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 |
【嘉宾】 卢村乡农服中心主任 陈钢
畜禽养殖禁养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在指定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养殖畜禽;禁养区范围内已建成的畜禽养殖,由县人民政府依法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关闭对象按养殖规模可分为两类: 一、畜禽规模场(小区)养殖规模:根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的通知》(皖农牧〔2017〕99号)文件规定,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肉鸡年出栏10000只以上(肉鸭参照),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蛋禽年存栏2000只以上。 二、畜禽养殖专业户养殖规模:根据我县实际情况,50头≤生猪出栏量<500头、2000只≤肉鸡出栏量<10000只(肉鸭参照)、500只≤蛋禽存栏<2000只、50只≤肉羊年出栏<100只、10头≤肉牛年出栏<50头。 [17:05:07] |
提问 2 |
【嘉宾】 县环保局
去年7月,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为领导,由县农委、县环保等多个部门及各乡镇组成的专项工作组,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今年更是将禁养区关闭搬迁工作列入2017年度“兴乡强镇”目标绩效考核,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县划定禁养区199个,禁养面积688.4平方公里,禁养区内场(户)104家,存栏折合成猪当量为36786头。 新杭镇在该项行动过程中,多措并举,从责任包保到人、抽调专人成立工作组到向辖区所有养殖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再到邀请第三方参与,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16家养殖场已空栏10家。 [17:05:30] |
提问 3 |
【嘉宾】 桃州镇清溪社区 农户 占来正
占来正告诉记者,这5吨菌棒所获得的收益低于生猪养殖,但改种平菇后,周边环境却因此得到改善,这是自己和社区邻居们的切实感受。 [17:06:07] |
提问 4 |
【主持人】 “禁养区”的整治之路,有困难有阻力,毕竟多年来,畜禽养殖是养殖户的谋生之路。但若放之任之,那么牺牲的就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环境。那么能否做到既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又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呢?在记者的走访中我们看到,帮助养殖户转产,让他们另谋生路,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而放眼全国,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让有条件的养殖户进行规范化生态养殖同样是实现共赢的有效途径。总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有益的尝试,才能化解矛盾,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7:0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