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德市政府网站!

无障碍 长辈版 智能问答 繁体版
索引号: 11341723556342452T/202409-00015 组配分类: 特殊教育
发布机构: 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2023年以来特殊教育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9-03 发布日期: 2024-09-03

2023年以来特殊教育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

发布时间:2024-09-03 18:18 来源:市教体局 浏览:0
【字体大小:

扎实做好广德市特殊教育普惠保障机制

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优先发展、特教特办,强力推动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一、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基本概况

截至2023年11月底, 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260人,已核查比例100%。按照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不同残疾程度和类别,采取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分类安置,“一人一案”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工作,其中:随班就读92人,特教学校就读104人,送教上门42人,外地入学17人,缓学5人,适龄残疾儿童安置入学率达97.6%。

二、发展特殊教育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工作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特殊教育发展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将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市教体局印发《广德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和规范我市特殊教育的发展。成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我市特殊教育学校规范化办学进行专业评估与科学指导,为特殊教育科研、康复训练、医学评估与鉴定、师资培训等提供科学的咨询和引导服务。

二是政策引领,妥善安置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市教体局会同市残联认真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工作。组织各校、乡镇、村社区对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进行精准摸排,建立信息台账,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按照“一人一案,分类安置”的原则对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方式进行评估认定,制定促学措施。市教体局做好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监测系统应用和管理,对应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台账信息逐一进行核查,摸清具体情况,分类进行教育安置,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市教体局认真落实《安徽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工作指南》,要求各校进一步完善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工作。

三是分类安置,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实名登记,根据未入学残疾儿童身体和家庭实际状况,采用多种形式,安排其接受义务教育。对适合进入普通学校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安排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统筹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为其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是资金保障,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特殊需求,在“两免一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6000元/年标准,并足额拨付,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参照上述标准执行。各级财政支持的残疾人康复项目优先资助残疾儿童,2022年,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特教学校教学楼、综合楼等进行加固改造,改善了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环境。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五是资源保障,组建全市特殊教室资源教室网。邱村中学为我市2015年度资源教室建设项目学校,投入资金22万元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心理测量室、沙盘室、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和生物反馈室、团队辅导室。近年来在公办中小学建设8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组建了以公办学校为主体的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网,下一步将根据学校残疾儿童分布情况继续加强资源教室建设。

六是师资保障,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省定标准,配齐配足特教学校教职工编制,及时配备特教学校专任教师。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人数较多的普通学校,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全面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确保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工资提高10%和特教津贴按基本工资15%发放的政策落到实处。2020年特教学校完成3个市级微课题和1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并顺利结题,加强学校教学指导,为学校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市特殊教育学校基本情况

特教学校占地面积7012㎡,建筑面积共计3132㎡,建有教学楼一幢、康复综合楼一幢、宿舍楼一幢、食堂餐厅平房建筑一栋。设有智障和自闭症儿童手工室、儿童认知能力测试与训练室、音乐治疗室、心理沙盘室、宣泄室、蒙台梭利教具室、律动室等功能教室。

学校设有康复和义教两个部,其中康复部主要承担全市部分孤独症和智力障碍儿童康复任务,义教部承担全市6-16周岁残疾儿童九年义务教育教学任务。2024年在籍学生112人,残疾类型涉及智障、听障、自闭症、精神残疾及重度肢体残疾等。所有入籍学生均持有残疾证,其中智力障碍57人(自闭症行为17人)、精神障碍17人、多重残疾24人、肢残8人、言语障碍5人、听力障碍1人。

截止2024年初学校共有教师18人,其中本科13人,大专5人,特殊教育专业5人,美术专业2人,体育专业1人。省级教坛新星1人,宣城市骨干教师2人,广德市骨干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多名教师获省市表彰,其中张彩宁老师在2021年获得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坚持全员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在完成市教师发展中心规定的线上线下培训项目之外,紧紧围绕办学目标和学生特色定期开展校本专题研修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外的各类业务培训,并在校内开展二次培训。组织教师开展“青蓝工程”项目活动,由学校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开展师徒结对,,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每年四、五月,十、十一月为教师集中学习月。学校教科研成绩突出,在省市优质课比赛和论文竞赛中屡获一等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