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德市政府网站!

无障碍 长辈版 智能问答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35675104660/202304-0009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文旅局(广播电视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公民
名称: 广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4-25 发布日期: 2023-04-25

广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4-25 11:09 来源:市文旅局(市广电新闻出版局) 浏览:0
【字体大小:

2022年,市文旅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三馆接待人次位居同级场馆第一方阵。全域旅游创建跃居全省前列,创成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886万人次,同比增长12.8%,实现旅游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11.6%。笄山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特色美食村丁叶辉2位同志入选省文旅系统先进工作者。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文艺创作展演出新出彩。围绕党的二十大,创编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做好年度省、宣城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申报,《抱朴归真农家乐》入选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计划。《河水清清》入选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组织召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座谈会,举办曹寿槐捐赠百幅书法作品展,启动解本康声乐名家工作室建设。新创音乐情景剧《我在竹乡等你》。联合绩溪、郎溪、泾县等兄弟县区打造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歌曲《携着春风来》。完成原创打击乐歌舞剧《喜闹金秋》创作编排和对外发布。依托群文书场开展曲艺作品表演展示,选拔队伍参加省、宣城市喜迎二十大,迈向新征程广场舞展演,推荐节目参加省文旅厅、省妇联举办的安徽省2022少儿文艺表演。深入企业、乡镇、社区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幸福欢乐竹乡行演出。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惠民加油站、文化下乡和线上线下展览展示、公益培训,筹划举办非遗过大年民俗文化演出。克服周边疫情不利影响,全年举办公共文化进景区5场,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137场,实现每年每村一场戏,极大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升级。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行动,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管用育。扎实开展9个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加快3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三馆入馆人次、活动数量稳居全省前列、宣城第一。其中,市文化馆接待群众10万余人次,举办文艺活动90余场次,线上线下文化走亲7场,开展春季、暑期、秋季三期公益培训,共开设课程34门、600余课时,惠及群众35万余人次;市图书馆完成一级馆评估定级申报,新办读者证1810张,图书流通295841册次,接待读者241849人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54场次,少儿阅览室、亲子绘本故事中心投入运行,机电学校图书馆分馆建成开放。市博物馆接待游客60605人次,举办线上线下社教活动68场,辐射人群4000余人次,引进智能扫码语音讲解系统。着力打造“15分钟阅读圈,完成20223个城市阅读空间建设任务,完成十四五期间13个待建城市书房信息化建设的设计、配置和评审。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全域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和乡镇旅游集散副中心建设。完成卢村乡、东亭乡旅游交通标识牌采购安装,完成全年新建2座旅游厕所的目标任务,会同交运局确定竹乡画廊风景道示范段导视系统设计方案。

(三)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加大农旅文化产业招商和在建文旅项目推进,着力招大引强”“培大育强,破解小项目瓶颈,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旅游专项规划》,加快出台《广德市休闲旅游项目投资与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山水资源优质的乡镇、村,通过招商引才等途径开发农旅产业项目。组织农旅文化项目预审会3次、过会项目16个。大力推进竹乡画廊风景道建设,编印竹乡画廊文旅项目招商册,加快沿线异星部落、卢湖坝下公园露营地、笄山远山露营地等项目落地。加强对省“512”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加大存量项目调度推进,溪竹度假村等9个在建文旅项目投产运营。总投资13.39亿元的10个纳统文旅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5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04亿元。结合四送一服,落实市场主体纾困融资贷款和贴息申报,上报白名单企业32家,对接银行落实贷款3000余万元,以担保换期权方式协调市城投担保公司为云景牛山融资300万元。召开以工促旅对接会,搭建工业与文旅企业沟通桥梁。组织文旅产业座谈会4次,为企业争取政策支持。培育益程古建材料有限公司等成为规上文化企业,推荐吾家书屋、时代国际影城等5家企业参与省第九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推荐麋鹿森林咖啡馆、鑫龙湖度假村等6家企业申报省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主要负责人带队赴浙江安吉考察露营地,召开露营地培训会,指导新业态项目发展。

