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23003253775x/202309-00027 | 组配分类: | 主动回应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主题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 |
名称: | 宣城广德市: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化解群众“急难愁盼”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09-15 | 发布日期: | 2023-09-15 |
近年来,广德市持续聚焦孤老残幼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创新社会救助形式,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一是坚持高效救助,解群众之“急”。加快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自2021年11月起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办理流程,提高社会救助服务效率,让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大力推行“互联网+社会救助”,打造“社会救助一件事”,推广使用“皖事通”“皖救一点通”便民服务应用,实现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事项申请“一网通办”,让救助申请更加便捷高效。
二是坚持精准救助,解群众之“难”。不断健全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为主体,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夯实基本生活救助,将符合条件人员全部纳入低保、特困或临时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完善专项社会救助,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作用,将困难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各方面的求助信息及时转介推送到对应部门,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各部门协同施救。加强急难社会救助,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作用。
三是坚持主动救助,解群众之“愁”。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实现救助模式从“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确保困难群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建立健全县乡村“救急难”工作机制,全市137个村社区全部成立“救急难”互助社,困难群众最快1个工作日内就能获得救助。建立以村干部、网格员、民政协理员等一线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信息员队伍,及时发现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帮扶范围。
四是坚持多元救助,解群众之“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进一步推进“物质+服务”多元化救助模式。探索打造“暖心帮把手 爱在桐汭行”社会救助品牌,结合公益创投项目,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科普知识宣传、残疾人就业帮扶、留守儿童关爱等系列活动,惠及600余人次。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为阵地,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发挥慈善力量,实施“汇聚慈爱、善行广德”系列帮扶项目,积极开展慈善助老、助童、助医等帮扶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