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230032541450/202111-00135 | 组配分类: | 自然资源领域专项规划 |
发布机构: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 | 主题分类: | 国土资源、能源 |
名称: | 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17年以来工作总结及未来五年工作计划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1-11-30 | 发布日期: | 2021-11-30 |
一、工作总结
(一)2017年来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几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助力建设幸福美好新广德,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有力。五年来广德市建设用地批准面积28157亩,其中2017年7452亩、2018年6365亩、2019年5789亩、2020年3837亩、2021年4714亩,有力保障了商合杭铁路、粮长门水库等重大项目用地。积极向上争取,努力破解用地瓶颈困局。2017年-2020年期间省自然资源厅实际下达我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78亩、499亩、386亩、987亩。同时注重“开源”,开展土地整治。2017年-2021年,累计获批实施增减挂钩项目35个批次、面积10338.50亩(挂钩建新区面积9755.51亩),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11个批次、面积6119.04亩,复核备案补充耕地项目7个批次,新增耕地5363.67亩(其中水田3427.53亩)。大力供应各类建设用地1208宗、面积33433.65亩、价款76.42亿元,其中2017年95宗、面积7167.65亩、价款14.22亿元;2018年555宗、11928.51亩、31.07亿元;2019年301宗、6887.92亩、28.99亿元;2020年257宗、面积7449.57亩、12.14亿元。
二是严格耕地保护成效显著。我市2017-2020年实际耕地面积分别为42795.45公顷、42741.87公顷、42834.80公顷、42834.80公顷,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为36648.99公顷、36648.99公顷、36648.99公顷、36648.99公顷,连续多年均实现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任务“双达标”。2020年度我市在全省耕地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省级下发耕地保护与激励专项资金100万元。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连续多年超额达成任务目标。2017年-2020年省政府下达我市补充耕地任务为20公顷、27公顷、20公顷、26.67公顷,我市实际完成面积38.05公顷、117.93公顷、57.73公顷、112.67公顷。2021年省级耕地保护任务及补充耕地任务均未下发。
三是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2017年全面开展广德县2007-2017年批而未供土地专项清理工作,共清理出2007-2017年批而未供土地442宗、面积8219亩,专项清理前供地率77.77%。至2018年,处置到位344宗、面积5376亩,供地率提升为92.31%;至2019年,处置到位361宗、面积5743.12亩,供地率提升为93.3%;至2020年,处置到位392宗、面积6488.18亩,供地率提升为95.32%;省自然资源厅每年对我市下发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我市均超额完成省厅下发任务,2020年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土地745亩、闲置土地688亩,处置率综合排名全省第一,争取得奖励性指标744亩。制定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17年-2021年嫁接盘活及收回闲置低效用地187宗、7415亩。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广德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资源的开发强度,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水平。2017年以来,有偿出让矿山5处,实现征收价款33961.47万元(其中2017年3375万元、2018年19678.92万元、2019年8314.1万元、2020年2593.45万元)。关停各类矿山企业18家(其中2017年4家、2018年4家、2019年5家、2020年5家、2021年无关停)。实行矿山企业开采情况季度动态监测,2018年后无超层越界开采行为发生。1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9家矿山纳入宣城市级绿色矿山名录。全面开展所有到期关闭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2017年以来已完成治理50家。我市紧抓地灾防治不松懈,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地质环境监测站,配合查明我市现存地质灾害隐患点160处。
五是自然资源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其一,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原国土局、林业局、城乡规划局合并成立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其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技术服务项目取得宣城市局批复,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进行,外业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其三,“放管服”改革成效斐然。我市自承接用地审批权以来,从受理到审批基本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较委托下放前审批时效提升70%以上;不动产登记全面实现3个工作日办结,完成不动产登记提升行动工作,实现不见面审批;规划审批通过“3个合并、1个简化”,启用新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整合申报材料,由8-10件精简到5-7件,办理时限缩短到实际办理1-2日,提速100%;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多测合一”改革工作,联合市住建局、城管局发布《广德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实施方案》,拟于2021年底组织实施测绘产品汇交平台建设招投标工作。
二、工作计划
(一)未来五年工作计划
过去五年我市自然资源方面工作成绩来之不易,亦令人鼓舞,同时,我们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差距、问题以及将要到来的调整。接下来的五年,我们的方向是:
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更为全面。一是全面运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掌握我市“自然资源家底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自然资源损益账”;二是全面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各类专项规划与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完善充实规划成果。三是全面完成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合理布局我市矿产资源,优势资源优质利用。到期及废弃矿山修复全面落实完成,彻底还清“历史旧账”;四是全面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25年,田长制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力以赴推进水田复垦,以实实在在的建设落实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保障建设用地占补平衡需求。五是加强自然资源监督管理,规范秩序,推动全市自然资源领域违法数量逐年降低。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质量更为有力。一是结合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的编制、省政府用地审批权下放、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条例等的新政策变革,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更精细化,建立国有和集体的公开地价体系,把空间用途管制细化到每一块用地。二是建设完成我市自然资源电子政务项目,“一张图”打通选址预审、报批、规划设计、供地等用地保障环节,提升用地审批质效。三是加快建设用地清理,最大化资产收益,扎实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及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强化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四是深入挖潜后备资源,大力实施土地复垦,补充要素短板。加快融合“矿地一体”,提升废弃的采矿用地利用价值。
自然资源领域民生服务水平更为提升。一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确保未来五年无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件。未来建设完成地灾预警新体系,在群测群防的基础上,增加实时监测预警、“三维建模”等新技术。二是窗口服务质效再提升,巩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行动成果,“不见面审批”网上办理占比再提升。同时在做好城市不动产登记的基础上,深化不动产确权登记服务,全面完成保障房登记发证和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