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253839/201911-00041 | 组配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市财政局 | 主题分类: | 财政、金融、审计 |
名称: | 县财政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19-03-01 | 发布日期: | 2019-03-01 |
2018年,广德县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1166”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各项财政工作稳步推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管理,财政实力稳步增强
1、财政收入情况: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19088万元,占年度任务101.9%,同比增长11.6%,增收43443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3526万元,同比增长8.2%,增收19290万元。
从征收部门看:税务部门完成364721万元,同比增长18.4%,增长56648万元,其中原国税完成246708元,同比增长18.6%,增收38698万元;原地税完成118013万元,同比增长17.9%,增收17950万元。财政部门完成54367万元,同比下降19.5%,减收13205万元。
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完成351286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3.8%,同比增长18.4%,增收54570万元;非税收入完成67802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6.2%,同比下降14.1%,减收11127万元。
财政收入的主要特点:
主体税种增收明显。1-12月份,全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共计完成257951万元,合计同比增长19.6%,增收42195万元,收入总额占财政总收入的61.6%,主体税种增收明显;其中增值税完成196206万元,同比增长15.1%,增收25667万元;企业所得税完成47954万元,同比增长32.6%,增收11791万元;个人所得税完成13791万元,同比增长52.3%,增收4737万元。
财政收入质量较高。1-12月份,全县税收收入完成351286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3.8%,较上年增长4.8个百分点。
2、财政支出情况: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479483万元,同比增长9.9%,增支4324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完成28754万元,同比增长4.2%;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3990万元,同比增长42.9%;教育支出完成79712万元,同比增长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56380万元,同比增长22.9%;城乡社区支出完成88391万元,同比增长13.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完成81620万元,同比增长21.4%。
(二)发挥职能,服务大局促进发展
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把握财政资金投向,及时捕捉信息,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倾斜。2018年度全县共向上争取项目275个,到位资金14.27亿元,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有力的支持了我县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拨付专项资金3.25亿元用于用于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投入棚户区改造资金141062万元用于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项目;拨付专项资金158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拨付310万元资金用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扩容项目。争取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城镇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有力保障市政、交通、重点民生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拨付“三重一创”建设专项引导等资金970万元,拨付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等资金318万元,拨付工业强县奖励640万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资金700万元。项目资金的支持为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三)保障民生,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扎实推进省定33项民生工程。2018年民生工程投入14.61亿元,同期增幅6.4%,其中县级投入1.65亿元,所有项目均按时序进度完成。
(四)助力“三农”,支持城乡统筹发展
完善革命老区基本设施建设。2018年争取革命老区项目资金2020万元,全部投入到各乡镇道路和桥梁建设,新建及改建道路11条、新建桥梁两座,进一步改善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老区人民的幸福指数。启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乡镇法人制改革,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个,项目资金总规模1849.4万元,其中产业化财政贴息项目3个,贴息资金175万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补贴政策。2018年共拨付资金4509万元用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拨付资金140万元用于森林增效以及退耕还林补助,拨付资金181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拨付资金120万元用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拨付资金685万元支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拨付资金400万元用于农业绿色高产高效项目建设,拨付资金421万元支持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以及农业生产发展等建设,着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同时,认真做好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工作,预计全年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21800万元,涉及补贴资金共16大类40余项,补贴57万户次。圆满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年共完成保费补贴1457.1万元,其中种植业水稻承保33.8万亩亩,保费补贴823.5万元,小麦承保6.04万亩亩,保费补贴99.75万元,油菜承保2.5万亩,保费补贴67.5万元;种植业水稻商业险承保7.79万亩,保费补贴122.77万元;养殖业(能繁母猪)承保3300头,保费补贴55万元;商品林承保110.3万亩,保费补贴248.68万元;公益林承保52.08万亩,保费补贴82.02万元,投保理赔率100%,超额完成省民生工程考核任务。
(五)加大投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
稳步实施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程。制定并下发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了履责保证金制度、秸秆收储和利用奖补制度、秸秆还田及回收奖励制度、举报及考评奖励制度,计划投入850万元左右用于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奖补。大力支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投入262.6万元用于邱村镇南阳村等农村环境连片和综合整治项目,拨付长江防护林项目资金190万元,争取自然村厕所改造项目资金75.34万元,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六)深化改革,理财水平逐步提升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按照“1+5+X”的模式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与之相配套的细则及办法,正陆续出台并实施。建立涉农资金项目整合机制。印发《广德县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意见》,成立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召开联席会议确定项目实施。2018年共整合涉农资金12194.7万元,切实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谋划、精准投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争取债券资金214643万元,其中置换债券23645万元,再融资债券17523万元,新增债券资金173475万元。