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23003253900J/202104-00021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市发改委(市粮储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名称: | 广德市发改委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工作安排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1-04-22 | 发布日期: | 2021-04-22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条线两手抓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市委“百强再进位、决战文明城”的总体工作部署,我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强项目储备和争取,强化重点项目调度,积极推进“一地六县”区域合作,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高标准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2020年3月,确定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单位。7月,起草完成《“十四五”时期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研究》及重点研究课题。9月初,起草完成《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初稿)》。9月4日,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听取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9月底,《规划纲要》第一轮征求意见工作顺利完成。目前,《规划纲要》第二轮书面征求意见工作顺利完成,拟于近期由市政府各位分管市长主持召开“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并同步督促推进全市各专项规划编制,编写出一本立意高、思路清、节点准、项目好、质量高的“十四五”规划。
(二)谋划建设“一地六县”合作区广德片区。一是我委主动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一地六县”广德片区谋划考虑和推进情况,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配合省、市发改委编制“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规划,成立“一地六县”广德片区谋划建设工作专班,通过现场踏勘、集中商讨等方式,研究广德片区规划面积、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二是赴溧阳参加2020年苏皖合作示范区决策层会议,谋划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生态保护等6方面42个合作事项。携手“一地六县”相关县市参加长三角县域绿色发展峰会,共同探讨“一地六县”集中合作区发展重大事项,签订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协议。与上海航天八院、临港集团、景域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面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合作、人才培训和旅游运营等工作。参与起草《长三角(浙皖)产业合作区建设方案》。联合争取宁杭高铁二通道、合杭高速、凤凰山水库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十四五”规划,力争“十四五”期间启动建设。三是根据省发改委“一地六县”规划编制工作要求,按照交通互联互通、生态保护、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进行摸排梳理,汇总上报广德市“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重大工程项目,共5大类36个项目,总投资1034亿元。
(三)项目争取成效显著。2020年我委向上争取资金项目20个,总共争取资金9406万元,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16个,已开工项目12个,16个中央预算内项目总投资47745元,其中中央算内资金8161万元,截止目前中央预算内项目完成总投资12528万元,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2625万元,总投资完成率达26.24%,中央预算内资金完成率达32.16%。
(四)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20年度市本级重点项目共101个,其中,社会类投资项目55个,政府性投资项目46个。截至目前,已完工或投产的项目16个,按序时进度建设的项目79个,进展较慢的项目6个。2020年度上报第一批省重点项目125个,总投资1079.9亿元,2020年度计划投资8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62个,计划新开工项目39个,储备项目24个,计划竣工项目16个。截至目前,各项指标在全省均排在前列。
(五)项目审批提质增效。全面落实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改革要求,备案项目实现“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事项按最新审批时限办结,明确一次性告知、资料预备等环节要求,园区工业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试点全面展开。疫情期间积极开展网上办理、预约办理等专项服务。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布,审批效能不断提升,真正变审批为服务。
(六)粮油监管保供稳市。为保障疫情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在今年未启动夏粮最低价收购的情况下,我委积极对接中储粮宣城分公司广德分库,提请企业在5500吨中央储备粮轮换时以本地小麦收购为主,做到对达标小麦应收尽收。指导帮助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市场化收购。同时,引导私营粮食企业有序参与夏粮收购,帮助企业争取信贷支持。2020年,我市共收购小麦10566吨(收购已结束),秋粮收购24979吨(截止2020年11月9日)。收购期间,收购良好秩序井然有序,未发生“卖粮难”情况的出现。
(七)价格监测总体平稳。加强疫情期间对平价商店的巡查,对市场多种蔬菜和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开展采价,及时掌握价格走势动态,认真做好全市物价水平监测工作。出台《关于运用价格政策降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通知》,落实两部制电价优惠政策及降低企业用水用气价格。并按国家政策要求,做好电价优惠政策时间延长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八)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相关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修复和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纠错和修复机制,规范实施信用修复流程,确保信用修复工作严谨有序。根据我省开展的企业行政处罚失信信息信用修复专项行动要求,对2017年以来在信用中国、信用安徽网站上公示的1381条我市企业行政处罚失信信息开展信用修复工作。
