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市人民政府 返回专题首页
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行政规范性文件库(专栏)
索引号: 113417230032537673 /201910-00062 信息分类: 规范性文件发布
发文机关: 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体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通知
成文日期: 2019-10-11 发布日期: 2019-10-11
发文字号: 广政〔2019〕11号 有 效 性: 已失效
标    题: 关于印发广徳市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2年的通知
政策咨询机关: 政策咨询电话:
索引号: 113417230032537673 /201910-00062
信息分类: 规范性文件发布
发文机关: 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体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通知
成文日期: 2019-10-11
发布日期: 2019-10-11
发文字号: 广政〔2019〕11号
有 效 性: 已失效
标    题: 关于印发广徳市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2年的通知
政策咨询机关:
政策咨询电话:

 

 

关于印发广徳市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2年的通知

广政〔201911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德市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2》业经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广德市人民政府

                                                                                                   20191011

(此件公开发布)

 

广德市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2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办好公平、高质量教育,推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根据《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和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建设基础

我市现有中小学校(不含职业高中,幼儿园,特教学校)52所,其中乡村中小学15所,城镇中小学37所(含民办学校7所)。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为智慧学校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高质量完成“三通”工程建设任务。截至2017年底,全市普通中小学宽带接入率、校园网建有率、班级多媒体覆盖率均为100%;师机比、生机比分别为0.92:18:1;网络学习空间师生注册率均达100%

(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稳步提升。持续组织参加在线课堂、资源应用平台、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等专题培训,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实现在线课堂常态化教育;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应用、融合创新,成果丰硕。

(三)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实现突破。规范学校对现代教育教学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管理人员的实际权益;做好全市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的维护、培训、应用检查等工作;积极做好对接,为接驳省、市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和管理平台做好充分准备。

(四)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建立以教育行政为龙头、以教育科研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协同推进组织架构;创建督导评测机制,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年度对各级学校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内容。

二、建设思路

(一)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统一规范。牢固树立与全省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加强市级统筹和工作指导,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组织制定实施总体规划、标准规范,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资源库。

2.城乡兼顾,整体推进。在优先推进教学点和乡村中小学补齐短板的基础上做到城乡兼顾,整体推进;优先推进课堂教学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以人为本,融合创新。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提升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与应用水平,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创新,推动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

4.多元投入,分层负担。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鼓励企业投入资金提供信息化产品和服务。

(二)建设目标。2019—2022年,全市普通中小学分年度分批建成智慧学校:

2019年,建成2所乡村小学、1所乡村初中智慧学校,完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的20%;建成3所普通高中、6所城镇小学、3所城镇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智慧学校,完成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的32%。接入并开始使用全市学业评价系统。

2020年,建成3所乡村小学、2所乡村初中智慧学校,完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的53%;建成4所城镇小学、3所城镇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智慧学校,完成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的51%。智慧学校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2021年,建成4所乡村小学、1所乡村初中智慧学校,完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的87%;建成6所城镇小学、4所城镇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智慧学校,完成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任务的78%。优质数字资源进一步丰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2年,建成1所乡村小学、1所乡村初中智慧学校;建成5所城镇小学、3所城镇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智慧学校,实现全市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城乡全覆盖,智慧学校建设和应用水平居于全省先进行列。

三、建设内容

(一)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智慧教学。依托三通两平台,以学习者为中心打造智慧、高效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变革。依托智能化教学平台,实现云端优质资源智能推送,助力精准备课和有效导学。推进以城带乡,利用智慧教学系统实施省域、市域、县域同上优质网上示范课行动计划,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二)变革学习方式,促进智慧学习。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资源、平台、智能终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三)提高治理能力,强化智慧管理。依托省教育管理平台,推进中小学校校务、教务、师生发展的高效化、精细化、智能化等智慧管理。

(四)增强智能服务,创设智慧生活。利用智能化设备构建互联互通的智慧生活环境,搭建安全、健康、便捷的学校生活服务新体系。

(五)立足德育根本,打造智慧文化。依托省资源应用平台开展德育教育,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完善学校文化环境建设,整合学校微信微博、校园电视台等载体,开展智慧文化活动。利用智能感知终端记录学生校园行为,发挥心理教室和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作用,实现网络实名认证和多平台互联互通,建设课后服务管理系统。