新增债券投入棚户区改造141062万元、土地储备20000万元、公路建设8106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679万元、安置房建设1248万元,化解公立医院债务400万元,有效缓解我县筹资压力,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财政管理绩效。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依法调整预算,规范公开政府预算及预算调整方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2亿元;完整精细编制2019年度财政预算,全面夯实预算管理基础,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财政管理绩效不断提高。推进国库存款月报机制。积极加强与人民银行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了有效的内部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全面掌握财政库款情况,提高库款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收益。与各商业银行协商签订现金管理服务协议,实行人民币协定存款优惠利率,较银行普通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幅达200%以上,在确保基金正常发放、保障资金调度的情况下,专户定期存单在原定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执行上浮10%的优惠利率。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依托国库支付一体化平台,进一步放开授权支付范围;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促进乡镇综合预算管理取得实效。
(七)提升能力,不断优化理财环境
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和“以吴宗萍案为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题警示教育。以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学习纪律的严肃性为总体要求,对全体党员干部采取开展集中培训、专题研讨、警示教育、理论测试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不断巩固“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成果,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力巩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不断推进财政示范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持续开展党建专项整治、党员基本情况排查工作,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达标成果;继续推进“阳光财政惠民生”党建品牌建设工作,努力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财政工作总体规划,局党组分别与各科室及财政分局(所)主要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暨作风建设责任书》,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邀请县纪委同志作专题知识讲座。建立机关作风及廉政建设督查常态机制,在全系统定期开展巡查暗访,建立日常考评机制。强化政风行风建设,维护财政廉洁形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十八条”规定,加强财政内部制度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勤俭节约意识,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公务出差制度;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政风行风评议监督网络,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和包保扶贫,切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深入联合党委共建社区和结对共建村,定期参与村组(联合党委)例会,开展帮扶慰问,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所有副科级以上干部与共建村贫困户实行“绑定”帮扶,针对贫困户实际致贫原因开展分类帮扶,县财政局包保的东亭乡15户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加大文明创建力度,积极助力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深入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网格巡查、路段巡查、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在党员活动室设立“廉政书架”、“职工书屋”等,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开设“道德讲堂”,积极开展“诵经典”、“家风家训”等系列活动,传递道德文明建设“正能量”。持续开展双拥工作,深入武警、消防部门开展“八一”慰问,并对7名退役人员进行专门慰问,革命老区项目全面竣工。
由于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2018年,县财政局在财政部对2017年度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中我县取得全国排名第39位、全省排名第4位的好成绩;被省人社厅、财政厅授予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党建、综治、信访等单项工作在年度考核在全县名列前茅。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我们积极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总体思路,切实抓好财政工作的重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稳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提高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的保障能力,推动社会事业的加快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管理制度改革,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实施科学管理,提供最佳服务,创建高效运作机制,提高管理效应,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是强化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坚持依法依规组织税收收入,做好税收收入预期管理,进一步挖掘以资源性收入为新增长点的收入“红利”,确保完成年度收入任务;继续落实财政扶持政策,抓好主导产业扶持,培植新增财源。
二是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完善部门预算定额体系,规范人员和部门经费供给政策,切实保障部门合理的基本支出需要;继续实行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坚持把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分配、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推动预算管理关口前移,实现绩效评价与部门预算编报的有效融合,发挥绩效评价结果导向作用。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依法理财水平。继续加大政府债务监管力度,严格按照预算法及相关政策规定管理政府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券,通过债务动态管理系统定期测算政府性债务预警指标等方式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建立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常态机制,对存量资金及时进行清理收回,纳入总预算统筹安排使用。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运行、使用效率。稳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建立起动态校验、电子验章、全程动态跟踪的业务管理方式,实现资金支付“环环相扣、互相牵制、有始有终”,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整合项目和资金的绩效评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
五是压实党建责任,进一步提高财政队伍政治素质。持续组织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巩固“讲严立”和“以吴宗萍案为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题警示教育成果,在联系财政实际中谋划思路举措、在以学致用中指导提升财政各项工作;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准确把握目标任务,从严政治思想建设,从严组织队伍建设,从严作风纪律建设,从严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财政党建质量和水平,激励财政干部忠诚履职、勇于担当,营造更加山清水秀的财政政治生态和更加风清气正的财政理财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