(九)节能降耗统筹推进。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监测,每月与我市统计局加强对接,对全市重点耗能企业用能进行监测。2020年1-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耗量64.92万吨,较2015年1-9月减少8.63万吨。同时,我委突出抓好建材、钙业、铸造等行业节能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我市水泥、钙业等重点用煤大户用煤情况监督检查力度,提高终端用煤质量,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
(十)党风政风海晏河清。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首要中心工作,把忠诚、创新、担当、服务、过硬要求贯穿发展改革工作全过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成果,对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学习、及时分解细化、及时跟踪问效。落实“一岗双责”、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监督执纪问责。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时足额上缴党费。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学习,提升履职履责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当前情况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个别长期停产企业外均已实现开复工,但由于订单减少、经营成本增加等问题,企业减停产面大,产能释放不足,复产但不达产。加之重点企业缺口较大,形成明显产值缺口,已成为全市稳增长的“硬伤”和“短板”。
二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大多亏损状态,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社会投资意愿下降,企业资金普遍吃紧,民间投资意愿不强,招商项目难度加大。
三是项目推进力度不够。目前我市仍有多个项目由于资金、土地、规划等因素制约尚未开工,部分谋划项目的土地、环境、能源、财力等项目支撑性要素和约束性因素正在进一步落实,影响重点项目推进进程。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我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维护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一)深化区域合作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来广调研“一地六县”指示精神,积极配合省、市编制“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规划。进一步研究优化广德片区功能区空间范围,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及路径,抓紧编制片区建设方案。细化具体建设任务、年度重点工作等。积极对接“一地六县”集中合作区规划编制,进一步强化与周边县市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共同研究“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工作推进机制,谋划梳理年度重大合作项目事项,加快推动“一地六县”集中合作区建设任务落地落实。
(二)强化项目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提前掌握国家投资专项信息,围绕国家中央预算内及省资金投资导向,结合谋划库项目前期推进情况,滚动上报,积极争取2021年更多资金份额。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特色优势产业行业,切实增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立足于早、打主动仗,加强与相关部门对口衔接,及时掌握国家政策、项目和资金调整变化情况,争取谋划储备一批高大新专重点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三)做好2021年度粮食收购工作。将粮食收购作为粮食流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毫不放松抓紧抓好。一是要大力开展市场化收购,强化市场化理念,多措并举地激发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活力。鼓励企业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促进种粮农民持续增收。二是要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要扎实做好政策性收购各项准备,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密切关注市场价格。提前做好最低价收储库点选定和申报工作,确保一旦预案启动各收储库点能够立即投入使用。统筹考虑粮食收购仓容,采取腾仓并库、租赁社会仓容等,多措并举扩大政策性粮食收储能力,确保不出现大面积“卖粮难”
(三)健全信用体系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月度通报、季度考评、年度考核机制,抓好信用数据归集工作,持续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有针对性的补足信用归集工作薄弱环节,做好每月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归集,以及守信、失信典型案例推荐工作。加快推进信用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健全信用试点建设工作机制,围绕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领域,积极开展重点领域或行业信用建设综合试点示范。
(四)推动产业园创建。依托市内现有具备资金和技术优势企业,以民企参军为手段,鼓励市内企业加快步伐,同时在招商选资上进一步侧重倾斜具备军品、军队供应商资格企业,结合我市机械制造、信息电子两大主导产业,贯穿PCB、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智能化成套装备四大板块中坚企业为载体开拓占领发展新阵地,同沿江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发生化学反应,并深度融入整体产业链,力争创成我市产业园。
(五)全面部署落实党建工作。抓好党建引领,做到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互相促进。抓好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以学促工作用,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凝聚共识、指导发展,重点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努力营造廉洁干事的氛围。把准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的新部署新要求新政策新举措,强化责任担当,用好脱贫攻坚政策,改变以往“输血式”扶贫方式,着力为贫困户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六)做好其他各项工作。关注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及供应情况,做好研判及分析工作,保供稳价;常态化参与项目实地考察,根据新形势、新政策,准确完整把握项目基本情况,为项目落地决策提供精准建议;加强全市重点能耗企业监测,突出抓好四大水泥厂、四大高耗能行业、重点能耗乡镇的节能工作,提高能效利用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