(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支撑环境。进一步提升学校接入宽带等级。建设智慧教室,建立电子身份统一认证系统,满足教学教研、学习活动、生活服务等需求。普及应用移动学习终端和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VR教室、机器人教室等新型教学场所,创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校园环境。鼓励学校、教师、学习者和社会共同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开发数字化特色课程。

(七)强化专业培养,落实人才保障。提升信息化领导力,开展系列培训,使其具有信息化规划组织、管理和评价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有效推进教育决策和绩效评价。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信息化队伍培训规模和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的支撑服务能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和参加智慧学校建设应用水平竞赛和课题研究活动等。

四、重点工程

(一)智慧学校环境建设提升工程。升级改造校园网络系统,确保农村学校班均带宽接入速率达到5M以上,城镇学校达到10M以上,鼓励光纤入班。在校园网络系统基础上建设校园物联网系统。建立网络安全制度及管理体系,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提高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实现学校重点区域的安全监控全覆盖。

(二)智慧教学应用普及工程。建设智慧教学平台,构建备课系统、教研系统、智慧课堂系统、学业评价系统等,充分利用宣城市学业评价系统,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

利用现有空间、资源、平台、智能终端,有效支撑学校和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推进区域“同上优质网上示范课”行动计划。提升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水平。

建设自主学习系统,创设适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结合新课改新高考要求,应用安徽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各普通高中研究制定本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

(三)乡村学校扶智攻坚工程。将乡村学校建设放在智慧学校建设的突出位置。对全市教学点在线课堂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提高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确保农村教学点达到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等主要建设要求,促进持续常态化应用。

(四)中小学校智慧管理工程。以省教育管理平台为依托,建设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汇聚、统一资源管理的智慧校园门户基础服务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用户认证服务,支持用户安全、便捷地获取各类资源。

全面用好国家系统和省级各项系统,优化教务管理、校务管理、教师评价、财务资产管理、装备管理等系统,利用数据授权与共享,提升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小学校科学运用大数据优化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为教育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支撑。

根据新高考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构建走班排课系统,提供走班排课、学情诊断管理等功能,实现智能化的成绩采集、数据分析、考核评价等,解决学情数据采集、智能组卷、智能批改、智能学情动态诊断和个性化辅导等关键问题。

(五)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加强校长、教师、设备运维管理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开放式、多层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体系,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提升信息化应用技能,参加全省“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和乡村教师信息素养专项提升计划,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实现全员培训,重点加强农村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智慧学校建设提供稳定的人才队伍支撑。

注重信息素养与学习方式的创新,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六)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围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解决“三点半”难题,利用课后服务管理系统。引导学生通过“智慧课堂”平台进行课后自主学习,鼓励教师依据课堂采集、分析的“大数据”结果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在课后向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数字化探究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教室等,对学生进行兴趣辅导养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七)智慧学校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市、校两级信息技术支持服务力量的建设,加强承担学校网络管理和现代化教育装备运维管理的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培养和任用懂技术、懂教学、懂管理的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构建本市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各学校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并进行技术维护能力培训。

建立完善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级联动的运行维护支持服务体系,形成运行维护支持服务保障的长效机制,确保学校设备设施和网络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市场运作优势,探索以政府购买专业服务的方式建立智慧学校建设运维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组织协调、资金统筹等作用,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形成多级统筹、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统一技术标准。依据国家和省级相关教育行业标准规范要求,依托省级两平台,构建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汇聚、统一资源管理的智慧学校基础服务平台。认真做好省级两平台在市域内落地应用。在制定相关招标文件和推进智慧学校建设时,严格落实“五统一”的要求,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三)统筹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智慧学校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依法依规通过公开招标、竞争谈判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吸引和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和参与智慧学校建设,实现多元投入、协同推进。 

(四)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智慧学校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导体系,制定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方案,按需配置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建立多层次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建立网上行为自律机制,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规范师生上网行为,构建安全网络、绿色网络、诚信网络。

(五)加强绩效评估。市教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本规划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年度结束后开展绩效评估,及时改进优化建设方案。适时将智慧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全市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开展评测,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智慧学校建设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依据,促进智慧学校建设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