落保护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保护好传统村落风貌。同时,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农旅项目。例如,邱村镇在传统村落白云村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2000多亩的连片农田建设。通过定期举办“油菜花”节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同时依托现有的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精品粮油加工厂一座,成功引进一个集生态粮油种植及农业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农旅公司,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据统计,2023年全市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村集体经营收益总计达612万元。
传统村落,也称为古村落,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不仅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具有极高的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下一步,广德市将持续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注重发挥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生态、经济等价值,切实将传统村落打造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美乡村。(张绍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