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长辈版 智能问答 繁体版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18-03-01 13:58
【字体:

功能区基本情况简介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德城区西北郊,距离城中心约2公里,面积1000公顷,1994年由原林业部批建而成,是集休闲度假、朝圣谒祖、竹林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城郊休闲型森林公园,国家3A级景区。




远望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如一山横卧,故名横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敕封她为“天下英灵第一山”,山虽不高,但景色秀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竹文化与祠山文化相融合,城依山、山衬城、水绕园,山、林、水、城浑然一体。“横山远眺”为广德古十景之首,站在横山山巅,极目远眺,但见山峦起伏,林海茫茫;田畴绿满,河渠如带;古塔巍然,新楼错落,无限风光,尽收眼帘。竹基因库、横湖、祠山殿、犀牛望月亭、天梦亭、祠云亭、天语亭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公园服务设施完备,建有游客接待中心、游客休憩广场,配套有4A级宾馆木子度假村,年接待游客能力可达100万人次。


带您了解林长制






一、林长制的来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着力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





2017年8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通过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的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全社会护林兴林的意识显著增强。但总体上看,我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与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迫切需要以制度创新推进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补齐生态短板,筑牢绿色屏障。省委、省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对塞罕坝林场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定在全省建立林长制。



二、林长制体系





1. 目标要求。





到2021年,全面完成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计划,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到2030年,全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林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生态产品和林产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更好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2. 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坚持创新发展、改善民生;坚持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坚持严格考核、强化监督五个基本原则。





3. 组织体系。





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省、市、县(市、区)设立总林长,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设立副总林长,由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市、县(市、区)根据实际需要,分区域设立林长,由同级负责同志担任。乡镇(街道)设立林长和副林长,分别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村(社区)设立林长和副林长,分别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担任。县级以上建立相应的林长会议制度和林长制办公室。省级林长制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





4. 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实行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二是推进城乡造林绿化,到2021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





三是提升森林质量效益,不断增强森林生态服务、林产品供给和碳汇能力,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致富;





四是预防治理森林灾害,重点抓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五是强化执法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林业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三、林长制改革大事纪





2017年7月31日,中共宣城市委办公室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宣城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办〔2017〕72号),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林长制。





2017年9月18日,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林长制的意见》(皖发〔2017〕32号),决定在全省建立林长制。





2017年11月30日,中共广德县委 广德县人民政府印发《广德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广发〔2017〕24号),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林长制。





2018年4月30日,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优化林业发展环境的意见》(皖办发〔2018〕22号)。





2018年9月3日,中共宣城市委办公室 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宣办发〔2018〕25号)。





2019年9月10日,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标准着首个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在我省开始创建。




四、广德市林长制改革进展广德市,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宣城市代管。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介于北纬30°37′—31°12′,东经119°02′—119°40′之间,总面积2165平方千米。广德市活立木总蓄积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全省林业产业十强县(市)。2019年8月,广德撤县设市获批,由安徽省直辖宣城市代管。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94.4 万亩,其中林地面积达182.5 万亩,森林覆盖率58.38%,宜林地绿化率9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8%,绿地率36.6%,人均公共绿地11.9 平方米。


自推行林长制工作以来,全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7年11月30日,中共广德县委 广德县人民政府印发《广德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广发〔2017〕24号),拉开了林长制创建的序幕,随后出台《广德县县级林长会议制度(试行)》《广德县县级林长工作制度(试行)》《广德县县级林长制办公室工作制度(试行)》《广德县林长制信息通报制度(试行)》《广德县林长制工作督察制度(试行)》等8项制度,落实制度保障,全力推深做实林长制。


广德市已全面建立市、乡、村三级林长体系,落实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长职责任务,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全市共设立各级林长332名,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担任县级总林长、副总林长,15位党政负责同志担任1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级林长,设立乡镇级林长91人,村级林长224人,竖立各级林长公示牌共154块。


持续抓好一林一策、一林一档、一林一技、一林一员、一林一警的“五个一”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林长履职提供有力支撑。建立“一林一策”204个,“一林一档”332个,遴选林业科技人员45人,选派公安民警16人担任林区警长,聘请196名生态护林员配备移动终端开展常态化巡林护林。2019年完成林业总产值166亿元,其中竹业总产值123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