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德市政府网站!

无障碍 长辈版 智能问答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35675104660/202501-00069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文旅局(广播电视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广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5-01-03 发布日期: 2025-01-03

广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1-03 09:59 来源:市文旅局(广播电视局) 浏览:0
【字体大小:

2024年,市文旅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宣城市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聚焦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建设,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卢湖竹海一举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茅田山创成3A级旅游景区安徽明德竹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荣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桐汭街道滨河公园获评2024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桃园村、甘溪村入选省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前程村入选省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广德市连续第五年蝉联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获评中国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城市。全年接待游客12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8.6%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公共文化服务稳步提升。持续做好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和9个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完成乡镇、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运行管理自查整改,督促文化场馆、乡镇及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做好安徽文化云信息上传,指导3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参加省2024年公共文化空间绩效评估,获评一级公共文化空间1个、二级公共文化空间2个。新建桐汭街道天寿社区、祠山街道清溪社区、卢村乡甘溪村等3城市书房。指导20222023年已建成城市书房做好运维管理,协助流转图书41401册次,引导其联合机关单位、中小学校和校培机构开展文化活动。市图书馆接待读者299006人次,新增持证读者1355人,图书流通302047册次,开展书香九进、人人都是阅读者、南竹书堂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174场次。市文化馆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群文书场、乡村村晚、草坪音乐会等线上线下演出140场次,惠民加油站、民间高手进课堂等辅导培训560课时,惠及群众41万人次。市博物馆接待游客13.14万人次,团体参观130场次,开展小小陶艺师”“小小讲解员、趣味扎染、七彩课堂等文博社教活动87场次,辐射人群2万余人次。

(二)文艺创作展演成果丰硕。创编小戏《让地》《感恩有你》《献血之后》申报2024年度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计划,做好2023年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项目《天亮复婚》公演验收。原创相声《咱们村的事儿》入围安徽省第四届群星奖曲艺门类决赛。组织《太阳一出山岗子黄》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24年安徽省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推荐《咱们村的事儿》申报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项目。组织《火狮灯》参加安徽省首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交流活动。皖南花鼓戏《康养之念》完成剧本创作,康养歌曲(五首)进入歌词修改阶段。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137场,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持续探索送戏+”行动,组织送戏进景区、进商业综合体,开展戏曲进校园15、四季村晚9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活动3场。组织开展2024年广德市优秀原创文艺作品两会专场演出、元宵灯会、非遗民俗文化闹新春等活动。举办全省春节期间示范村晚”——杨滩镇燎琳村村晚和全国夏季示范村晚”——桐汭街道滨河公园夏季村晚,其中夏季村晚线上线下观看量达30万人次。

(三)文化遗产保护扎实开展。狠抓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做好日常安全巡查和汛期、重要节假日安全检查,累计开展文物安全消防巡查72次,检查文保单位、文物点218家次,发现隐患2处,均已整改到位,全年未发生文物安全事故。开展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已复核三普文物点251处,新发现2处。完成2025年度国保三防保护项目、省级文物保护项目资金申报。配合省考古所完成凤凰山水库库区地下文物发掘、地面文物异地迁移保护工作,配合开展抽水蓄能电站库区内文物保护单位迁移保护工作,完成省保单位耿村明代耿姓民宅异地迁移保护方案编制,推进龚守德牺牲纪念地保护工作。天寿寺塔光的茶事、鼓角楼月下桐汭入选宣城市第二届十佳文物活化利用优秀案例。开展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举办龙年生肖图片展、契约中国——马鞍山市博物馆馆藏契约展、中国符号——历代文字艺术专题展,结合馆藏文物开发系列文创新品10款。完成第四批县级非遗传承人专家评审,获批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5人。开展第一批县级非遗传承基地申报,出台2024年广德市非遗点单扶持办法。承办第五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非遗特展,开展宣城市第二届民俗文化季巡演活动广德专场2场,组织非遗进景区、进民宿、进课堂活动20余场。组织参加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展、安徽非遗购物节、安徽省首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交流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宣城市主场活动等展览展演近20场。

