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德市政府网站!

无障碍 长辈版 智能问答 繁体版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23003253839U/202001-00025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名称: 广德市财政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0-01-10 发布日期: 2020-01-10

广德市财政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0-01-10 08:49 来源:市财政局 浏览:0
【字体大小:

2019年,市财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1166”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各项财政工作稳步推进,在财政部对县级财政2018年综合绩效评价中我市排名全国第6位,市财政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新时代担当作为先进集体”,1名同志获“新时代担当作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市财政局承担的2018年市对县考核指标均位列全市第1,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市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管理,财政实力稳步增强

1-10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为398213万元,占年度收入预期454710万元的87.6%,同比增长11.5%,增收41075万元;其中税务部门完成366696万元、财政部门完成31517万元。收入增幅在全市各县市区中居第一位,收入总量居第二位;非税收入占比为10.6%。1-10月份,全财政总支出完成504720万元,同比增长17%,增支7346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5835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4688万元;教育支出完成5351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98704万元;卫生健康支出完成9294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完成51395万元。

(二)发挥职能,服务大局促进发展

一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把握财政资金投向,及时捕捉信息,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倾斜。截至目前,全市共向上争取项目214个,到位资金128258万元(预计全年争取项目280个左右,资金规模为15亿元)。二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2019年1-10月累计拨付重点项目建设资金25057万元(预计全年累计拨付在4.5亿元左右)。目前已拨付交通专项资金12886万元,用于国省道路干线及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争取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央基建投资2882万元,用于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及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争取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专项中央基建投资3400万元,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杨滩镇污水池管网设施建设等项目;争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2000万元,用于乡镇改水、改厕及村庄整治等方面;拨付600万元用于桃园河截污及雨污分流改造。三是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拨付服务业发展引导及重点项目以奖代资金65万元,拨付“三重一创”建设专项引导资金396万元,项目资金的支持为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四是服务企业发展。深入企业宣传涉企政策,对宋氏铜业、高德铝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行精准服务。五是做好“减税降费”宣传工作,密切跟踪政策运行,力促减税降费见成效,2019110月(税款所属期)我市新增减税4.94亿元,其中2019年新出台政策减税2.89亿元六是加强政策研究。积极做好企业调研、加大政策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出台《广德市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七是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一方面帮助企业积极向上争取制造强省项目申报和外贸企业省、市级项目补助,另一方面及时兑现市本级各类补助项目。截至10月底,已完成6500万元制造强省项目审核申报工作,兑现工业强市奖励资金640万元、兑现省、市外贸奖励897.7万元。目前,市本级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项目补助正在核查中,补助资金预计超过4000万元。

(三)保障民生,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2019年广德市继续实施省定33项民生工程(其中5项没有任务),全年计划投入1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中央省级投入6.11亿元,市级投入2.14亿元,其他投入8.33亿元。1-10月,已到位资金17.07亿元,占计划的103%;已拨付17.07亿元,占到位资金的100%;实际支出14.98亿元,占已拨付资金的87.8%。截至10月底,已有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城市老旧小区整治、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贫困残疾人康复、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程、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就业创业促进工程等14项民生工程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保险补助类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四)强化财政投入,助力乡村振兴

严格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加大“三农”财政投入力度。在年初预算足额安排“三农”资金的基础上,专门安排政府债券资金7872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拨付土地开发复垦等整治资金14843万元;争取水利建设、农业产业、林业发展等项目资金2.5亿元;盘活涉农存量资金3536万元;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78个,累计拨付财政奖补资金2149万元;安排农村综合改革资金511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革命老区项目资金2063万元,实施项目14个;支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安排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657万元,安排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63.2万元;整合资金5548万元用于公办幼儿园建设和普惠性幼儿园奖补,统筹安排730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和智慧学校建设,安排中职、普高学生免学费和助学金1696万元;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安排村卫生室日常运行经费62万元,并按筹资额4000元标准,为每个村卫生室购买医疗执业风险保险,为到龄退出老村医发放村医补助34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立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制度,市财政拨付养老保险缴费补贴180万元;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制度。截止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到位各级财政补助资金2.36亿元,同步整合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提取安排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基金2784万元;安排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养老等民政救助资金5317万元;安排残疾人就业、儿童康复、居家安养等各项残疾人专项经费888万元;大力推进“三农”领域重点改革。落实现代农业扶持系列政策,安排200万作为“劝耕贷”风险基金,发放“劝耕贷”1.37亿元;统筹农村综合改革资金1530万元用于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公共设施运维改革逐步推开,预算安排500万元用于东亭、四合运维试点改革经费。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完善“涉农资金监管系统”,确保惠农资金规范使用,截至10月底发放惠农补贴资金共计1.87亿元,监管各类涉农资金82898.41万元,公开公示471,开展抽查巡查114次