(四)品牌创建营销亮点纷呈。制定《广德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卢湖竹海度假区创建实施方案》,出台《广德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关于规范广德市旅游民宿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指导灵山大峡谷、云景牛山等争创4A级景区,指导彭村新天地、友情岁月家庭牧场创建3A级景区,支持卢湖竹海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展省级文化旅游名县、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及休闲旅游示范点创建培育,做好民宿(农家乐)等级评定。开展乡村旅游“421”行动和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创建,下发《广德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荐东亭乡青创直播基地申报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发行广德旅游年卡,实施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开展皖美好味道 百县名小吃美食宣传。培育广德炖锅、广德蛋炒饭等美食特色品牌,发布广德美食主题Logo及宣传片,制作广德美食手绘地图。加强与携程、途牛、美团等OTA电商合作,做好两微一抖等新媒体运营。开通市外游客过境短信,投放杭州西湖景区观光车车身广告。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文旅合作,举办长三角一地六县康养游推介大会,制作长三角之心美食地图、文创商品包装。制定竹乡画廊风景道宣传营销方案,征集发布风景道品牌形象、品牌标识及宣传口号,拟定宣传片策划案初稿和相关文案谋划风景道品牌形象整体营销。开拓G318公路沿线城市旅游市场,设计布点G318公路和竹乡画廊打卡站牌。升级一机游广德智慧旅游平台,打通游安徽广德板块与一机游广德数据接口。

(五)文物非遗保护成效明显。狠抓日常安全巡查和汛期、重要节假日前安全检查,累计开展文物安全检查71次,检查文保单位、文物点等563家次,全年未发生文物安全事故。做好博物馆安全隐患排查和安防设备检测,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天寿寺塔周边环境保护与展示工程、四合乡刘凡安宅修缮工程稳步推进,小三线九四零厂机修动力车间修缮工程等待竣工验收。完成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凤凰山水库文物资源评估实地调查和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内自建房屋调查。配合省考古所开展城市副中心文物发掘,完成柏垫镇梅泉村汉代遗存、四合乡徐村社区清代墓葬、杨滩镇横冲村新发现古墓葬抢救性发掘。皖南砖雕、皖南紫砂壶制作技艺、高庙米酒酿造技艺入选省级非遗项目。五合绿茶制作技艺、施村蜜枣加工技艺、京砖烧制技艺、宣纸折扇制作技艺、皖南根艺等5个项目入选宣城市第六批非遗项目。明德竹木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唐诗礼竹木工艺品有限公司入选省级非遗工坊。组织非遗项目参加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和淘宝安徽非遗购物节,联合中小学校共建传统技艺传习基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0场。

(六)市场监管服务持续加强。审批电影放映单位1家、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1家、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1家、歌舞娱乐场所1家、包装印刷企业2家、出版物零售书店8家,33家文旅经营单位申请延续及变更,按期办结率100%。完成2022年出版物发行单位和印刷企业年检核验以及市区影院年检工作。全面推进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健全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AB岗制、服务承诺制,规范推进工作人员帮办服务,积极推行网上办”“快递办”“自助办”“预约办”“延时办等不见面审批方式。开展政务服务换位体验走流程活动,梳理权力清单,统一标准、简化手续、规范流程,审批事项办事环节、材料、时限压减70%以上,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坚持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部门联查相结合,检查文旅经营场所750余家次,妥善处理旅游投诉22件。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做好重大节点和重要节假日专项检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监管。深化区域联防协作,参加芜湖、宣城区域联防协作整治检查,与郎溪、江苏溧阳签署区域联防协作协议,开展文旅市场交叉检查和新业态监管交流。对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娱乐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检查。做好非学科类校外文化艺术培训机构日常管理,准予复课41家。深入推进文明诚信旅游,举办中国旅游日、安徽旅游诚信日等主题活动,开展文明旅游六进活动。