(四)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出台《广德市旅游发展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德市文旅项目投资与建设管理机制》,开展广德市十五五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接待山屿海集团、上海互集文旅、北京完美世界等企业49次,赴长兴日暮回家、溧阳青峰仙居、上海泰莱小园康养民宿等企业招商考察14次。与苏州明华酒店签约广德市亚朵酒店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召开农旅文化产业项目预审会5次,过会项目41个,计划总投资54.9亿元。其中,文旅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26.1亿元。全市文旅项目128个(酒店民宿50个、景区景点32个、文旅新业态22个、农旅综合体12个、文化类12个),其中谋划32个,计划总投资73.4亿元;在建31个,计划总投资41.2亿元;投产运营65个,总投资约45.4亿元。省双招双引综合服务平台项目74个,总投资106.1亿元,其中方案洽谈5个,总投资11.2亿元已签约13个,总投资9.6亿元已开工19个,总投资32.8亿元已投产37个,总投资52.56亿元。省“512”重点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00万元,已完成3100万元。全市重点文旅项目10计划总投资24.7亿元其中已开工8个,年度计划投资4.2亿元,已完成2亿元。纳统文旅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15.34亿元,已完成固投约2.05亿元。云梦溪谷、溪竹度假山庄正式营业,华东马术中心、异星部落部分投产,笄山温泉城市会客厅部分已完工,山见竹笙预计年内完工。制定广德市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工作推进机制及2024年工作要点,成立文旅局大黄山建设工作领导组,建立信息报送机制,承办全省大黄山建设重点项目调度现场会暨2024年旅游强省建设第五次调度会。7个项目纳入宣城市大黄山项目清单,总投资约17亿元,其中笄山温泉项目列入省级大黄山重大项目库。组织文旅企业参加广德市融入大黄山建设研讨会,推荐太极洞、箐箐庄园、云景牛山等企业参加大黄山重点项目融资专项活动(宣城站),推荐柏垫镇江南高地项目参加大黄山建设银企对接会签约仪式,组织太极洞、友情岁月牧场、圣境泊崖野奢帐篷酒店参加2024中国文旅博览会、大黄山文旅产业推介会。组织8家企业参加2024年全省文旅领域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工作培训,组织申报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基础设施及文旅服务提升专项债项目。推荐太极洞、云景牛山申报文旅设备更新专项债项目。现有规上文旅企业40家、限上文旅企业26家。公布第二批文旅贷白名单企业11家,新增贷款6笔、1190万元,续贷11笔、3770万元,2023年以来累计为11家企业贷款19笔、5440万元。

(五)品牌创建营销亮点纷呈。合力推进卢湖竹海旅游度假区创建各项工作,一举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完成全市A级旅游景区复核,茅田山创成3A级旅游景区,安徽明德竹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荣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桃园村、甘溪村创成省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前程村入选省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太极洞景区、甘溪村分别入选省最干净景区景点、最干净旅游乡村,开元名都酒店、圣境泊崖野奢帐篷酒店入选大黄山高端商务会奖基地,祠山牌广德黄金芽参加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并获银奖。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印发《关于印发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乡村民宿审批程序的通知》《广德市乡村民宿集聚村建设指南(试行)》《广德市精品民宿等级评定标准》,召开民宿发展工作恳谈会,联合市人社局举办首期民宿管家培训班,提升民宿业主管理服务水平创成省首批皖美金牌民宿”3家、皖美银牌民宿”7家,发放皖美民宿奖补资金59万元新申报皖美金牌民宿5家、皖美银牌民宿5家,并完成现场验收。组织王氏制扇国家非遗展示厅、甘溪乡村会客厅申报省级后备箱工程基地,组织欢溪原、皖南砖雕博物馆申报创建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组织申报乡村旅游双微提升点51个、经营管理人才9名。举办和参与中国皖南风旅游联合体第十七届年会暨广德市文化和旅游推介会、首届温泉湾杯长三角银龄系列赛事启动仪式暨广德市康养游路线发布会等文旅推介活动8场。在上海虹桥高铁站投放为期4个月的康养旅居来广德灯箱广告。常态化运营广德文旅两微一抖,新增小红书自媒体平台。开发康养旅游精品线路4条、夏季避暑旅游精品线路2条。围绕竹乡画廊风景道沿线景区、民宿,策划精品线路10余条。

(六)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五一、端午节等重要保障期广电行业安全播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广电行业相关单位参加省广电局组织开展的网络攻防演练,开展冬春季火灾防控。规范广电行业管理,常态化检查节目三审三查等制度落实。做好年度应急广播运行维护工作,终端在线率长期维持在96%以上。落实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终端全覆盖年度建设任务,新增终端771套。依托应急广播体系开展各项宣传,全市各级平台累计播发宣传信息3.5万条,特别是在汛期、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中紧急播发相关气象预警信息,充分发挥应急保障作用。制定非法卫地专项整治年度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非法卫地整治攻坚战,全年拆除非法卫星锅2000余台套。扎实推进无小耳朵社区、乡镇创建工作,祠山街道清溪社区、桐汭街道大木桥社区创成无小耳朵社区,四合乡创成无小耳朵乡镇。组织各大通信运营商在全市范围内落实酒店电视操作复杂化专项治理工作。联合市民政局、中国广电公司落实重温经典频道进养老机构专项工作。