(五)深化改革,理财水平逐步提升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牵头实施全市预算管理改革,按照“1+5+X”的模式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与之相配套的细则及办法,正陆续出台并实施。加强政府债务管理。2019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市2019年新增债券资金79815万元,其中一般债券8815万元,专项债券71000万元。新增债券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7872万元、化解公立医院债务943万元、棚户区改造66000万元、医疗基础设施建设5000万。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从严控制债务增量,确保风险可防可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统筹预算安排,积极化解债务存量,结合审计结果,对全市隐性债务进行锁定,对监测平台中相关类型债务予以剔除。

(六)提升能力,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市委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各项措施环环抓紧,压实责任,高质量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抓实党建工作基础。“基层党组织红色领航年”活动、“党徽闪亮”工程为契机,结合设立机关党委,全面完善党支部各项工作职责,构建党委连支部、支部连党小组、党小组连党员和群众的党建工作格局;紧密结合“三会一课”、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制度,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坚持“三联审三公示三票决”制度,坚持发展党员标准程序、保证发展党员质量;认真开展局机关党建专项整治、党员基本情况排查工作;扎实实施党员量化积分制和“红黄榜”管理,推动党员向“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对标看齐。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拧紧责任螺丝,层层传导压力。通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邀请市纪委同志作专题知识讲座、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等形式,强化干部职工底线、红线意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十八条”规定,加强财政内部制度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勤俭节约意识,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公务出差制度;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政风行风评议监督网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和包保扶贫,切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结合“红色星期六”,深入联合党委共建社区和结对共建村,定期参与村组(联合党委)例会,开展帮扶慰问,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加大文明创建力度,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深入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网格巡查、路段巡查、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在党员活动室设立“廉政书架”、“职工书屋”等,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传递道德文明建设“正能量”。加强日常管理,对综治、信访、双拥、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工作常抓不懈,机关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1166”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做大财政收入这块“蛋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的保障能力;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进一步加强收入调度,及时研究解决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涉税信息交流,强化对重点税源、主体税种的征管和监控,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坚决依法打击各种税收违法行为;用足用活各项政策,进一步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全力做好服务企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着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走访力度,了解税源动态,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性。立足长远,加大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等工作,推进财源建设,夯实我主体税源,增强财政收入发展后劲。

二是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完善部门预算定额体系,规范人员和部门经费供给政策,切实保障部门合理的基本支出需要;继续实行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坚持把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分配、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推动预算管理关口前移,实现绩效评价与部门预算编报的有效融合,发挥绩效评价结果导向作用。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依法理财水平。继续加大政府债务监管力度,严格按照预算法及相关政策规定管理政府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券,通过债务动态管理系统定期测算政府性债务预警指标等方式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建立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常态机制,对存量资金及时进行清理收回,纳入总预算统筹安排使用。

四是加大向上争取。紧盯财政政策走向和财政资金投资方向和重点加强对上联络,强化信息沟通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利、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做好项目和资金争取工作

五是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运行、使用效率。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完善全过程动态跟踪的业务管理方式,实现资金支付“环环相扣、互相牵制、有始有终”,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整合项目和资金的绩效评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

六是压实党建责任,进一步提高财政队伍政治素质。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干部职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从严政治思想建设,从严组织队伍建设,从严作风纪律建设,从严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财政党建质量和水平。

七是强化日常管理,加强局机关平安建设力度,加强双拥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做好日常信访接待,为局机关营造平安和谐办公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