(七)执法安全工作守牢底线。加大文旅市场执法力度,坚持查处一案、震慑一片,对触碰红线、越过底线的企业和个人,铁拳出击、毫不手软、严厉查处、形成震慑,推动案件查办提质增效。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900余人次,立案查处6起,办结4起,罚款21200元。与公安、市监、消防、网信及乡镇、街道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0余次。开展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少儿出版物市场、涉民族宗教非法出版物、政治类有害出版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经营行为,下架耽美小说400余本。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和扫黑除恶,以正道”“新风两个集中行动为主线,深入开展清源”“固边”“净网”“秋风”“护苗五大专项行动。压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巩固提升文化和旅游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狠抓文旅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开展文旅行业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文旅行业安全隐患百日行动,排查安全隐患100余处,下发整改通知书50余份,全部实现闭环管理。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风险职业人群(导游)核酸抽检。部署检查A级景区、星级酒店、网吧、影院等文旅重点场所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对未严格落实的企业通报21次,约谈、责令停业整顿30家次。

(八)广电新闻出版健康发展。全力做好广电行业迎接党的二十大安全播出、安全生产的督导、检查及整改工作。召开动员会议,部署各责任单位制定各自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抓好网络安全隐患排查,组织相关单位参加宣城市、省广电局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及时高效落实整改任务。开展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组织乡镇、街道办联合巡查42次,出动执法车辆59车次、执法人员177人次,拆除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235台套,新创成5无小耳朵社区。完成应急广播功能性测试和终验,做好应急广播体系运行维护保障,实现终端在线率96%以上。探索创新使用方法,通过应急广播开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气象预警、防范非法集资等工作宣传,发挥应急广播效能。加大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管理,完成放映任务1644场,观影人次28万余人,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进校园和省、宣城市部署的重要主题电影放映落实老放映员工龄补助审核发放。加强版权行政执法和监管,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开展冬奥版权保护集中行动、青少年版权保护集中行动及院线电影放映版权保护行动。做好农家书屋效能提升和规范管理,完成年度出版物更新。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喜迎党的二十大”“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我爱阅读100读书打卡等主题活动。

(九)党的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提升党建规范化水平,深化主题党日活动内涵。完成机关党委所属8个支部换届和机关党委委员增补,评选表彰2021年度优秀党员,参加全市模范机关评选。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围绕省委、宣城市委、市委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部署,制定《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若干举措〉任务清单》《五聚焦五查找作风建设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排查党风廉政风险点,制定相应防范举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配合派驻纪检组开展三公经费清查,稳步推进市委优化营商环境巡查组反馈的两项问题整改。强化教育引导,健全针对性、常态化教育管理监督机制,结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组织领导干部参加网络在线学法考试,签订不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承诺书,在重要节假日通过微信群等发送廉洁提示。开展党风廉政学习、警示教育、廉政谈话20余次,深入剖析违纪违法案例,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2022年,外县调入1人、公开招考4人,打造适应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抓好文旅系统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宣传、大贯彻,做到学深学透、入脑入心、落地落实。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以党的二十大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支部建设和组织生活,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做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深入推进文旅系统党的建设,打造山水竹乡 红色文旅品牌,争创A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一岗双责,强化管党治党,守好纪律红线,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化廉政文化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五比五评为抓手,推进五聚焦五查找作风建设集中整治,全面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坚持管阵地、引导向、强队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机制,守牢政治底线和安全底线。

