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德市政府网站!

无障碍 长辈版 智能问答 繁体版
索引号: 11341723MB1K4090XK/202305-00041 组配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活动
发布机构: 桐汭街道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名称: 广德市桐汭街道:“非遗学社”公益课堂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5-08 发布日期: 2023-05-08

广德市桐汭街道:“非遗学社”公益课堂

发布时间:2023-05-08 15:52 来源:桐汭街道 浏览:0
【字体大小:

一、活动时间:2023年5月7日

二、主办单位:广德市桐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三、活动地址:桐汭街道城市红色驿站

四、联系电话:0563-6025103

五、临时停止活动时间:无

5月7日上午,桐汭街道城市红色驿站异常热闹。原来是20余名未成年人正在这里参加“非遗学社”公益课堂活动。

一块紫砂泥料、一杯泥浆、一把小竹刀,走进活动教室,“陶艺创作工具简炼、手法灵活,主要分为捏制成型、拉坯成型、晾干、烧制四大步骤……”陶艺老师徐代林正在向大家介绍什么是“陶艺”,并带领小朋友一起制作陶艺花篮。

据介绍,徐代林是广德市誓节镇“代林陶艺”工作室创始人,也是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皖南紫砂雕塑》代表性传承人。现从事紫砂雕塑创作工作,他的作品《蟹蟹喽》曾入围过2021年“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育》曾荣获2019全国非遗传承人作品联展金奖等。

教室里,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徐老师如何在拉、揉、捏、拍等娴熟的指尖跳跃中赋予一堆堆陶泥新的生命,刻画出形象生动的图案。老师的精彩演示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大家跃跃欲试,分组玩起了泥巴,欢乐瞬间溢满了教室。

“不要怕”、“大胆出手”、“不要犹豫”……实践环节,徐老师细心指导,并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在篮子的外形上加入自己的创意,一捏、一拉、一提,随着旋转的圆盘,一支支形态各异的花篮便呈现出来,孩子们不仅近距离感受了传统非遗的独特魅力还非常有成就感。

据了解,此次陶艺小课堂是桐汭街道联合市文化馆启动“非遗学社”公益课堂项目的第一期首次课程,项目拟开设3期课程,5节课为一期,每节课时长约90分钟。第一期课程以“代林陶艺”体验为主题,后期陆续开设其他非遗课程。

“非遗来自于人民,也要活在人民之中,街道开设“非遗学社”公益课堂只是一个起点,如何让非遗’活下来’并且‘火起来’,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桐汭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吴建红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