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235621819233/202302-00020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市交运局 | 主题分类: | 工业、交通 |
名称: | 广德交运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3-02-08 | 发布日期: | 2023-02-08 |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的喜庆之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较好地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多站合一+客货同网”获得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项目建设不动摇。G50高速改扩建工程全线动工;G318山关至郎溪段启动建设;S202祥花路、S459广安路加快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140公里,养护工程147公里,危桥改造10座,安防工程103公里。
(二)聚焦竹乡画廊不动摇。深入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交通强国建设“一县一品”落地,高规格推进“竹乡画廊”美丽公路建设,完成30公里示范段及40公里提质段改造,建设经验在全省交旅融合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三)聚焦服务提升不动摇。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获批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开通省际毗邻公交2条,敬老爱老线路1条。进一步简化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流程,实现办结率100%;申报全省首批“县乡两级代收代办”政务服务跨区域办理试点。坚守外防输入第一关,牵头设立高速防疫检查点4处,完成核酸采样82万余人次,查验车辆123万余台次。
(三)聚焦行业治理不动摇。出台我市基层中队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方案,投入60余万元,完成桃州中队试点建设。立案查处案件814件,罚款659万;科技治超优势凸显,非现场查处超限车辆占比逐年上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百日行动”专项行动,排查安全隐患466处,全部整改完成。
二、当前存在问题
一是我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依然不足,重点项目进展不快,“三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交通优势和发展优势。
三、2023年工作谋划
(一)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决策部署,深刻把握交通成为现代化开路先锋的历史使命,抢抓苏皖合作示范区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充分放大广德作为安徽东向发展桥头堡的交通区位优势,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贡献广德交通力量。
(二)工作目标。践行交通运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路先锋”的职责使命,重点实施“134”行动。即紧扣“一项活动”。在交通运输系统广泛开展“拉高标杆、争创一流”活动,营造目标引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守牢三条底线。一是守牢干部职工廉洁底线;二是守牢行业安全底线;三是守牢信访稳定底线。抓好“四件实事”。一是顶格攻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27亿元(含高速);二是系统推进全域竹乡画廊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广德样板。三是精准优化公交服务,提升群众出行体验;四是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创成省级标杆。
(三)工作举措
1.一体发展方面
①一体谋划项目前期。抓好《“十四五”交通综合发展规划》《竹乡画廊旅游公路总体规划》《国土空间交通专项规划》“三个规划”融合;推进综合交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确保与广德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做好区域省道网优化调整,积极推进S202花凤路等干线公路前期工作。
②一体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开展重点工程提质增速活动,保障G50广宣高速全面动工和S46长高开工建设,配合S24杭合开展前期工作;加快G318、S203建设,确保S202祥花路建成通车,加快启动G233一期项目建设。
③一体提升运输服务。会同市财政等部门对现行公交运行体制机制进行综合评估,不断优化发展公交服务水平。谋划建设市级快递分拣中心,建成8个乡镇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28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
2.“融合发展”方面
①深入推进竹乡画廊。深入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交通强国建设“一县一品”落地,实施主支线137公里,整治路域环境150公里,积极打造“一地六县”竹乡画廊省级旅游风景道,力争创成全国最美农村路。
②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全力加快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做好跨省联合执法及省际毗邻公交开通运营工作,试点推进宣城全市首条定制客运。
3.“创新发展”方面
①树牢执法服务理念。巩固“轻微免罚和告知承诺制度”成效,继续推进“承诺轻罚”及“说理式执法”,建立行政执法与行业监管联动机制,利用好“执法案件回访”制度,让综合执法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②推行守信激励措施。在公交、维修、驾培、车辆检测等运输领域开展守信激励行动,对先进模范推行守信激励机制。
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做好道路运输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办好民生实事。
4.“绿色发展”方面
①推进绿色治理。一是编制出台交通运输碳达峰实施方案,二是认真开展汽车维修行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三是强化公路施工领域大气污染防治。
②推广绿色出行。进一步加快老旧柴油车淘汰,新增新能源公交车辆20台、适老化低地板公交车辆7台。
③建设绿色公路。优化公路设计,最大限度控制资源占用;推进废料再利用,节约自然资源,力争将竹乡画廊示范段打造成零碳旅游风景道。
5.“数字发展”方面
①推进智慧公交。启动智慧公交建设,增设10座公交智能电子站牌,提升公交服务品质,保障群众更加便捷掌握出行信息。
②巩固智慧执法。全面完成6个中队“四基四化”建设,新改建“非现场”治超执法卡点2处,新增货运车辆禁行抓拍设备2处以上,逐步织密科技治超网络。
③探索智慧管养。以 G318山关至郎溪界改建工程为示范项目,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力促原S215新凤公路改建工程创成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黄山杯”。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推进公路桥梁建设现场视频监控全覆盖。
6.“安全发展”方面
①压实安全责任。“按照“三个必须”要求,落实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确保行业安全形势稳定。
②打造本质安全。一是完成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段整治150公里,安全隐患点设施精细化提升15处,改造危桥16座,建设安防150公里;二是强化货物运输行业监管,加大查超治超力度,提升道路运输企业“两类人”持证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