(二)扎实推进产业项目招引落地和跟进服务。紧盯市场需求,精心谋划文旅产业招商项目。实施竹乡画廊风景道沿线产业培育行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沿线文旅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特色餐饮、生态康养、农村电商等业态。协调项目前期准入及后期服务。出台《广德市休闲旅游项目投资与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盘活存量在建项目,加大调度推进力度,争取更多项目投产运营。对接金融机构,做好文旅企业、文旅项目纾困融资。申报第八届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完善竹乡画廊风景道沿线全域旅游集散体系,规划布局风景道旅游集散节点。加快沿线旅游交通标识牌、旅游驿站、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注重融入非遗文化、历史民俗、手工艺品、农特产品等元素,丰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内涵和功能。推进A级景区扩面升级,力争创成2个以上3A级景区,加快卢湖竹海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实施风景道沿线乡村旅游“421”行动和双微提升行动,做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A级景区村庄建设。完善提升现有智慧旅游平台,在风景道沿线旅游驿站、观景台等场所提供智慧语音导览、智能导航、旅游消费购物等智慧旅游服务功能。

(四)大力推进文旅品牌创建和整体宣传推介。围绕竹乡画廊风景道沿线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户外运动、幽谷避暑、生态养生等二日游、三日游主题游线。推进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和皖美好味道 百县名小吃美食宣传,推出美食品牌视觉识别系统,打造广德炖锅美食品牌。落地G318公路和竹乡画廊沿线打卡站牌,落地情满后备箱安徽自驾发车仪式,举办高铁沿线百城推介——广德(合肥)文旅推介会,开拓G318公路沿线城市、合肥及皖北自驾游市场。深化苏皖合作区示范区和长三角一地六县文旅合作,加强长三角之心文旅品牌宣传,联合推广精品线路、发布优惠政策、制作文创产品、开展推介活动。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培育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加强艺术创作规划指导,推动文艺惠民乐民,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积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和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计划。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市重点工作,加大文艺精品创作。讲好广德故事,唱响广德声音,热情讴歌竹乡画廊风景道建设为沿线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乡村产业兴旺、群众致富增收等方面带来的可喜成果,为广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摇旗呐喊、加油鼓劲。

(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以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为契机,加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效能建设,打造一村(社区)一品乡村文化品牌。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完成年度城市阅读空间建设任务。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江淮读书月”“夏姐姐故事会”“南竹书堂等阅读推广活动。实施送戏进万村”“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惠民工程和公共文化进景区活动,深入开展文化进基层。组织开展乡村春晚”“民俗文化闹新春”“我们的节日”“惠民加油站等品牌文化活动,开展一地六县线上线下文化走亲。

(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完成天寿寺塔周边环境保护与展示工程,配合市住建局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做好老城区保护与更新。完成云氏宗祠修缮工程,编制万孺人墓修缮方案,开展文物保护项目施工监管。加强文物藏品的保护、研究、利用,引进省内乃至全国较高规格临展展陈。深入挖掘竹乡画廊风景道沿线历史遗存、民俗文化,注重传承利用和创新发展。落实非遗传承地方资金补助,与学校共建紧密型传习基地,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活动。指导非遗博物馆及体验性非遗研学基地建设。

(八)做好广电行业安全播出和安全生产,持续开展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应急广播运行维护保障,探索创新使用方法,充分发挥应急广播体系效能。加大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管理,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进校园和主题放映。推进农家书屋效能提升,落实我的书屋·我的梦等年度农家书屋重要工作,完成年度出版物更新配送工作。

(九)加强文旅行业市场监管服务。严格按程序和时限对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受理、审核、转报、发证等,加快非学科类校外文化艺术培训机构审批。做好权责清单调整、行业社会组织团体健康管理及年检工作。开展政务服务换位体验走流程活动,落实一次性告知和首问责任制,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深化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文旅市场联防协作。谋划建设视频监控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对演出市场、网络文化市场、游戏游艺场所、剧本娱乐场所、艺术品市场及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监管。引导文旅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培育旅游服务品牌,创建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持续提升旅游投诉处理质量,推进文旅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十)加大综合执法和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工作力度。常态化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依法严肃查处各类扰乱文化、旅游、广播电视、网络视听、新闻出版版权等市场经营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压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狠抓文旅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守牢行业安全底线。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警示教育,引进第三方对行业重点场所明察暗访,研判解决文旅领域安全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抓实抓细文旅行业常态化疫情防控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