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中央、省、宣城市关于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广德市农业农村局对标上情、立足本情、了解下情,制定了《广德市2023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广农工组〔2023〕3号)文件,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凝聚广大农民群众爱党信党思想共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为广德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内容求精,语言求“土”。宣传教育活动受众是广大农民群众,如何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把握宣讲内容?那就是讲他们能听懂的,带“泥土味”话。宣讲前,组织“小喇叭”成员认真学习宣讲内容,确保他们在宣讲前能学深悟透,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宣讲时,“小喇叭”成员与村里党员群众围坐一起,用当地方言与他们热情交流,侃侃而谈,不知不觉间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便融合到了唠家常中。亲切的乡音、通俗的解读,“党员爷爷”“党员奶奶”听在其中,乐在其中。
方式求活,形式求“新”。充分运用广德红色资源,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运用有生气、接地气的语言讲好党史故事,讲好革命先烈、英雄模范、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宣讲全覆盖。“情景化”宣讲,寻找身边的老党员,邀请他们给大家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变化和党史小故事,用朴实无华、真真切切的言语把在场的党员带入当年艰苦奋斗的年代。“艺术化”宣讲,打造品牌文艺志愿服务项目“群文书场”,利用文化润物无声的特点,将党的理论和政策,优秀传统文化等以评书、相声、快板、小品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传递。群文书场不仅仅是在文化馆小剧场进行艺术化宣讲,它还主动走进社区、学校、工厂、农村,将主题学习教育艺术化宣讲送到广德的各个角落,打通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效果求实,落地求“声”。积极做好结合文章,将宣传教育活动同解决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同“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同广德市乡村振兴“1+2+3”行动相结合,把“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作为加快广德发展的助力器和发动机,促进全市党员干部作风的大转变,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能力的大提高,促进广德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叶会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