(七)市场监管服务规范高效。审批歌舞娱乐场所6家、游戏游艺娱乐场所4家、出版物零售书店4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家、演出表演团体3家,文旅行业经营单位申请延续、变更及注销27家,网上办结率及覆盖率100%。完成43家出版物发行单位和48家印刷企业年检核验及市区3家影院年检工作。指导5家旅行社和分社完成设立申请并发放经营许可、2家旅行社申请变更办公地址。审批营业性演出活动22场。完成市机构改革涉及市文旅局的任务清单落实和移交工作,办理回复网络问政8件。完成行政备案事项编制和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调整工作。主动对接省文旅厅,为开元名都酒店全流程帮办《接收卫星传送的境外电视节目许可证》。对30家申请游戏游艺娱乐场所经营许可的企业开展筹建前现场勘查,并对10家场所进行公示。

(八)综合执法办案抓紧抓实。制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方案、2024年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方案,建立安全生产每月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执法大队月工作例会议事制度、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案卷评查制度、投诉受理制度。联合公安、交运及属地开展A级旅游景区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制发工作交办单8份。开展暑期涉旅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消除地质灾害及旅游设施设备等安全隐患。督促文旅企业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根据安全领域薄弱环节,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新业态新领域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检查网吧书店、KTV、电影院、星级宾馆、A级景区、旅行社等经营场所550余家次,开展部门联合执法21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100余处。立案查处并办结各类行政处罚案件15起,其中轻微免罚案件4起,办结省扫移交线索案件1起,收缴非法出版物185本,没收侵权出版物4本,罚没资金39547.5元。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动,办理涉未成年人保护案件9起,其中发行非法出版物案2起,侵权案件1起,网吧、电竞酒店接纳未成年人案4起,网吧擅自停止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案2起。开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暨拆窗破网打通安全通道专项行动,排查并整改隐患70余处、拆除防盗窗8处。与江苏宜兴、浙江长兴签订文化市场执法暨扫黄打非三方合作协议,与宁国签订旅游包车安全规范联合行动合作备忘录,与旌德签订扫黄打非合作协议,开展扫黄打非区域联防协作长三角旅游包车沿边执法行动9次,整治违规执业及经营行为6次。妥善处理投诉举报45开展人人都是迎客松文旅志愿服务活动90余场次,张贴海报150余份,服务游客30万余人次。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围绕康养+”五大产业体系,推进休闲度假、创意经济、文化服务等产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和业态分布。做好旅游+”“+旅游融合文章,培育旅游新场景、新产品、新业态,促进消费提升、业态焕新、地标打造。加快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完善项目管理机制,组织召开农旅文化产业项目预审会,指导已上会文旅类项目加快项目规划编制、签约、立项等工作。加快谋划2025年全市重点文旅项目、十五五康养产业储备项目。持续完善文旅贷功能,提升触达率和覆盖面。谋划卢湖竹海旅游度假区品质提升专项债项目指导文旅项目申报大规模设备更新等国债、专项债。

(二)狠抓A旅游景区品质提升,持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快竹乡画廊沿线智慧旅游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游客数据分析。在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基础上,丰富高品质度假产品,完善高质量度假设施,打造高标准度假环境,强化整体管理运营,接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完善民宿建前指导、简化办证程序,落实乡镇自验责任。有序推进太极洞桃园村等7个民宿集聚村建设。优化细化民宿奖补政策,成立民宿协会,举办民宿管理服务技能大赛,孵化一批民宿主理人、民宿管家。

(三)拓展省内市场巩固苏浙市场,深化长三角区域文旅协作。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精准开展针对上海市场的康养旅游推介参加上海旅游节、上海产业博览会等节展和宣传营销推介,与上海旅行社开展地接合作,开设广德窗口,实现客源引流。策划营销美食游、户外游、研学游、自驾游、非遗游等特色主题线路。在长三角一体化联防协作基础上,依托文旅联盟平台,拓宽协作范围,强化区域互查,交流优秀典型案件办理经验,采取线上与线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常态化、开放式业务培训。

(四)新建3个公共文化空间,指导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城市书房参加全省公共文化空间评估定级。持续做好三馆免费开放,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江淮读书月主题系列活动,提升夏姐姐故事会”“南竹书堂等品牌阅读推广活动质量。围绕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建设,开展送戏进万村”“戏曲进校园演出,持续探索送戏+”行动。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四季村晚、惠民加油站、群文书场等文化活动,筹备春节民俗文化展演。大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组织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和省、宣城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

(五)狠抓各级文保单位和文物点安全巡查,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项工作,谋划实施2025年度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资金补助项目,配合做好抽水蓄能电站库区内文物保护单位迁移保护。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做好文物藏品数字化工作。依托文物非遗资源,开发文创产品。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展演展示、授徒传艺,组织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民宿、进课堂活动。

(六)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道路交通夯基固本除患铸安三年行动,致力于补短板”“强弱项,防范化解文旅行业系统性风险。调研摸排旅游新业态,会同市监、公安等部门进一步建立定期会商、信息互通、线索通报、案件协查、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引导示范等手段,加强普法宣传,引导经营主体遵纪守法。健全以游客为中心的投诉处理机制,实行诉前服务、诉中调解、诉后处置简单投诉2小时、复杂投诉2的闭环管理。

 

 

2024122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